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画派”塑造中国形象的艺术化表现

2022-03-30 18:04林楠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画派艺术家精神

林楠

摘 要:“彭城画派”藝术家往往通过艺术形象来传情达意,其艺术作品大多描绘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地域景观,通过对这些形象的细致塑造,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审美品格,同时展现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彭城画派”;人物形象;地域景观;中国气派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徐州近现代民间美术资源研究”(JYQZ20-04)阶段性成果。

一、“彭城画派”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

(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审美品格

美术作品中凡是成功的人物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阔的社会概括性。只有达到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典型形象才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刘晓陶说:“民族气派不只是风格上的总结,而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概括。美术中的国家形象是这个国家的人民通过文艺作品所‘构建出来的国家气质、国家精神,体现了国家的价值观、荣辱观。中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而最直观的形象是中国人的形象。”“彭城画派”为呈现国家形象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是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气势如虹的革命英雄或当代军人以及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这些典型形象共同构建了勤劳、善良、勇敢的中国人形象。

王青芳木刻作品中的近代先贤、当今学者形象都是正义、坚强、爱国、有强烈责任感且艺术成就大的正能量的化身,是精神境界高于常人的神话英雄式的人物。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中华儿女的形象,对普通民众能起到教化作用。

刘开渠对士兵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将士们英勇、坚韧、无畏无惧、精忠报国的审美特性和精神品质。从这些雕塑的身上,人们能看到中华民族是具有坚强意志、大无畏精神和强健体魄的民族。在其作品《农工之家》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中,艺术家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源于他难以割舍的农民情结。刘开渠曾说:“我生长在农村,抗日战争期间又常住在乡间农民家里,有时也接近一些手工业工人。我深爱他们勤劳、纯朴的生活和精神。我很想刻画他们的劳动生活,创作些春、夏、秋、冬等群像和浮雕,以表现他们的智慧和勤劳。我也很想把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概括地用各种形式的雕塑作品表现出来。”《农工之家》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为表现对象,这在中国雕塑史上是第一次。可以说,抗战的流亡生活拉近了刘开渠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也拉近了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他的创作具有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刘开渠所创造出的军人、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形象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构建了现当代伟大的中国人的形象。

王肇民生前曾对家人说,他的画,人物第一。王肇民的水彩人像强调结构的严谨和造型的力度,风格具有概括性,色彩明亮,表达准确。他主张:“在广度上无须苛求,在深度上,要不遗余力。”这体现了他对思想、文化、人格、意境的深度追求。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他大多描绘普通人,表现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从其作品《北海渔民》(图1)、《司炉工》(图2)、《拿烟袋的老人》(图3)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人们就可以把握作品审美的精神内核。渔民的形象真诚、朴实,炼钢工人的眼中传达出他对自身生活的感慨和对改革开放后美好生活的向往,拿烟袋的老人虽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这些都是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是平凡的,并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这些艺术家所描绘的对象是其创作中精神表达的源泉所在,艺术也由此触及了时代的脉搏和人类的精神内核。

(二)艺术家的个人形象

除了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之外,优秀的艺术家本身也是中国形象的代表。“彭城画派”艺术家们具有高度的艺术敏感度和高超的艺术才能,情感体验丰沛,艺术修养高尚,艺术个性鲜明,创新能力卓越,并且认真刻苦,有全身心投入艺术的精神。他们的创作总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本身执着的爱。

张伯英的身上有着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不但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珍贵原石、拓片悉数捐献给国家,还对地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编纂了《黑龙江志稿》,续修了《四库全书》,为碑帖研究竭尽心力。

王子云在国家利益面前不顾个人前途与发展,一心报效祖国。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云冈这样追怀王子云:“先生一生著述,治学严谨而造诣精深,而最淡泊名利,最嫉恶如仇,最不与恶势力妥协,也最不被厄运所击倒。他始终以静虚之心冷看世态炎凉,正是这种伟岸的胸怀才是先生终不为得失所累而能以超人的毅力醉心于学问的根本。”

刘开渠艺术生命的转折点是他要以自己所学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盛而工作,他认为只要能做出成绩,就算是在国外工作也是为了祖国。这种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往往能转移到艺术创作中,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内在动力。

李可染的创作从头至尾都体现着“为祖国山河立传”的鲜明主题,他那精湛的创造、刻苦的实践、明澈的画理画论、质朴无华的作风,无不春风化雨般培育着后人。

王肇民对艺术的执着和坚持使他直到八十几岁还每天背着画夹与师生一起在画室写生。他的“善于思、敏于行”给后世很多画家树立了榜样。

朱丹为人正直,从不说假话,无论遭遇何种不公待遇都始终不改优秀的人格品质。作家冯牧认为他“是非分明,疾恶如仇,不趋炎,不苟同”,赞扬他“胸襟坦荡得有如霁月光风,热情真诚得有如天真赤子”。

