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2-03-24 07:42王朝霞
河北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农作物农药

□文/王朝霞

国家对农药行业的政策,经历了从“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再到“绿色农业”的变化。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势在必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绿色防控的定义

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一方面能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施用农药化肥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二、绿色防控的内涵

一是减量与保产并举。在种植的过程中,既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又要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做到随时监控,及时预防,避免造成病虫害大发生的情况,增加农药施用量,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二是生产与生态统筹。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要兼顾环境安全,减少农残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在防控的时候,不仅要注重防控的效果,更要注重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安全两手抓。

三是节本与增效兼顾。不断的尝试新技术、新方式,节约用药成本,减少用药次数,增加药物的有效时长,进一步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农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科学用肥用药技术的接受度低,认识不足,农作物绿色病虫害防控意识更是十分薄弱,主动采用绿色防控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进程和应用范围。

其次,绿色防控技术有很多种,例如,采用防虫板、生物防治等,这些技术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效果比较好,少量的投入可以换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针对普通农户,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一般,在面对多种防控技术时,不知如何选择。此外,需要增加额外的经济投入,也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接受度。

四、绿色防控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要改变种植户的传统观念,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让先进的观念真正走进农民的心中,各个农业农村部门要走进田间地头,发放明白纸、开展技术讲座,这样才能使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成为老百姓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其次,通过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农机与农艺融合、安全用药与减量控害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作物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三,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并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园区、种植大户合作,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五、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技术。通过推广抗病虫的优质品种、培育健康的种苗、改善土壤耕种环境、优化水肥施用方式等科学的栽培措施,并结合田间套种、果园生草等方式,改变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增强通过自然方式抗击病虫害的能力。

2.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细菌、病菌、植物源农药、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农作物病虫,可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苏运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捕食螨、烟碱、苦参碱、宁南霉素等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叶螨、斑潜蝇、夜蛾类害虫、病毒病等,通过生物防治,大大降低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循环发展。

3.物理化诱控技术。采用杀虫灯,诱虫板等方式,对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进行诱杀,减少化学药物的施用量,进一步保证作物食用的安全性。

4.科学用药技术。尽量选择生物型农药,这种农药高效低残留,效果也比较明显,用药后要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采收,给药物充分挥发的时间,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病虫害的防控水平,还能通过宣传推广、技术讲解,与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合作,不断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农作物农药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