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支点

2022-03-24 20:37■文/张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7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研幼儿园

■文/张 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满足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作为幼儿教师,要具有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的意识与能力,要有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内驱力。

儿童是成人之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幼儿,观察幼儿,记录幼儿,在向幼儿学习和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书籍如指路明灯。教师要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可自主阅读,也可与同伴共读,可通读、畅读,也可精读、细读、研读,读《理想国》《教育漫话》《爱弥尔》《童年的秘密》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读《教育法》《教师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教研是提升关键。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立者马拉古奇认为,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教师可围绕教育教学中的某个话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在智慧的碰撞中学习借鉴有益经验,互补互惠,共同提高;可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方式,借助集体智慧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高,最终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可利用园内外的优质资源,拓宽园际间交流的渠道,强化互助合作式学习,提升专业化水平;可通过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来说,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指向,立足教育现场是起点,关注学前儿童是核心。教师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践行《标准》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形成专业态度,在学习中完成自我唤醒、自我成长以及自我超越,使自身的专业发展逐步走向深入。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研幼儿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