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分析

2022-04-09 15:53周世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高中地理

摘 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作业布置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不仅能够巩固课上所学的地理知识,还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地理作业的作用,然后论述了高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原则,最后提出了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的具体设计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综合思维素养;高中地理;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9-0023-03

引  言

新课程改革加大了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力度,而且教材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动,更加突出综合性特点,很多知识点在难度上也有了一定的降低。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就必须让高中地理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中地理作业的作用

首先,地理作业能够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上所学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属于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如果内容合理、形式多样,作业时间和强度安排恰当,则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所以,教师通过设计课后作业,以习题、实践活动、导学案等方式辅助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不断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1]。

其次,地理作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业是教师布置的要求学生在非授课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脱离了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来完成作业。学生要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方式,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内化,让其成为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所以地理教师要对作业布置加大重视力度,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在其中安排更多的综合性内容,并且设置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最后,地理作业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推动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现阶段,我国高中主要以大班教学的形式组织各学科的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上的时间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些性格内向、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而课后作业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重分层次地设计作业,所设置的题目应分为基础、拔高、拓展三种类型,这样就能够充分满足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具有差异的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同时,通过课后作业教师也能进一步掌握学生的特点,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和闪光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地理作业现存的问题

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作业效果的实现,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形式上来看较为单一。在高中地理作业中,主要的形式是书面作业,内容较为枯燥、单调。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教师往往更注重通过作业让学生反复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设计的作业中,没有较高灵活性及自由度的题型,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同时,这种僵化的作业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第二,从内容上来看,高中地理作业具有统一性的特点,这也是大部分作业必备的一项硬性条件。教师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内容及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作业的布置和安排,之后统一展开作业的批改和评价。由于作业的形式、内容、难度系数都由教师决定,所以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较为被动,只能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并不具有对作业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这种统一的作业布置形式也会对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限制和约束。在一个班级中,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学习水平。在较强的个体差异性下,如果设计统一的作业内容和难度,那么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无法通过作业获得能力的提升,而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会觉得完成这部分作业内容比较吃力,这也会限制作业真正作用的发挥。

第三,从评价方式上来看,作业评价具有单调性。很多地理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时,只是运用单纯的对号和叉号,或者是针对作业的整体完成情况给出一个粗略的等级评价,如优、良、及格等。教师所给出的评语过于简单,无法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教育效果。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很多教师并未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长期下去也会使学生出现消极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四,作业具有封闭性。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下,高中地理作业主要就是以课堂学习内容和教材知识为中心,并未做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且作业内容中合作式、探究式的题型较少。尽管部分作业中有一两道开放式题型,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往往会一带而过,认为这种拓展题目不属于作业中的重点。教师设计的作业难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也会使学生对作业产生排斥感和陌生感。

第五,对作业的反馈不够及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依然以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评估因素,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布置作业时会以应试为重心。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有很多的缺陷和弊端,如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过多,作业内容过于枯燥、烦琐,让作业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很多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巩固记忆的目的,在作业中设置了大量重复训练的题目,甚至是对知识内容的机械抄写。而且很多教师在布置完作业以后并不会及时做出批改和检查,因此,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教师也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高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地设计作业。同时,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内容的严谨性,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所涉及的作业内容要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在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情境创设。

第二,综合性原则。地理作业设计的综合性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在针对某一观点和问题进行分析时,能够有意识地整合和归纳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找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学会运用综合分析的方式获取问题的答案。这样在面对问题时, 学生就能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分析,促进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融汇和综合,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创新性原则。为了顺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创新地理作业的设计,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新性具体体现在作业形式、内容、文本及评价等方面。通过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学生智能发展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第四,有效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地理作业不仅要具有高效率,还要具有高效益。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让地理作业具有更高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作业时间内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积累,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和作业负担。另外,地理作业的效益涉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两方面内容。短期效益就是学生通过完成地理作业所获得的地理知识,并能够充分实现知识到实践的转化和应用;而长期效益指的是地理作业会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格的塑造等方面产生长久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综合思维,设计高中地理作业

布置地理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课上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作业设计。首先,教师要仔细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内容和要求,在明确和把握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所设计的作业能够有效地衔接教学内容,做到有层次、有侧重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把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和强化练习。最后,教师要丰富作业类型,并对其中有效的作业形式进行整合,尽量在一份作业中将其体现出来,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作业完成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基础上丰富和创新作业的形式,同时还要充实作业内容,让学生对完成作业有更强的主动性。教师要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的作业类型和作业形式,分别设计不同的内容。这种各种类型交替运用、相互配合完成的作业能够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作业内容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促进作业质量的提升。另外,作业内容也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内容,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动手操作等实践性活动获得作业成果。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以后,具有更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作业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心理能力中至少含有8种智能。这些智能通过不同方式组合起来,让学生呈现出具有差异性的智能特点,所以教师在开发学生的智能时不能通过单一的训练方式来进行。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法的分类和组合,并充分结合地理作业,牢牢把握住学生所展现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对多样化的思维训练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进一步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作业的形式要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和安排的过程中,要打破常规书面作业模式的局限,使作业的形式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口头作业、创作成果展示作业、演示操作作業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这样就能让作业的表现形式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作业的探究。教师还可以在文本和图像材料的媒介下,引出作业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种趣味性的作业形式下,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会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其综合素质会得到提升,创新意识会得到增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也呈现出越发显著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进行作业形式的设计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动手操作,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提高学生对作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地理知识储备,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高中地理作业中充分贯彻综合思维素养的理念,高中地理教师应进一步丰富地理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让所布置的地理作业能够充分体现创新性、有效性、趣味性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咏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作业设计及案例研究[J].高考,2021(18):143-144.

[2]张琼.精心设计 精准发力 提高地理作业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A5):159-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业质量标准指向下的高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20-05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世明(1985.10-),男,福建武夷山人,任教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高中地理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