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助读: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现象的教学应对

2022-03-25 22:31柏晶晶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低效经典阅读

柏晶晶

【摘 要】影像助读是文字阅读的延伸,应当成为学生经典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当下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現象,教师可以借助影像助读功能,发掘其对提升学生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独特价值,积极探索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的教学应对,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影像助读 经典阅读 低效 教学应对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名著阅读。阅读经典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力与文学审美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低效现象。而由经典名著改编的影像作品,因视听兼顾的特点而备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借助可视影像让学生走进经典,开阔眼界,达到从阅读中启迪智慧、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当下学生经典阅读的低效现象

(一)经典阅读的范围相对较窄

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很难沉下心来阅读一本厚厚的经典名著。即使阅读,也大多专注于一些情节轻松、插图丰富、主题易懂的简易书目。所以当前学生的经典阅读大多局限于入选教材的一些名著节选,这种阅读量及阅读范围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造成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的主要原因。

(二)经典名著的主题过于深刻

由于时代的隔阂和自身阅历的限制,学生普遍对经典名著缺乏认识和了解。此外,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小学生们更喜欢“快餐式”的阅读,他们喜欢读校园小说、动物故事、动漫读物,却很少主动阅读经典。经典名著本身固有的难度,以及学生阅读意志力等因素,往往导致他们难以完整、有效地读完经典。

(三)学生的经典阅读缺乏引导

教材中选入名著名篇,意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阅读观念,以经典来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和人文精神。很多语文教师在经典阅读的教学中缺少必要的关怀与指导,仍然将目光过多地放在考试范围上,很少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提高,这样必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像助读对促进学生经典阅读的独特价值

影像助读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影像作品的观看、分析、评判和领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对影像助读的价值功能进行研究,并将其引入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一)影像助读更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内驱力

兴趣是学生阅读内驱力产生的主要因素。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内驱力很重要。如果经典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便会使阅读内驱力欠缺,阅读质量下降,这样便失去了经典阅读的意义。可视影像集文学、艺术、精神文化于一身,以动态的技术呈现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因此,教师可适时引入,有效弥补传统文字阅读的不足,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内驱力。

(二)影像助读能增加经典名篇教学方法的黏合力

经典名著博大精深,它需要语文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经典名著的大门。对于历史悠久、主题深刻、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经典来说,阅读具有较大的困难。而影像助读可以化“平面”的课堂为“立体”的学习场所,学生在光影世界中走进文本,领会文章的主旨,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影像助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推动力

学生借助可视影像进行经典阅读,通过立体的画面补充缺失的认知,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形象,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课堂丰富、有趣。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积淀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影像助读: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现象的教学应对

如何通过影像助读提升学生经典阅读的有效性,进而将语文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呢?

(一)利用影像助读,引导学生关注经典

1.扬影像之长,点亮课内经典名篇

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教学教材中经典名篇时利用影像助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立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刺激他们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品味、感受经典的深刻内涵。学生在有效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知,增强体验,从而使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时,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1)品“大虫”之凶猛。抓住一系列动词体会“大虫”动作敏捷、凶猛厉害,再借助反衬手法感受武松的英勇形象。(2)悟武松之神勇。“抡、劈、揪、按、踢、提、打”一系列动词将武松的勇武过人刻画得淋漓尽致。(3)观影效果震撼。单凭想象还不够,教师抓住时机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片段,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打斗场面,瞬间武松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深刻。

2.用影像之魅,助推课外经典名著

可视影像通过丰富的行为艺术、场景的美学布置再现经典名著的人文景观、文化氛围,以直观、具体、鲜明的形象表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一种文化的重塑,人生经验的间接体验。教师应精心筛选有效的“影像”片段,巧妙设计多样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可视影像的教学魅力,激发学生阅读课外经典名著的兴趣。

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四大名著单元,教师在教学时可适时播放影视作品的相关片段,让学生进行形象学习,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名著,使学生在影视课程资源的带领下拓宽视野,领略语文的魅力,构建语文知识体系。通过影像助读,学生对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更直观的印象,名著的情节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并体会。

(二)依托影像助读,涵养学生语文素养

1.动情回顾,增强复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提出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这一目标,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复述的要求也越高,足以看出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重要性。遵循这一理念,在欣赏影视片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使学生由欣赏时的“微观投入体验”上升到欣赏后的“宏观联系把握”,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在指导阅读《西游记》时,“三借芭蕉扇”情節起伏、扣人心弦,这便为学生复述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依托影像助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关注细节;其次,学生观赏完后可以先闭眼回忆,理清思路;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要复述整个故事。这样的复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对于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情节,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提供复述线索,降低复述难度。

2.“读”写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影像作品以丰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表现美感意蕴和艺术追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小学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合理利用影像助读功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灵感,在提高学生经典阅读有效性的同时,为学生习作的起步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影像助读,提升学习能力

1.开展讨论交流会

利用影像助读多感官吸引的优势,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化阅读感受。在人物形象微点评、主题思想交流会、影像作品与经典文本故事情节异同之比较等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结合影像作品,进一步了解经典原著。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骑鹅旅行记(节选)》是原著开头的内容,教师引入尼尔斯不畏艰险智取乌鸦山盗贼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品读原著的兴趣。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尼尔斯人物形象微点评,结合故事情节说说人物形象。在智慧的碰撞中,人物形象不断丰满,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2.举办汇报展示会

观看经典作品之余,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片段深入研读原著,然后再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展示其观赏影片和阅读原著的收获。在开展汇报展示会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度与配合度也很高。有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自制道具,自备服装,自导自演,展现其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有的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绘出其中印象深刻的片段,写出感受最深的体会;有的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把文字的描述转变成精美的图画,把自己脑海中的人物形象、深刻场景呈现在画纸上……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影像助读运用到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为经典阅读有效教学注入生机。笔者将继续探索,使影像助读成为激发、优化学生经典阅读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低效经典阅读
基于产权会计理论对国企低效原因回顾与思考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思考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翻转课堂,让探究更有效
低年级经典阅读指导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