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3-28 03:48王宁单大超谢玟
对外经贸实务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欧班列一带一路

王宁 单大超 谢玟

摘 要:中欧班列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东部通道在我国与欧洲各国的经贸合作往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中欧班列“东通道”为主线,分析各枢纽节点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问题,最后为中欧班列“东通道”的现存问题给出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东部通道

中欧班列的逐渐发展使得中国制造逐渐走出国门,走向欧洲;同样中欧班列也为我们带回了欧洲的各种产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中欧班列还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中欧班列不仅沟通了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商贸来往,还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国家间铁路、海关等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崛起,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和中国制造的品质都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不少欧洲国家也开始寻求经济上的合作,以求搭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而中国铁路在中欧经济合作中发挥动脉作用,持续为经济发展泵出新鲜动力。

一、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发展现状

2015年3月发布的《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行动》指出:“要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和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为中欧班列的持续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欧班列现已成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据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中欧间贸易总值为486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其中我国自欧盟进口额为190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从2013年开始的七年里,西、中、东三条稳定的交通运输通道迅速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建设的一大重要的推动力,2020年开行中欧班列1.24万列、113.5万标箱,同比增长50%、56%。2021年1-3月,中欧班列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累计开行3398列、发送货物32.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5%、84%,月均发运数量保持在1000列以上,往返综合重箱率达到96.5%;其中去程开行1858列、发送货物18.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7%、91%,重箱率达到100%;回程开行1540列、发送货物1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3%、77%,重箱率达到92%。

二、 中欧班列东部通道核心节点概述

(一)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国内节点

中欧班列东部通道的国内节点由“大连-营口-沈阳-哈尔滨-满洲里”构成。其中,大连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城市,有“北方明珠”之称。在中欧班列中,大连货运中心充分发挥大连区位及航线网络优势,积极开拓运输市场,推广高效、绿色、经济的“滚装运输中欧班列”物流模式,打造了东北地区稳定高效的国际货物通道。营口,辽宁省地级市,东北国际物流中心之一,是我国跨区域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北粮南运”核心组织枢纽,是中歐班列陆海联运无政府补贴运行的集结组织中心,对提升东北地区物流服务水平,促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沈阳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辽宁省省会,是中国东北的经济、文化、科技、交通、金融商贸中心。目前沈阳地区中欧班列出口货物种类繁多,班列开行量位列东北地区首位,占东北地区开行总量的6成以上,实现了俄罗斯以及欧洲铁路网络的全覆盖。哈尔滨号称“东方小巴黎”,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为促进中欧班列发展,哈铁根据外贸客户需要,最大限度满足中欧班列进出口需求。同时,创新口岸交车方式,加快集装箱向俄方交车速度,有效提升了对俄通道过货能力。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经济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满洲里口岸站科学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动态掌握中欧班列开行信息,为全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而努力。

(二)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国际节点

1.中欧班列东部通道俄罗斯关键节点。中国和俄罗斯既是远亲也是近邻。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合作,两国在国际形势和环境上也是互相支持的,在科研上,两国也是经常有一些合作活动,这些都是在间接表达中俄两国是非常友好的。而2021年也是中俄关系的一个大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也是上合组织成立20年,中俄两国在这双20年会开展很多中俄友好的重大活动。

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已经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已经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但俄罗斯是中国能源市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每年都在1000亿美元以上,两国之间的多个城市也都是友好城市,例如新西伯利亚,目前新西伯利亚已经与5个中国城市(北京、上海、哈尔滨、香港和乌鲁木齐)开通直航。

2.中欧班列东部通道白俄罗斯关键节点。中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白俄罗斯位于欧亚区域的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欧洲延伸的重要节点。其中,布列斯特州与中国的贸易额为1亿2390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2%。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两国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白工业园距白俄首都明斯克25公里,被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中白工业园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项目实施过程也遇到了种种困难,气候问题、文化差异、技术差异、工程标准差异等都对项目团队提出新要求,项目团队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坚守一线,努力保证项目如期完成。他们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有力地推动了中白合作项目不断提升新高度,结出新硕果。

3.中欧班列东部通道波兰关键节点。近年来,波兰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量增长较快。波兰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件,其对华贸易逆差从2011年的87.6亿美元扩大到了2017年的161.3亿美元。中国与波兰之间贸易逆差过大正在成为双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尽管贸易逆差较大,但两国在“16+1”框架下的食品、农产品贸易合作依旧值得关注。由于我国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出于公共卫生考虑实施的禁售,对其他国家来说,获取中国的食品、农产品市场准入许可非常不易。由此,波兰对“16+1”机制怀有很高期待,希望能够通过推动相关领域合作拓宽对华食品出口,利用其产业忧势缩小对华贸易逆差。两国农业部经过多轮谈到,目前已有来自波兰71家公司的奶制品、14家公司的渔业产品、17家公司的肉制品和1家公司的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获得了中国的市场准入许可。

