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研究述评与展望

2022-04-07 19:09张晓婧黄月君
关键词:学者精准思政

张晓婧,黄月君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十年来,在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高校“精准思政”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突出代表,有力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建设和内涵式发展。当前学界关于高校“精准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探析高校“精准思政”的概念界定、基本内涵、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路径和创新意义,展望高校“精准思政”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递进式创新发展,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校“精准思政”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一)概念界定

自2019 年起,“着力推进精准思政”这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明确提出以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优化学生精准化培养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诸多学者对“精准思政”这一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展开研究与讨论。目前,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首先是“精准思政”的概念界定。从广义上来说,多数学者认为“精准思政”是区别于以往“大水漫灌”式思政教育的更加强调针对性、精准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例如,有学者认为,精准思政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精准滴灌”式的教育[1];精准思政以精准思维为方法遵循,精准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寻找合适时机,借助体验场景,将所需知识传导给学生,解决教育供需矛盾,培养青少年成长成才[2]。从狭义上而言,精准思政必然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场景等新兴技术。代表性观点认为精准思政是指基于前沿技术,在精准思维引导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育人活动[3];或认为精准思政是高校围绕立德树人任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教育、精准管理和精准服务,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精准评估的教育实践活动[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精准思政”是基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目标和基本规律,融合了人工智能共享资源、采集数据、高效决策、科学量化等技术优点诞生的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智能工具的赋能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质的转变:在管理层面,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在教育层面,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向多维互动的转变;在思想传递方面,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滴水精灌的转变;在评价机制层面,实现了由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的转变,有力地开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基本内涵

“精准思政”作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要素、全流程的实践活动,是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的守正创新,具有及时获取教育信息、科学制定个性化方案、精准滴灌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一是及时获取教育信息。高校“精准思政”意味着要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了解教学方案的落实度和适合度,把握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呈现出的前后差异,以便教育者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实现高效率的立德树人。新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帮助教育者及时有效地获取学生信息,进而描摹开展精准教学的场域和条件[5]。高校通过智媒技术对学生的思想行动情况进行可视化跟踪、数据化采集、智能化检测以及实时化反馈,从而获得了对教学对象全面、深入、生动的认识[6]。二是科学制定个性化方案。高校“精准思政”的强针对性是该模式区别于其他思政教育模式的显著特点之一,体现在学生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制定之上。在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点后,以直观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呈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期待,打通知识盲点,培养理性思维,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延展[7]。或者,遵循“精准思政”教学理念,在深入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从教育、服务、管理三方面设计应对方案,进行精准供给[8]。三是精准滴灌教育资源。“精准滴灌”旨在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高校“精准思政”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基本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合理整合资源、细化分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滴灌[9];有学者认为精准思政要求我们全面整合教育资料,选取优质资源,选准切入角度,用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方法传递思政教育内容[10]。

总体而言,研究者们主要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探讨高校“精准思政”的基本内涵。然而,“精准思政”中的“精准”内涵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新兴技术的赋能,还应当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从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角度,从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的视角,以及“精准思政”实施群体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还需要针对高校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等方面,对“精准思政”的内涵进一步展开多向多维的理解和阐释。

二、高校“精准思政”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高校“精准思政”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提出,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育人理念的精髓,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求,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智慧结晶。探讨高校“精准思政”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思政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一)时代背景

高校“精准思政”的诞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所面临的诸多时代挑战,强调运用“精准思维”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然渗透高校思政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耦合是历史必然也是历史应然。

