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精准与文体鲜明

2022-03-24 02:34雷其坤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躺平作文题

雷其坤

高考作文必须遵命而作,作文要符合题意,文体特征要鲜明。

一、审题须精准

高考作文要准确审题,避免偏题、跑题。

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一道是高考作文题,一道是作文训练题,标题分别是“论生逢其时”与“生逢其时”,相似度极高。对于热衷于“押题”的人而言,能命制出这样的作文训练题,绝对是值得夸耀的资本,也自然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但是,两题中的“生逢其时”内涵一样吗?有多大差别?对审题立意有多大影响?

先看两道题:

【高考作文题】2021 年全国高考北京卷大作文第⑴题: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 字。

【作文训练题】某校高二年级作文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秋乱世,圣人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思想学说,乘坐缓慢的木车奔走列国,不知疲倦;20 世纪30 年代,才子瞿秋白走出书斋,投身革命,不屈服于威胁利诱,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19世纪末,不被主流绘画界认可的天才画家凡·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 岁;2004 年,马云率先提出“网商”的概念,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与呼唤,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请以“生逢其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两道题都是命题作文,限定了作文的标题,都要求写不少于700 字的作文,这些是相同点。不同点也容易看出:

比较点命题形式材料导语标题文体要求高考题导语+标题+要求没有两句话论生逢其时议论文训练题材料+导语+标题+要求孔子、瞿秋白、凡·高、马云,古今中外四个事例一句话生逢其时记叙文或议论文

现在说关键:两道作文题,标题中的“生逢其时”的内涵是否相同?有多大差别?对审题立意有多大影响?

仔细审读材料、导语,有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生逢其时”的内涵。

高考题导语中的“生逢其时”是与“生不逢时”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生不逢时”的解释是:“生下来没赶上好时候。多用来慨叹命运不好。”据此可以确定“生逢其时”的含义是:生下来赶上了好时候。这应该是“生逢其时”约定俗成的内涵。

训练题在孔子、瞿秋白、凡·高、马云四人的材料之后,有一句导语:“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与呼唤,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句导语值得推敲,因为它是从时代对人的影响这一向度来阐述的。其实,还有人对时代的影响这一向度。人们与生活的时代是相互影响的。“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思想学说,乘坐缓慢的木车奔走列国……”“瞿秋白走出书斋,投身革命……”都是想积极作用于自己生活的时代;“马云率先提出‘网商’的概念,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更是对时代产生了作用。

孔子生活于“春秋乱世”,瞿秋白投身革命而牺牲生命,凡·高不被主流绘画界认可,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显然这三人都不能说是“生下来赶上了好时候”,只有马云可以说是“生下来赶上了好时候”。这四人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由此可以确定,标题“生逢其时”的意思是“生下来碰到了那个特定的时代”。

“生下来赶上了好时候”与“生下来碰到了那个特定的时代”,两者的差别多大呀!

那么,这对作文的立意、构思有多大的影响呢?一言以蔽之:影响巨大!

训练题的标题“生逢其时”中的“时”可以是任何时代,可以是非常糟糕的时代,非常黑暗的时代,灭绝人性的时代,炮火连天的时代,当然也可以是美好的时代;高考题的标题“论生逢其时”中的“时”则只能是好时代。因此,“每个人生逢其时……”这类话在训练题作文中是符合逻辑的,而在高考题作文中则不合逻辑;有些立意,诸如“生逢黑暗时代,要为光明而战”“不论生在何时,都要有益于时”,在训练题中都是符合题意的;而在高考题中,前者完全偏离题意,后者部分偏离题意。高考作文如果偏题、跑题,其严重后果就不用多说了。如果有高考生曾写过训练题,恰好写的是议论文,恰好就是这样立意的,看到高考作文题目,以为题目中的“生逢其时”与训练题的内涵一样,于是兴奋不已,就把自己写过的作文搬上去,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

与训练题相比,高考题不仅文字上锤炼得精当,而且在思维上要求更高。材料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揭示“人生”与“时代”的关联:“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无法选择的;“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走怎样的人生道路是各自的选择。第二句深入一层,揭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人慨叹生不逢时”,这是消极厌世、唉声叹气的态度;“有人只愿安分随时”,这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态度;“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这是积极进取、惜时奋发的态度。后面还有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态度,没有穷尽。第二句话可以理解为是对第一句话中“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的原因分析,因为人生态度不同,因而人生道路不同。

命题人用心良苦,用作文导语启发考生思考:每个人都会生活于特定的时代,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就会走不同的人生道路。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应该怎样办?