4.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德国关键节点。北京与汉堡两座城市的友好关系体现在经贸往来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与德国双边贸易额达24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9%。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近些年来也都来京投资,而且不仅在经济上交往密切,在教育、文化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交流沟通。汉堡现已成为欧洲的中国中心,在汉堡有超过400家中国大陆的大中小企业设立了分支机构。

汉堡拥有众多与中国有关的机构、组织和企业。其中,汉堡经济促进局就是专门帮助中国企业进入汉堡的非盈利机构,他们可以帮助想在汉堡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一系列中文服务,主要任务是协助中资企业在汉堡开展业务,寻找伙伴,建立分支机构,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寻找合适的办公和居住地方等等。

(三)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国际节点的经济意义

中欧班列物流组织日趋成熟,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这些有利条件,为铁路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丝绸之路从原先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中起到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8月份,经中欧班列东部通道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037列、发送货物29118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5.5%、44.6%。班列开行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为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21年以来,黑龙江省始发的中欧班列已达58列,同比增长61%,货物出口至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本地货源占比50.5%,货值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66.2%。目前,中欧班列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23个国家168个城市,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仅2020年一年就突破了“万列”大关,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外贸货物运输持续增长,中欧班列实现持续稳定开行,为沿线数亿民众送去了实惠,带动了沿线通道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商贸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中欧班列东部通道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标准差异

虽然中欧班列发展势头很好,但各国不同的技术水平及文化导致创新性的操作运营模式尚未在中欧班列沿线中传播开,不同物流中心之间的多级对接连接尚未实现,现代物流服务还没有在中欧班列沿线普及开来。自2020年始,由于中欧班列流量的增加以及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等情况的出现,国内各口岸的运力逐渐开始呈现疲态,并逐步出现了拥堵情况。同时境外主要口岸和场站也出现持续拥堵,波兰马拉舍维奇甚至出现了10余列站存班列等待换装的情况,由于杜伊斯堡DIT等场站拥堵严重,班列在马拉舍维奇等待发车时间长达5-13天,白俄罗斯境内沿线保留的去程班列最多时超过60列。中欧班列时效都在逐步下降,而有些班列的时效甚至与海上运输相同,这影响了中欧班列的发展质量。

(二)疫情影响

虽然国内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但境外疫情反复不断,再加上我国严格的入境检查防止疫情境外输入等举措对境外班列的组织和回程、过境货物等均有不小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境外疫情的影响,铁路公司在海外经营子公司时遇到了困难,阻碍了海外业务的扩张。而且国内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有一些班列受疫情影响会出现不定时停运状况,对班列的发展和运行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国家间操作方式不同

随着中欧班列运行量大幅度增加,每隔一段时间交通安全问题就会发生,特别是过境班列货物装载不正确所导致的液体泄漏、加固操作不当等一系列问题都很难杜绝。还有境外铁路企业和铁路代理企业的运输技术和加固标准不统一,各个国家之间的操作规程也不尽相同,这也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中欧班列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形势会更加嚴峻。

四、中欧班列东部通道推进对策

(一)线路整合

对于中欧班列的开行应该参考两方面因素:一是该班列沿线国家城市的贸易和产业等的合作状况;二是该线路有没有可供货物集散的中心枢纽城市。满足上述两条标准的线路可以被纳入中欧班列的主线的候选范围,而如果一些线路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话,可以取消该线路或者合并为主线的辅助枢纽线路。未来随着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冠疫情的淡去,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让中欧班列在空运和海运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市场空间,如何根据城市的自身影响力和集散能力进行线路选择与布局,以及哪些商品可以用中欧班列来运输等问题该如何合理地处理。

(二)防控疫情

要了解中欧班列境内外各地的复工复产、物资运输安排等情况,传授我国成功的防疫经验并付诸到实际行动中,主动承揽水陆空转移至铁路的货源。还要对沿线货物应运尽运,保证班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保证物资安全,所以要细致甄别所运货物,对已开行的班列需求给予全面有效的保障和保护,并着力解决因货物接发量加大而导致的口岸拥堵等问题。最后要及时汇报各地方班列的需求,做到定时整理,定时上报,及时提报运输计划和临时开行方案,并对突发状况准备充足的应对方法,还要制订出一套疫情结束后的发展方案。

(三)建立供应链网络

中欧班列可根据班列的途经国家现有的物流业务,通过直采直运直营模式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供应链,深化与该地区生产商的伙伴关系。同时中欧班列与海运、空运等既竞争又合作,中欧班列可以依靠其节点城市的多式联运系统,扩大国内和国外的供应链,不仅加快了多式联运走廊网络的扩展,而且大大扩大了其货物的范围。还可以在保税区设立进口产品销售中心,用来扩大欧洲进口商品在国内的知名度和销售量,以此来保证进口商品的持续性。