首先,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纵观当前高校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一些弊端,有学者指出,当下的思政课存在教育过程同质化、标准化、供需不匹配的问题[11]。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疏于分析内在实质,教育手段上缺乏新方法、新工具的运用[12];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统一指导,相关教育主体在职责范围上存在自我限定,组织架构支离破碎[13]。与此同时,身处智能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也出现新变化,产生新特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更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追求个性,不喜欢过度束缚,同时关注微观心理体验和个体感性满足[14];也有学者认为当代学生精神需求呈现新的表征,对情感和求知抱有强烈的渴望,同时也面临精神维度的多重困境[15]。智能工具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隐含着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诸多弊端。有学者认为部分大学生容易陷入算法推荐带来的“信息茧房”“泛娱乐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中[16]。因此,针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学者们主要从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学者明确强调:“思政课要从整体性的目标和全面的发展战略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全局性变革的时代性课题,要扩大优质教学内容的供给,并向精细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级版’。”[17]

其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耦合是突破现存高校思政教育弊端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创造的必然要求。在汲取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基础上,教育者可以更加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相关信息,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决策判断。有学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可行性,认为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数据和资源保障数据聚合成教育大数据,凭借内嵌的诸多算法形成并分析学生的“精准画像”[18]。还有学者对在线学习平台展开研究,指出它们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助推作用,认为慕课模式的崛起使得“混合式教学”“翻转式课堂”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慕课还凭借平台丰富优质的教学课程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19]。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校“精准思政”诞生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和新技术革命的有力推动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呼声,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系统性、创新性升级,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样态,代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态势。

(二)理论渊源

关于高校“精准思政”理论基础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和科技发展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因材施教”思想的论述、习近平关于精准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论述三方面展开。

第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和科技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20]。马克思恩格斯和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终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其中,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人的需要、人的个性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克服了以往孤立地、抽象思辨地研究人的弊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高度,从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层面来阐释人的全面发展。[21]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发现并满足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于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上个世纪后半期,随着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而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同时又推动了整个市民社会的变革”[22]。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不过,马克思也批判了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对劳动者肉体和精神造成摧残的异化问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科技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实质性的剖析,指出唯有扬弃资本主义制度,科技才能够回归人的存在。”[23]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因材施教”思想的论述。“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是从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的实践活动中凝练出的理论成果,对于我国教育思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材施教”的“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教”是教育教诲。有学者认为,孔子的因材而教并不是单纯客观知识的授受,“因材”的目的是导向“道”,依照个性之“材”与普遍之“道”的关联方式,导出一条契合于个人自身发展潜能与特点的个性化路径,是把“因材”之“教”放在个体成人的整体视域之中,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我成人的可能性。[24]孟子守正创新,在继承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丰富发展,提出“教亦复述”的观点。此后,“因材施教”思想经过演化,在不同朝代得到不同阐释和发展。例如,汉代徐干认为治水要因势,教人要因性;唐代韩愈认为无论学生才能高低都有用武之地,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品性塑造他们,无论实际贡献多少,都不应爱大弃小;北宋书院大家胡瑗设立“分斋教学法”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南宋书院大师、理学大儒朱熹在解读《论语》过程中对孔子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提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25]。

第三,习近平关于精准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论述。精准思维是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曾多次强调精准思维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26]。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时,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精准扶贫”。此后,习近平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形成治国理政的“精准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精准思维”,就需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加强思政教育针对性,例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27];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8]。在习近平的关怀重视下,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加强思政教育针对性的文件。2019 年1 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对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精准思政”[29]。至此,“精准思政”这一重要概念被明确提出。随即学界展开广泛研究,并着力打造一批重点研究基地,例如,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精准思政”研究工作室的成立。“精准思政”成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由此可见,上述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为高校“精准思政”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使这一教育模式有迹可循、有理可依,推动高校“精准思政”在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的基础上,为完成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时代目标提供理性选择。但是,目前学界关于精准思政理论渊源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供给,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有关精准思政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此外,精准思政与网络新技术紧密联系、高度融合,精准供给需要沿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维、队伍、方法、载体等方面的发展脉络前进,必须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精准思政的理论供给研究。

三、高校“精准思政”的实践路径和创新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高校“精准思政”实践路径及其创新意义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高校“精准思政”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指导与借鉴。