有了上述思考,“论生逢其时”就可以确定正确的立意了。“生逢其时是幸运的,生不逢时是不幸的”,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论证的意义不大。“顺应时代,安分随时”,也无不可,但不够积极进取。可以将材料中的第三种态度“生逢其时、时不我待”作为中心论点,也可锤炼出符合题意、深刻警策的中心论点,诸如:

【中心论点】生逢其时,肩负重任

【论证思路】开头一段亮出中心论点。文章主体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证。第一层次论述时代特点与赋予青年的使命。中国青年有幸生活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都需要中国青年勇敢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第二层次论证中国青年应该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担当起自己的使命。新的时代,面临新的形势,有新的机遇,也必然有新的挑战,青年一代要勇于担当、从容应对。美国在芯片以及其他高科技上对我们“卡脖子”,我们要努力自主创新,争取有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 岁,肩负重任,为国建功立业;在新冠疫情中,快递小哥汪勇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生命摆渡人”而“感动中国”……结尾段强调中国新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要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紧密相连,勇敢地担当起神圣的使命,谱写精彩的时代华章。

【中心论点】生逢盛世,继往开来

【论证思路】开头一段强调时代不断发展,每一代人都有继往开来的使命,亮出中心论点。文章主体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证。第一层次论证“继往”。纵观历史,放眼世界,我们生活于中国最好的时代,这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无数中华儿女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赢来的……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感恩、珍惜,更要继承红色基因、优秀传统与奋斗精神。第二层次论证“开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使命,当代中国青年有幸生逢盛世,大有可为,自当砥砺前行,而不能无所事事、坐享其成。每个人都应当在自己的位置上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为时代和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结尾段强调要珍惜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与大好机遇,努力拼搏,开创美好未来。

【中心论点】积极进取,有益于时

【论证思路】开头亮出观点:当代中国青年,要积极进取,有益于世,有益于时。文章主体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证。第一层次,论证当今中国给予我们安定的生活环境,时代赋予青年更多的选择权,我们要心怀感恩努力奋进,即便有不如意,也不必唉声叹气、自怨自艾,而当发愤图强。第二层次,论证同一时代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顺境中有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逆境中汪勇积极进取而成为“平民英雄”;脱贫攻坚楷模积极进取,而有人“躺平”得过且过。人无法选择和决定生活的时代与人生遭遇,但可以选择人生态度。历史上乱世中有人临危救世而名垂青史,有人苟且偷生为人不齿……结尾强调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让自己生活的时代更美好。

高考作文押题是有风险的,有时候风险还很大。百分之百押中的可能性极小,即使相似度极高的两道作文题,也必须高度重视其差异性,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重视精准审题能力的培养,平时训练中可以将具有一定相似度的两三道作文题放在一起进行审题、立意训练,让学生敏锐地把握“差不多”的作文题的差异性。

二、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就要是纯粹的议论文,而不能不伦不类。

在网上看见外省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就2021 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论生逢其时”而写的《论生逢其时》,觉得很值得商榷。请先看原文:

论生逢其时

一年四季,月月花开,哪一朵最得青帝垂爱,让她开在佳日良辰?有人说,那一定是暖意融融绽放在“无边光景一时新”希望之春的桃,而非白雪皑皑暄妍于“已是悬崖百丈冰”艰难之冬的梅。但,梅不争不妒,她从不这样想。她明白自己要传递的春信,她懂得桃花勇敢的凋零与新生。此时,此地,此身,就是对她最好的安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她曾长在洗砚池边,她曾凌寒在墙角,她曾装点苦读的寒窗,她曾给两地离别的陇头人赠去一枝春意,她曾激发出身寒微的士子明年应考的信心,她曾依偎着幽独超逸隐者的黄昏与月色,她也曾慰藉生不逢时的爱国志士。陆放翁一生立志抗金,收复失地,偏偏投降派占据朝廷,他屡遭排挤打击,消极颓废,无可奈何。驿外断桥边的那树梅花,读懂了他孤独寂寞的心绪和高洁远大的志向,他赞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也是宣告自己的人生抉择。

人生大义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梅花,她开在陶然亭白雪琉璃世界里,见证先驱者的意气相投与浪漫主义情怀;“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桃花,她落在龙华路鲜血污水泥泞中,痛失年轻共产党员凋零于盛开的锦年。像陈延年陈乔年那样出色的少年,若生在当代,将是怎样的俊杰!然而,彼时的他们,遍体鳞伤,戴着镣铐,从血水中迈过,从容赴死。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沿着延乔路走到尽头,便是繁华大道,“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他们牺牲时的展望,今天得以实现。俏丽如梅,多想为一百年前的烂漫桃花,预报春来的消息,让他们也能沐浴这美好时代的艳阳。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你说江姐是你一生的榜样,于是你学习江姐为山区教育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他人身处困境,为何偏偏遇到你?上天不能关照到每个人,于是让你去照亮、去引渡、去托举。你是暗夜里的曙光,你是急湍中的渡船,你是山里女孩看到外面世界美好未来的木梯。你燃尽了自己,你撞碎了舷桨,你磨破了肩膀。“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除却倔强的梅,还有谁更适合?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你欣然看到,灼灼桃花,不再只为装点春风,得遇沃土,依然甘化春泥,去孕育光耀千秋的盛世华章!

