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

2022-03-31 07:30杨琦陈晓雯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2022年1期
关键词:温阳结节处方

杨琦,陈晓雯*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 安徽 合肥,230031。

扶阳思想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向上,卫外者也。”由此可见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至东汉张仲景于《伤寒论》中以辛温之品散寒助阳,为扶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后世郑钦安远宗伤寒,下得历代医家扶阳心法之长,著《医理真传》为扶阳理论集大成之作,推重阳气而反对当时用药一派苦寒之流弊[2]。现代医家吴雄志主张扶阳不单为温阳,亦含通阳之法,丰富了扶阳的治则治法[3]。笔者结合历代医家扶阳论述,认为“扶阳”理论在甲状腺疾病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脏腑“阳气”的调护,治病当扶火助阳以消阴翳,保持阳气的畅通,以实现阳主阴从,阴阳调和。临床应用“扶阳”法屡获良效,现将应用该理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3则验案分享如下。

1 甲状腺结节案

陈某,女 ,35岁,2020年10月31日初诊。主诉: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4月余。患者4月前于外院体检甲状腺超声示:双侧甲状腺实性结节。甲状腺右叶最大结节约11mmx9mm,左侧叶最大结节6mmx3mm。检查甲状腺相关指标均在正常值内。患者体型肥胖,平素少气懒言,全身闷重,畏寒怕凉。颈部常有不适感,每遇寒症状加重。纳寐可,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红有齿痕,苔白,脉弦滑,双尺无力。中医诊断:瘿病,脾肾阳虚,寒凝痰结。治则治法:温阳散寒,化痰散结。处方:

14剂,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遍,每煎200ml左右药汁,早晚分服。

2021年01月22日二诊:甲状腺结节复诊,患者诉服药后身体轻松,自觉症状改善,近期出现口干,头发油腻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上方去甘草,加侧柏叶10g,海藻10g。嘱咐患者低碘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忌熬夜,避免长时间玩手机。2021年02月26日病史同前,患者无明显不适,胃纳可,睡眠可,二便调。辅助检查: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侧叶中部及下极最大结节8mmx3mm,左侧叶最大结节4mmx2mm,与体检时彩超相比,结节缩小或消失。上方继服。14剂,嘱咐患者舒缓情绪,放松心情,定期复甲状腺彩超。

按语:患者系青年女性,此阶段女性因年龄、情志因素影响及女性特有的经、孕、胎、产对气血的影响,为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4]。《灵枢·百病始生》有言:“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结节的形成与寒邪关系密切。李中梓提出“在于人者,亦为此阳气为要”,强调阳气在机体中的重要性。中医治疗当从“阳化气,阴成形”角度出发。患者平素少气懒言,全身闷重,畏寒怕凉,为脾肾阳虚而运化无力,致使水湿停聚,化生痰饮,气机不利则血行不畅而生瘀,血不利则为水。水液运行不畅又壅结于颈部,生湿生痰。其病的根本在于人体寒气偏胜,损伤阳气,阳虚推动无力,则“阴精”等病理产物积聚[5]。如《类经》言:“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故治疗上以附子温阳散寒,鼓舞正气,与法半夏配伍,相反相成,取法《金匮要略》中附子粳米汤,原方中附子与半夏同用,温中散寒,使“阳气旺而阴寒消”,温阳益火而湿浊得化[6];桂枝合甘草,辛甘以化阳,使阳气充足,以散寒凝。升麻为温阳之佳品,温通经络而升发清气。淫羊藿、杜仲温补肾阳此治病求本之意。僵蚕、石菖蒲、竹茹化痰散结,茯苓健脾渗湿,以培中土,刺蒺藜、橘络入肝经,疏肝理气通络,百合、生麦芽和悦心神,调和肺胃。二诊头发油腻,为湿热蒸郁其上,以侧柏叶清其热邪,海藻消痰软坚,增全方散结之功。全方诸药合用,肝脾同调,标本兼治,使肝气得舒,脾气健运,气、血、痰皆除。

2 甲减案

鹿某,女,52岁,2021年2月5日初诊,主诉:乏力、情绪低落1年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浑身倦怠乏力,眼睑浮肿,情绪低落,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甲功示:

FT3:1.62pmol/l,FT4:5.32pmol/l,TSH>100uIU/ml,TGAb:43.27IU/ml,TPOAb:356.68IU/ml,为求中医治疗,就诊于门诊,现面色无华,双眼睑水肿,乏力困倦,情绪低落,时叹息,纳差,口唇色淡,纳食不香,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中医:瘿病 阳虚湿盛证西医:甲状腺功能减退 治则治法:温阳祛湿。处方:

7剂,内服,每次取出一格,200ml开水冲和,早晚各一次 。

嘱咐患者补充适量碘,忌用导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忌熬夜,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并适当加强运动。

2021年3月1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身体轻松,自觉症状改善,近期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上方加木蝴蝶10g,14剂,内服,水冲服,早晚各一次。2021年3月15日,三诊,病史同前,患者无明显不适,胃纳可,睡眠可,二便调。辅助检查:TPOAb仍高于上限,其他指标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上方继服。14剂,内服,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嘱咐患者舒缓情绪,放松心情,定期复甲状腺功能

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强调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阳居主导,阴方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濡养脏腑,滋润孔窍,安神定魄,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而该患者乃中焦脾阳不足,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能濡养四肢,故感乏力,脾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故见双眼睑浮肿。黄元御《长沙药解》认为“人身立命,阳气为本,治宜扶阳抑阴”,“泄水补火,扶阳抑阴”。扶阳医家卢崇汉认为“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7]。”当以通阳之法,散寒祛湿。方中以附子、干姜鼓舞肾中真阳,振奋精神,配以法半夏,相反相成,使阳气回,寒痰化,病邪除;桂枝散寒通滞,驱散经络之中的寒邪,黄芪、杜仲、鳖甲、麦冬四药合用气、血、阴、阳并补,恢复人体正气。薏苡仁健脾渗湿,而去其寒湿。佛手祛痰理气,有治痰先治气之意。佐以牡蛎、远志安神定志。全方标本兼治,立足于“阳虚则寒”、“阴胜则阳病”,以温阳之法,尽消阴翳。

3 甲状腺癌术后案

患者刘某,女,51岁。2021年10月21日因“甲状腺癌切除术后8月余”就诊。患者于外院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8月前后于全麻下行左侧甲状腺切除术。现患者颈部肿胀隐痛,面色发白,时有头目晕眩,神疲乏力,四肢欠温,伴腰膝酸软,劳动后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中医:瘿病 脾肾阳虚证 治则治法:温阳散寒。处方:

14剂,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遍,每煎200ml左右药汁,早晚分服。

2021年11月02日二诊:甲状腺癌切除术复诊,患者诉服药后症状症状改善,头目眩晕。神疲乏力较前明显好转,四肢欠温明显改善。近期睡眠欠佳、常于梦中惊醒等症状,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处方:上方加竹茹10g,酸枣仁10g。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忌熬夜。2021年12月10日病史同前,患者无明显不适,诸症皆已缓解,工作、生活精力充足。胃纳可,睡眠可,二便调。守上方继服。14剂,嘱咐患者舒缓情绪,放松心情,定期复甲状腺彩超。

按语:《类经附翼·大宝论》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气充盛是人体新陈代谢和脏腑活动的原动力,阳气可抵御外邪的侵袭。该患者甲状腺术后伤及阳气,故而出现头目晕眩,神疲乏力,四肢欠温等症。《医理真传》中曰:“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强调阳气在维持人体正常活动中的重要性[8]。以扶阳大家郑钦安“以火消阴”之法,实现温扶阳气,祛邪散寒的目的[9]。方中以附子温肾助阳,与法半夏相反配伍,上振心阳去痰浊,中温脾胃而化湿,下补肾阳散寒凝;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升麻温阳升清而助散寒邪。石菖蒲祛痰而通经络。配以当归、太子参、淫羊藿、杜仲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而重在温补肾阳,达到阴平阳秘。全方攻补兼施,固本培元。一方面以温肾助阳,缓解肾阳虚诸症,另一方面增强机体正气以抗邪,预防肿瘤复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体阳气旺盛,则精力充沛、气血调达,邪不可侵。

猜你喜欢
温阳结节处方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了解这些,自己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
人间处方
甲状腺结节能 自己消失吗?
再见初恋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