(四)延伸增值服务链

拓展中欧班列增值服务链是今后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在中欧班列的运输过程中,其可以提供诸如快递配送方式的“门到门”双向运输服务,甚至还可以提供储存、加工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措施,既方便了货物的运输,又延伸了增值服务链获取收益,更是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货源,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还可以借鉴中国跨境数字贸易港的经验,把信息流集约起来,建立一个专供中欧班列的数据库,使班列的运輸和发展更加高效和智能。

(五)为便利化建智能港口

中欧班列海关港口的通关程序影响到整个业务的速度,因此,必须促进中欧大规模清关的便利化。要大力推广使用块状链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来建设智能港口,并积极寻求与各国海关合作,探索、学习和引进相关技术,与沿线各国海关共同打造“数据共享平台”,还要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主动融入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沿线各国海关共同成立中欧班列通关协调机制,进一步保障班列的顺畅通关。一是要为拥有班列平台的公司和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中欧班列“互联网+”服务。第二,加快整个信息跟踪系统的建设,在中欧班列推广使用具有卫星定位、数据读写等功能的定位终端,提高中欧班列实时追踪和安全防控能力。三是要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数据交换,使国家间数据沟通更准确快捷,加快推进国际联运电子运单研究与应用,提高运输速度和质量。四是整合有关行业、部门和企业的信息资源,如沿中欧班列起跑线的铁路、海关和港口,实现单一服务和单一窗口,实现安全有效的信息流通,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实现中欧班列递进式发展。还需要加强边界沿线各国海关系统之间的联系,统一货物编码,加强相互承认检验和检疫标准,简化检验程序,统一工作语言,促进更多的“经认证经营者”企业相互承认,商签更多班列沿线海关合作协定,形成更加便利化的通关制度安排。

(六)提高服务质量

要协调沿线各国家地区编制中欧班列时刻表,最大程度提高班列全程运输效率,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中欧班列全线的竞争力。还要适时适度推广运用高科技工具来不断提升中欧班列整体的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要严格班列运行追踪和信息通报,对所有中欧班列从发车开始到口岸交出进行全程跟踪,将信息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推送给平台公司、大客户和相关内部人员。还要加强政策引领,推进“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国际物流班列等机制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口岸能力建设研究、协调口岸跨境接发能力和缩短停留时间等。最后为了促进创新发展,要发展一种管理铁路工业技术创新基础的方法,支持高精尖技术在中欧班列上的运用,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全国铁路实施 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为基础,使班列更加智能便捷,提升班列智能化水平。

五、结语

从现有成绩来看,中欧班列的发展不仅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还使国际间的运输方式更加合理完善,而且不止在经济方面,在文化方面更将班列沿线的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欧班列的发展将中国速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中,班列使中欧双方守望相助、携手抗疫,“中国担当”在沿线各国的人民心中的印象更加深刻。与此同时,中欧班列的发展,也提升了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可谓是共同收获丰硕的果实。

古有丝绸之路,连贯东西,互通有无。今有中欧班列,连接当下,造福沿线各国。国富民强不仅是每个国家的目标,更是每一位百姓的理想,这种理想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而中欧班列的发展正在为沿线国家、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完成这一心愿。在中欧班列未来的发展蓝图中,我们要肩负起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使命担当,勾勒出五彩斑斓的美好未来,谱写亚欧陆路运输新篇章,开创亚欧合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安明慧.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的开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沈阳:辽宁大学,2019.

[2] 陈征.新格局下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铁路,2021(6):63-67.

[3] 甘志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参考环境、机遇与案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

[4] 池永明.中欧班列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国际经济合作,2016,(12):60-65.

[5] 许欣,罗梦铃.中欧班列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策略研究[J].东北亚经济研究,2021,5(3):54-65.

[6] 马斌.中欧班列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18,(6):72-86.

[7] Lance W. Saunders,Wendy L. Tate,George A. Zsidisin,Joe Miemczyk.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Exchange Brokers on Sustainable Initiatives in Organizational Networks[J].Springer Netherlands,2019,154:849-868.

[8] 梅冠群.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J].大陆桥视野,2021(1):35-36.

[9] 蒋晓丹,范厚明.“一带一路”战略下中欧班列开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7,(1):28-30.

[10]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J].中国水运,2021(2):6-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视野下的“冰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编号:L20AZS002)。

[作者简介]王宁(1997—),男,大连海洋大学2020级农业管理研究生。单大超(1996—),男,大连海洋大学2020级农村发展研究生。谢玟(1996—),女,大连海洋大学2020级农业管理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欧班列一带一路
基于SWOT的中欧班列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以国家战略提升中欧班列货物联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