朱德群的作品里总是充满了东方味和中国味,对他来讲,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一直都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即使在法国生活几十年,他骨子里依然流淌着雄浑博大的东方血脉,这也是他口中所说的中国艺术家的“根”。

综上所述,“彭城画派”艺术家有着共同的崇高品质——对于人民的疾苦和命运永远怀着火热的同情心,永远怀有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思,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对艺术精益求精,执着进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人生精神和理想追求在“彭城画派”艺术家的身上得到了展现。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关注现实、关怀生存的人生美学,以美和艺术介入人生,介入生存,提升生命活力,提高生命境界。这是对传统学说的继承和发扬,使生命、情感、个性在审美中的地位与意义得到了强化。

二、“彭城画派”描绘地域景观的艺术表现

“彭城画派”画家们将南北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人文景象一一呈现,优美、宜居、独特的中国生态形象和发展、开放、和谐的中国社会形象跃然纸上。

(一)自然景观之“大美”

从整体上看,“彭城画派”艺术家们作品中涉及的地域十分广泛,几乎描绘了全国各地的自然美景。从地理位置来说,艺术家们将南方山水的平淡天真、不装巧趣和北方山水的雄伟峻厚、风骨峭拔均呈现了出来。李可染在杭州上学时就多次去西湖写生,西湖的一草一木他都烂熟于心,后来他又到了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王肇民在杭州、武汉、广州、桂林等地领略了美丽景色;朱德群在出国以前也一路南下,多在浙江、湖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进行风景油画创作;王子云、王青芳兄弟则是多描绘京津地区的风光。

“彭城画派”艺术家在描写自然风光时将地方特质融入创作。无论描绘的是北方的景色还是南方的景色,画面中总蕴含着“厚”“大”的特点,体现了庄子通过超越有限的自然而达至无限来呈现的“大美”境界。如李可染的《家家都在画屏中》(图4)、《黄山烟霞》(图5)、《漓江胜景图》,画面构图开阔,在内敛而沉郁的墨色中透出空灵之意趣,气势磅礴,寄情山水来抒发情感;王肇民的《冬柳》和《清远琶江口》虽描绘的是小景但内涵丰富,既质朴凝重又华美雅丽,也体现了他自己的精神品质,承载着传统美学的人文内涵。

“彭城画派”艺术家雄浑大气的艺术创作使中国当代美术审美多了一份深沉大气的美。从国家形象建构的角度讲,“彭城画派”在对自然景观描绘中呈现出的这种“大美”也是构成中国当代美术中国气派的一个重要支撑。

(二)人文景观之“和谐”

人文景观就是指包含人文特质的景观,一般表现为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因人类活动而叠加了某种文化特质所构成的景观。“彭城画派”描绘的人文景观主要是人们的居住环境和伟大的建设工程。如王子云描绘了西北写生时的生活;李可染与学生南方写生时描绘了城市环境,如其作品《烟雨桥亭》《黄山烟霞》《榕湖夕照》中的石桥、亭子,还有在其中活动的人;王肇民对南方建筑和武汉长江大桥、松涛水库等建设工程的描绘;王子云于1928年创作的大幅油画《杭州之雨》(图6)表现的是杭州雨中街头的情景,打伞和穿雨衣的行人,人力车和自行车,小楼窄街,是典型的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风光,祥和温暖。因为雨,行人、车辆显得急促,速写式的笔触和画面气氛十分融治。画家大胆的用线和黑色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中國人的习惯和精神。

这些描述人文景观的作品总会包含人与事物、景物的相互关系,画面中到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王子云的西北写生画中有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的牧人和点缀在其中的蒙古包,王肇民描绘的在长江上建起的大桥和人们劳动热情高涨的面貌,王子云、李可染表现的西湖边上的杨柳依依和行人的脚步匆匆……这些构成画面的元素都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一同构成了和谐美好的人文景观。

和谐的人文景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当前,中国美术界提倡中国气派,强调中国气派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大气磅礴、品位独特、和谐兼容、与时俱进的文化气象。因此,“彭城画派”塑造的人文景观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组成中国当代美术中国气派的和谐音符,对于塑造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陶.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理论探讨之三 美术作品的国家形象与民族气派[J].美术,2009(6):86-88.

[2]李延华.王子云评传[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3]冯虚.李可染[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猜你喜欢
画派艺术家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立体画派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