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应急管理综述

2022-03-30 06:50茹原敏
山西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预案高层建筑物

茹原敏

(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泽州县消防救援大队,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言

高层建筑存在多样功能和复杂结构,这使得火灾等紧急情况出现后的应急管理难度较高,因此,必须做好应急管理方案的提前制定。为保证应急管理有效性,还应关注应急管理方案的模拟验证,更好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 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准备工作

1.1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为夯实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基础,必须设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物的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这种管理可能存在责任不明确问题,相关责任体制未能落实会直接影响工作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火灾发生时的工作推卸。因此,应在个人身上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通过明确分工,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心,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工作可由此获得坚实基础支持,相关人员未能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也能够有效规避。

1.2 落实消防行政许可

高层建筑物本身属于复杂系统,管理不规范情况很容易在疏散通道、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等处出现,这需要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把关,消除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可能面临的阻碍。如高层建筑物中存在电影院等娱乐商业项目,必须做好对防火分区的科学划分,安全疏散楼梯设置、装修现场检查也不容忽视,相关部门需及时介入消防安全检查,通过相应服务和指导,保证高层建筑物消防安全达标。

1.3 规范使用消防设施

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准备工作还需要聚焦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如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消防设施使用演练,消防工作政策及方针教育的重点开展也需要得到重视。此外,还需要关注义务消防队员培训、消防安全技能教育,为保证群众能够对消防安全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可通过消防演练强化群众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物业管理单位也需要定期开展防火演练,同时对消防设施具体状况进行记录,通过提升高层建筑物内部人员的防火意识及技能,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可能面临的各类阻碍将更好消除。

1.4 提升管理的主观性

为更好开展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应急管理,高层建筑物的独立消防控制室设置极为关键,为保证其充分发挥火灾疏散应急管理等功能,还需要同时配备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基于高层建筑物防火要求,高层建筑物需结合实际需要设置消防控制室,具体设置在地下一层、首层附近,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支持下,消防控制室需要实现对火情的第一时间发现和报警,相关值班人员也需要接受消防、建筑相关知识培训,保证值班人员在火灾疏散应急管理、安抚住宅居民、明确安全逃生路线、通报火灾情况、参加初期火灾扑救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避免最佳救援时间被耽误,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 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应急管理要点

2.1 合理调度消防人员

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应急管理需要做好对消防人员的合理调度,这种调度需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结构特殊性,并保证人们撤离能够从安全出口较高位置完成,尽可能实现逗留时间缩短。

具体的应急管理还需要明确安全核心地点,保证施救的准确定位,消防部队需结合火灾类型和火灾经济损失模型为指导,优化人力资源分配,在相关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即可实现网络化火灾疏散应急管理[1]。

2.2 开展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平台能够为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提供信息支持,其主要负责信息整合、信息资源分析,具体存在博弈机制和火灾分类两种功能,可在短时间内对火灾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收集信息,信息平台能够为日常维护等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指导,在火灾疏散中提供最佳疏散计划并保障人员安全撤离。因此,高层建筑需关注信息平台建设,为火灾疏散的应急管理提供支持。

2.3 编制火灾疏散应急管理预案

火灾疏散应急管理预案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该预案需包括人员、技术、效果三方面内容,人员指的是消防人员和组织人员的协调及配合,技术指的是信息平台提供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提升,效果指的是保证高层建筑和人员安全。在预案中,火灾疏散应急管理需要由专门人员及部门负责,应急预案应以组织机构为核心,人员疏散等问题需要由其及时处理好。在到达高层建筑内部后,消防队员需要负责人员逃生疏散指挥并同时保护高层建筑,通过在信息平台上反馈相关经验并开展教育,即可有效预防火灾事故[2]。

3 实例分析

3.1 案例概况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属于所在城市地标式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总高度达610 m,同时建设有+6.9 m水平处的水平广场,存在6.4 m~6.8 m的水平高度。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4 300 m2,1层以上建筑面积达44 600 m2,地下建筑面积达69 700 m2,属于典型的商业高层建筑。广场地下1层~3层分别存在±0.0 m,-5.0 m,-100.0 m的水平断面标高,主入口在0.0 m和6.8 m处设置。

3.2 应急管理预案、模式设计

案例高层建筑的应急管理预案设计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级别确定。高层建筑内部属于案例工程火灾影响主要发生区域,救援人员能够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较好的在该区域内部控制伤害影响,外部社区很难受到火灾威胁,因此开展第一级的火灾应急管理预案编制;第二,事故内容确定。可确定事故内部包括突发火灾、建筑塌崩、高层建筑塌陷、高部设备坍塌;第三,启动前提。如存在建筑现场破坏、1万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应急预案需要启动;第四,启动和响应。存在应急预案启动前提时,应急命令需要由应急管理部门快速实施,事故现场指导由总指挥负责,在具体工作上分配执行人员,救援人员和应急疏散人员需要在各楼层足够配备,保证财产及人员损失在预案实施初期降到最低,同时需要及时联络社会救援,获取救援资源。在设计应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实现对战时和平时不同情况的针对性应对,明确信息平台、组织机构、平战状态的不同功能或职责,结合图1所示的火灾动态应急管理模式,即可实现潜在风险预防并为火灾处理提供数据支持,有机结合疏导保护和消防联络功能[3]。

3.3 疏散时间计算

以高层建筑标高350 m~433 m的一段建筑为例,该区间共存在楼层13层,350 m处设置有避难层,属于人员安全地点,火灾探测器和广播系统安装在各楼层,以此开展疏散时间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可确定标高433 m处的报警时间、疏散预动时间分别为79 s,80 s,300人的疏散、避难总时间分别为91 s,250 s。在整体垂直疏散(标高350 m~433 m处)中,报警时间、疏散预动时间分别为79 s,80 s,1 569人的疏散、避难总时间分别为542 s,701 s,具体计算结果源于FDS软件建立的模型,如图2所示。

3.4 预案发展过程场景分析

结合图2所示疏散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433 m标高处烟雾首先出现,在确定属于火灾事件后,平时状态预警系统转向应急状态,应急管理系统随之启动,开展应急管理及人员疏散。首先将应急管理广播启动,及时疏散上部人员,结合火势大小,管理人员需要做出疏散或灭火决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可确定存在300 s时间半径、701 s的避难总时间,救援在火势达到预先设定等级后放弃,同时结合火灾分级向消防队发出请示,由消防队负责灭火和救援。在进入火灾状态后,平时状态的组织结构框架需要向应急管理状态转变,组织结构在应急管理状态下增加技术保障、安全保障、后勤保障、资料统计、信息外联、现场救护功能。信息平台在火灾状态中发挥的作用也需要得到重视,该平台由信息管理系统、决策辅助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处置实施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组成,指挥调度系统为其中核心,辅助火灾疏散等方面的调度、指挥、整合工作,处置实施系统能够保证相关行动正确、迅速实施,信息管理系统、决策辅助系统、资源保障系统能够分别提供信息、方法、资源方面的支持,闭环的信息平台结构能够全面联动,更好为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应急管理提供支持。

4 结语

高层建筑物火灾疏散的应急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编制火灾疏散应急管理预案、预案发展过程场景分析等内容, 则直观展示了火灾疏散应急管理方法。为进一步降低高层建筑物火灾威胁,基于动态博弈网络技术的应急管理探索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猜你喜欢
预案高层建筑物
高层动态
论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管理
探析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及对策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of sport train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紧急预案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