(一)实践路径

高校“精准思政”的教育模式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上进行创新,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开启高校思政工作新境界。总体来说,高校“精准思政”有目标精准定向、对象精准定位、内容精准供给、评价精准提高几大环节,全方面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育人针对性。

一是目标精准定向。在目标精准定向环节,学者们都主张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导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明辨错误思潮[30]。有学者从宏观层面出发,认为“精准思政”应当与时代同向同行,高校思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正确回答时代命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内容任务和方法手段的更新迭代[31]。也有学者对微观层面展开探讨,将目标方向进行细化,认为“精准思政”的目标就是解决社会发展、学校育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诉求[32]。

二是对象精准定位。对象精准定位环节,多数学者认为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了解学生现状,定位学生需求,包括知识结构、思维特点、认知习惯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有学者强调:“精确识别学生需求,打造直击‘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的精准化思政课,是解决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有效之举。”[33]教师粗放式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自身的要求,在深刻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可以使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部分学者注重对学生数据的探讨,主张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指出要挖掘不同群体、不同类别甚至不同个体的学生数据,包括招生、就业、教学、学工的横向数据和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纵向数据,既包括理论学习也包括实践活动[34]。还有一些学者探讨对学生进行定位的具体工具,其中“数据画像”是学者们较常提到的概念。例如,有学者指出“数据画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学生互联网行为数据,构建“思想——行为”关联模型,制作出反映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标签”,以“贴标签”的方式抽象出一个教育对象的数据信息全貌[35]。笔者认为,该环节涉及大数据和“数据画像”等技术工具的使用,由于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智能素养不足,在相关平台或软件的操作上存在困难,还需要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实践层面的研究。

三是结构精准供给。结构精准供给被认为是“精准思政”的核心部分。精准把握学生成长需求规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需要更新供给结构,为思政课提供新的内生动力。在教育教学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资源的“微供给”,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内容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们的反馈和互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他们的创意和灵感成为吸引更多同龄人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的重要资源。[36];或者使用时髦新颖的话语表达讲述思政课,帮助大学生从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精髓[37]。在教育时机层面,教育者要在关键时间节点及重要事件发生时,把握好开展思政教育的时机,做到思政教育的时机精准;应当充分利用好各种节假日,设计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活动,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意义,从而实现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全时间周期内,持续得到关注、引导和关怀[38]。在人员协同层面,由于高校思政工作越来越系统化、综合化,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因而要全面了解思政队伍水平,融通建设各支思政队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优势[39]。

四是评价精准提高。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获得对受教育者的总体性把握和未来教学方向的趋势性指导,因此评价过程应当尽量公平公正,评价结果应当尽量科学精当。学者们认为高校“精准思政”可以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工具方面进行优化,实现监督与预警的作用。代表性观点认为要设计多元评价主体的权重系数、多元主体育人测评指标,构建精准评价机制[40]。要坚持政治评价与业务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41]。可以构建动态评价指标系统,对教师、学生、教育中介和教育环境四要素展开评价[42]。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梳理可见,学者们基于理论研判和实践经验凝结出了高校“精准思政”的模式框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打下牢固基础。但就现有研究而言,学者们多是从理论层面探讨大数据、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融入高校“精准思政”,多数是基于经验的逻辑推理,虽然有融合的成功案例,但是缺乏经典个案研究,思辨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此外,部分研究内容空泛,无法深入挖掘实践中才会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如何通过大数据获得学生“全样本”信息,是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难题。

(二)创新意义

高校“精准思政”理念和模式的提出,实现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认知、新实践,激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活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是高校“精准思政”的目标主旨和显著特征,有利于满足学生切实需求,助推高校开展以人为本的育人工作。例如,有学者认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采集学习者的各种行为数据,进而描绘学习者的精准画像,从历时性与发展性的角度考察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层次化、差异化、动态化需求,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3]。有学者指出,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分析,深刻挖掘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的引导和帮扶[44]。