一花有一花盛放的时节,一花有一花适宜的地方,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前辈有他们的热血沸腾,吾辈也有我们的风发意气,后辈更有自己的青春滚烫。此时,此地,此身,若生而为梅,那就安然开在岁寒,长在冰雪,吐尽清香,散作乾坤万里春!

文后有作者的写作感想:“寻求一种能在考场快速成篇且能保持一点文学味儿的写作方式,这就是我目前正在进行探索的模式——找到一个意象构建全篇,小角度切入。文无定法,但也要有法。我化繁为简,形成一个让学生易于操作的写作模式,再不断去完善突破模式。”

老师“下水”作文,我非常赞同并且一直坚持;让学生先学习掌握写作范式非常有必要,所以我致力于中学生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范式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作者文笔也好,语言优美、流畅。但是,我仔细地读下去,越读越觉得不对味。“论生逢其时”是纯粹的议论文的标题,文章是纯粹的议论文吗?不是!更像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标题改为《梅花赞》是不是更合适?议论文的使命是“讲理”而不是抒情,要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描写、抒情。前些年以文化名人来建构的“文化散文”大行其道,“文化散文”不是纯粹的议论文;这种以“一个意象构建全篇”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距离纯粹的议论文更远。这篇《论生逢其时》的下水文,不仅让“论”落了空,而且对“生逢其时”的理解也不准确,前文《审题须精准》已有分析,此不赘言。如果这样的作文出现在北京高考作文阅卷场上,会得到怎样可怜的分数?不难想见。

也许有人会说,挑刺儿容易,你“下水”写一篇纯粹的议论文给我看看。好吧,那我也写一篇试试。欢迎评说。

【下水试作】

论生逢其时

为何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这固然与人生际遇不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生态度不同。不论生在何时,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生逢盛世,更要努力进取。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生逢盛世,那就好好享受吧,于是就不思进取而“躺平”。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当今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中国不再贫穷落后挨打受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斐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人民生活和平安定……这些都来之不易,是一代代中国人努力奋斗来的,绝不是“躺平”就有的。而且,作为中国人虽然生逢盛世,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华为在芯片上还被人“卡脖子”,“台独”势力还在嚣张,阿富汗的枪炮声还刺激着全世界敏感的神经……所以,还须努力奋斗,还须自主创新,还要富国强兵,中华民族才能如巨人一般屹立于世界东方;而“躺平”则会挨打。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我们要有世界眼光。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躺平”无关大局,让其他人去努力奋斗吧。有这种想法的人,既糊涂又可悲。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有人“躺平”而不出力划桨,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假如这种想法像传染病一样传染开来,“躺平”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影响大船前进的速度?同在船上,谁不受影响?既不尽志也不尽力,“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岂不悲哉!生逢盛世不能如此浑浑噩噩“躺平”度日,努力奋进,人人有责!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这样的机遇呀。其实,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平凡的位置上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甚至创造伟大。北斗卫星上,谁能说一颗螺丝钉就不重要呢?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 颗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在自己 位置上发挥独特作用。送快递是平凡的职业吧?但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却成为“生命摆渡人”,感动全中国。

生逢盛世,容易滋生享乐、懈怠、麻痹等不良心态与情绪,我们要保持清醒,努力奋进,成就大格局、高境界。

【同事评说】开头引用作文材料并通过因果分析引出中心论点“生逢盛世,更要努力进取”,分析切中肯綮,立意准确、鲜明。

文章主体着眼于不同的“人生态度”,分三个层次展开思辨,破立结合。第一层从纵向看当今中国是盛世,从横向看世界并不太平,因此不能“躺平”而当奋进。第二层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着眼,分析“躺平”的负面影响和对自身的不利。第三层着眼位置与价值的关系,论证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有所作为甚至创造伟大。文章充满思辨色彩,显出逻辑力量,体现强烈的现实意义。

灵活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文章具有说服力,让人信服,给人启迪。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躺平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世界观(二)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