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撬动课后学习方式的变革

2022-03-23 12:25苑艳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语文作业作业设计

苑艳艳

【摘 要】“双减”政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是关键。语文作业设计要秉持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创设单元大任务,增强课时作业间的关联性和进阶性,提供作业支架,设计目标指向明确、科学有效的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作业设计;单元整体;语文作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2、03-018-03

“双减”意见指出,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就需要设计科学、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形成素养。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走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教师借助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单元是每册语文教材的构成单位,在落实核心素养时,每个单元承担了自己特有的作用。单元语文要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具化。课堂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自然也要跟进,而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是有扶手可抓、有规律可循的。

创设单元大任务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单元的方式,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起来。教材单元导语页,用名家名言配上图画,凸显单元人文主题;用简练的语句指出单元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单元内的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等内容,都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编排的。

这样的编排,既能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还有利于提升语文能力。在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时,要深度解读教材,理解透彻单元人文主题,抓准语文要素,设计指向单元人文主题或者语文要素的大任务,从而驱动本单元的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如下。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阅读单元,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两篇自读课文《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设置了语文园地、“演讲”这一口语交际以及主题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习作。学习本单元,完成课后作业,感知融入血液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解读教材后,为驱动本单元学习,创设任务如下。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二单元“追忆革命岁月”单元作业大任务。

学完本单元后,以“传承红色基因,秀出个人风采”为主题,在班内开展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①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追忆革命岁月,铭记革命岁月,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通过演讲、讲故事等活动,夯实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单元核心目标,提升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

节目来源:

①在本单元课时作业基础上进行完善丰富。

②全班以四人一小组,先在组内汇演,然后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演。

节目形式:演讲、朗诵、唱歌、讲故事等。

活动时间:单元学习结束一周后的语综课时间。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内容主题使用了萧统的“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分别指向了阅读和写作,语文要素和单元主题关系密切。单元内共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版块。整个单元版块之间“五位一体”,全部指向“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单元习作目标。经历“学法”“习法”“用法”的过程,以一次完整写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单元的达成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将本单元的单元习作作为大任务。在单元学习初,就将本单元的大任务以单元大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这样既聚焦整个单元的核心目标,又能驱动这个单元的学习。单元作业大任务如下。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单元作业大任务。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著名导演张艺谋开幕式上用一个“和”字,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你也选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想清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写一写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分享你的感受。可以选下面的汉字,也可以选其他汉字。

加强课时作业间的关联性和进阶性

1.课时作业要分解单元大任务

单元大任务,承载着单元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学完一个单元后要完成的作业,难度系数大。课时作业要瞄准单元大任务,分解其难度,随着课时作业的完成,进行逐步落实单元大任务。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追忆革命岁月”的大任务是“传承红色基因”学科实践活动。第2课时,学完《七律·长征》后,课时作业为:积累并诵读毛泽东诗词;第8课时,学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课时作业为:写演讲稿(选择对战争、革命事件或者人物等感受最深的一处,写下你的感言,形成演讲的观点,梳理演讲内容,完善演讲稿)。这两课时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又为单元大任务“学科实践活动”做准备。

2.课时作业间要有关联性和进阶性

在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要加强课时作业之间的关联性,还要体现进阶性。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关联性、进阶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拓展课堂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最终实现能力突破。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点面结合写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在课时作业中进行了分解。本单元第4课时,《狼牙山五壮士》学完后,课时作业为:想象画面,结合资料,点面结合写战争场面;本单元第6课时,《开国大典》学完后,课时作业为:点面结合写活动的重点部分。第10课时,单元习作课后,将在第6课时作业的基础上成篇。这体现了课时作业间的关联性和进阶性。

设计有效的作业支架

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和攻克教学重难点;同样,课后作业更需要支架,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合理、科学的支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大任务是“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习作,为了更好地完成习作。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作业支架。

在单元学习初,在布置单元大任务时,就给学生提供这一支架,学生根据支架,在后面的课时作业中,逐步完善,从而更好地完成单元习作。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革命岁月”,为了学生构建对红色革命文化的整体认知,深化学生理解,同时也为演讲和学科实践活动做准备。设计作业支架如下。

建立红色英雄榜

要求:

①从背景、人物、事件、精神等方面进行梳理。

②以二单元为主,梳理教材中的革命先烈,可以补充课外的。

③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用图表方式呈现。

随着课文的学习,师生一起梳理完善“红色英雄榜”,为后面的学习和作业做准备。

综上所述,要想讓“双减”政策落地,要紧抓作业设计这个抓手,走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创设驱动整个单元学习的大任务,加强课时作业间的关联性,设计好作业支架。让作业设计撬动课后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单元整体架构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研究”(HDGH201904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Z]. 国办发〔2021〕第22号,2021-7-24.

章新其 . 作业研制如何促进学与教: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人民教育,2019(24):53-56.

章新其.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作业设计[J]. 语文建设,2021(21):33-37.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语文作业作业设计
农村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
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作业(2)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