其次,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有学者指出,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育才需求,但成效犹显不足,高校“精准思政”从学生出发,寻找更加高效的内容供给方式,提升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引入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符合学生使用新媒体潮流的特点,寓教于乐[45]。还有学者从精品思政课慕课的特点出发,即用时代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解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进而增加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46]。

再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时化。以往教育信息传递存在时滞,使得教师不能及时接收来自学生以及其他评价主体的教学反馈,难以调整教学方案,高校“精准思政”凭借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学者强调,大数据改变了以往“单回路”的过程监管和反思方式,将即时数据和稳态信息结合,避免了纠偏的延时错位性[47]。精准思政缩短了信息处理过程和工作链条,防止了教育过程的信息失真和认知偏差,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孤立和管理壁垒,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协同性[48]。

最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科技元素的注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量化,有利于把握相关教育规律,使教育模式更加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测量、可计算、可仿真、可预测,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发现[49]。运用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思路、理论知识、分析框架、科学方法可推动高校精准思政工作研究范式的科际整合和创新发展[50]。

立足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高校“精准思政”作为一种融合了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具有守正创新的显著特点,既坚守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立场观点、基本要求,又新增了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时代特点,不仅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精华,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实践样态。

四、高校“精准思政”的研究展望

自2019年“精准思政”这一重要概念被明确提出,学界对高校“精准思政”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在论文数量上呈现递增趋势,而且在成果质量方面也取得明显进步。但是,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仍存在明显不足和继续拓展的空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深化研究。

第一,夯实高校“精准思政”的理论研究。高校“精准思政”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能技术跨学科融合的产物。为了提高这一教育模式的实用价值,需要厘清和深入挖掘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基础。目前学者们的探析多围绕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展开,指出这些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技术理路与内在逻辑,并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但是,对于这一新理念和新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尚且比较薄弱,应当加强对习近平“精准思维”重要论述指导“精准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论阐释研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对夯实“精准思政”理论基础的研究。

第二,深化高校“精准思政”的实践研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持续推进,未来随着机器学习能力大幅提升,算法对学生信息捕获能力日益增强,模型对学生情况拟合愈发准确,这就要求学者们在“精准思政”的实践研究层面更需扩大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内容,深入分析新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为高校“精准思政”灌注新技术的力量,以完善优化这一教育模式。为解决实际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学者们可以着力开展针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学软件的拓展研究,探索精准模式在实践层面走深走实的空间。其中,产生的优秀的、可复制性强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广泛地学习借鉴,不仅能够推广高校“精准思政”教育模式,同时还能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水平。

第三,完善高校“精准思政”的评价机制研究。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改革,未来学界应当就“精准思政”模式实践的后续评价与监督机制进行建构与完善,以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为旨归,构建针对“精准思政”的教师评价、考核、奖励、激励制度,形成“实践、评价、反馈”的质量评估闭环,助推该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政教学实践中落实完善。同时须注意到,高校“精准思政”教育模式涉及到诸多智能技术的使用,因此,教师的智能素养必须受到重视,教师评价机制应当重点包括对教师智能素养的考察,协助教师在高校“精准思政”教育模式的各个环节都秉持着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该教育模式得到恰当的落实。

第四,创新高校“精准思政”的研究方法。现有研究方法中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较少。学者们可以创新多元的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充分结合,不仅解释“为什么”,而且要着力解决“是什么”。比如调查研究法,用问卷收集高校学生对“精准思政”模式的态度,从学生视角考察该教育模式,了解学生更深层次的诉求;再如,采用系统研究法,不仅仅强调实施“精准思政”中的新技术因素,而是将“精准思政”置于高校教育教学系统中,着力关注校园文化环境、组织保障、规章制度、协同机制等方面对于“精准思政”的作用研究。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升高校“精准思政”研究的科学化,获得更加客观、准确的研究成果,同时说明“精准思政”这一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和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学者精准思政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学者介绍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