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2-03-30 04:52张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物态前人物象

张晖

要画好中国画需要做好两件事,即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师古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观摩前人作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前人的思想和绘画表现技法。历代画家都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技法与范例,以便后人很快了解历代绘画的发展过程,更好地掌握中国画的不同表现技法,心摹手追,思通冥合,尽快踏入中国画大门,提升认知能力与表现能力。行万里路,即师造化,到大自然中去,向自然学习。写生就是师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乎理者,则失物之真……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于一毫,投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矣。”

中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要求写生,国画写生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写生含义不同,是写意性的写生。写意性写生要求表现自然生命的神韵,表现自然造物形态的微妙,以及感悟大自然的生气盎然,绝不能满足于对纯客观的描写,不以客观的、表面的物象模拟为目的,而要求表现主观世界。中国画的写生是写意性的,面对物象,不是只画外表,而是要表达精神气质。画其神、其态就是表现精气神,不求画得周到细致,而是要把物象独有的形质、精神气质提炼出来,所以要删削洗练,使画作精彩生动。国画不必细细去描,它不是要图解说明物象,而是要用最简练的方法来表现该物象,畅写自然物象之精神。以景写情,寓意于景,情景交融,这就是写意精神。正如荆浩《笔法记》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

写生要了解物理、物态、物情,这是做好写生的关键环节。第一,物理,即物象的自然结构、生长规律,以及它的自然属性。第二,物态,即该物种特有的自然形态特征,而且在不同生长过程、不同自然环境中的物态不同,如风霜雨雪、阴晴明暗中的形态特征不同。第三,物情。凡物皆有情,一种物象既有自身情态,又有人文的情怀。作画一定要有激情,无情的作品感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观者,是冷冰冰无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写生中的观察体悟:要多观察,多感受自然。观察自然最怕两点,一是成见,走马观花、浮皮潦草地看,未能深入观察和感受物象的情态,对鲜活的自然视而不见,看不到自然的美;二是偏见,是闭门造车,把写生公式化,把所接受的传统绘画技能变成没有生命的形式,照搬形式去描绘自然物象,毫无感受可言。

写生的观察要深入自然,远观近玩,沉浸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环境下,会发现常人所感受不到的自然形态的奇妙和美。凡是能够深刻认识和感受到的物象之美,都是画面意境的来源,能够进一步触碰到物象的物理、物态、物情。写生者要善于发现具有独特美感的事物,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构思形成的画面便是独一无二的,也不用担心会与前人的画雷同,因为创作者感受到了独到的美,把这一感受表现出来,就能够具有独创性。

明清以来临摹之风盛行,很多画者张口抬笔即拟某家笔意,把临摹前人变成了自己的艺术目标,拾人牙慧。用笔日益形式化和概念化,毫无生气,不敢离开前人一笔。单纯运用传统技法写生是行不通的,很容易落入前人窠臼,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失去生命力。现代很多国画创作者远离生活,丢掉了师造化这个传统,失去了感受自然世界的意识,其作品缺乏隽永的意境和魅力。

从自然到艺术是一个转换的过程,写生中需要对自然物象有所选择,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要有取舍。要选择最能感动自己的物象,对那些无法感动自己的物象硬画出来结果也不会好。写生不仅要表现所见,还要表现所知、所想,不应局限于此时、此地眼前的景物,也需要在过去见过的景物、体验过的经历基础上写生。酝酿意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作为主体部分,构思画面,即“搜尽奇峰打草稿”,对眼前的景物进行夸张表现,更突出地提炼出美的形式,从而使作品更具有独创性。国画讲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是依照眼前景物所作的部分;不似则是依靠想象力创作的部分,是与众不同的元素。太似则媚俗,是照抄、照搬自然;不似则是欺世,没有以现实物象为依据胡编乱造。这些都不足以创作出优秀的国画作品。

舍是写生中很难把握的重要一环,初到大自然看一切都新奇,很容易不知从何下手,一旦着手构图为了更充分地表现自然,就很容易把看到的都取来,结果就把画面没有主次地填满,丧失国画的意境。舍,可以舍弃背景,舍弃局部的明暗和杂乱无章的变化,把注意力集中在体现物象形态特征上,充分描绘物象的生命运动空间。这需要打破自然的束缚,但不是脱离自然,目的是更充分地表现自然,需要根据构思大胆地舍去不具代表性的形象,删繁就简。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写生时不仅要表现客观世界,同时要表现主观世界。

对于写生中的表现要深入思考分析,提炼概括,依据客观自然景物营造意境,在掌握自然物象的特征后,要去芜存菁,由表及里,对构思、创意等深思熟虑。构思构图是先感悟自然,进而产生灵感酝酿而成的。写生的构图与创作构图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因为自然物象鲜活生动,形态奇妙,要把这些形态表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是不由人的,需要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在写生过程中要想更好地表现自然,就要根据构思,有选择地取舍自然物象,抓特征,抓重点,把不典型、不能代表该物象特征的内容舍掉,并对自然物象进行重新组织,组成画面,在有限的空间里更好地表现自然物象,使其主要形象更突出,更具美感,更鲜活,更感人,这样才能更具有画意与意境。照抄自然物象远远解决不了画意与意境问题。

写生构图是客观景物反映到主观意念上,再重新组织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过程。经过艺术加工的景物比自然原型更典型,所以要突破自然物象形态的限制,选择符合构思要求的典型形象来组织画面。这并不是主观臆造,脱离自然,而是把自然物象重新提炼、调整、组织,放到画面中来,目的在于更充分有力地表现自然物象。写生也要讲究虚实相生,要像音乐有自己的节奏、旋律一样,将浓淡、轻重、虚实、刚柔、藏露、曲直、收放、动静、枯润等融合到画面中。差的构图是状如算盘、平铺排列、呆板枯燥的填空式构图,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与感悟,心中无数,胸中无物,也拿不出创意来,只好照抄,模拟自然,见什么画什么,谈不上师造化。

写生构图要通篇强调“势”,追求变化,要区分主次。布局要有起承转合,似奇反正,平中求奇,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有穿插关系。好的构图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这样才能更生动完整地表现自然物象的美。

張晖,1986年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同年在母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攻大写意花鸟画。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吞武里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文史馆研究员、辽宁书画院副院长、沈阳诗书画乐研究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物态前人物象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如何与物象相处
致寝前人语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打渔人
趣味古文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3讲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