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2022-04-11 08:19李加禾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航空航天飞行器用人单位

李加禾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1。辽宁省作为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基地,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国内六所航空院校之一,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包含工、理、文、经、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分布于5个学院、10个专业,为国防建设、航空航天事业以及辽宁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抓就业稳就业的前提下,本文以2021届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就业情况调查与数据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加强航空航天专业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21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634人,其中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为120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33.2%。航空航天类毕业生分布于航空发动机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民用航空学院表演、飞行技术、交通运输、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共计5个学院,10个专业。

就业数据取自2021年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库。毕业生反馈意见来自对3634名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587份,并随机与部分毕业生线下面谈。

(二)调查方法

第一,基于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统计的数据分析法。第二,基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的网络问卷调查法。第三,基于就业指导面谈交流的访谈法。

二、就业情况分析

(一)用人单位

1.行业及职业流向

制造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这与学校以工科为主的学科特点比较吻合。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制造业(38.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

排名靠前的职业是工程技术人员(39.7%)、其他人员(38.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6%),这与学校的学科特点相匹配。

2.所在地区

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来看,就业流向最高的是辽宁(814人,25.8%),除此之外主要分布在北京(156人,4.95%)、贵州(104人,3.30%)、四川(99人,3.14%)、广东(97人,3.08%)等地。

3.主要用人单位

作为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的学校,本校毕业生签约的国防科工类单位主要面向航空航天领域,为国家国防工业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主要用人单位集中在国防科工领域,共有452人签约国防科工类单位。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249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签约90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约44人,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41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4人。

学校充分发挥在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的优势,形成了面向航空、航天、民航、通航等“四航”领域的人才培养格局。“四航”领域用人单位签约627人。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约249人,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约125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签约90人,通用航空领域签约55人。

表1 2021届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分布

受疫情影响,民航业岗位需求有所下降。民航企业签约125人,其中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约27人,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签约24人,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签约11人,奥凯航空有限公司11人,金鹏航空股份有限公签约11人。

4.用人标准

用人单位聘用本校毕业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力和知识结构合格(85.0%),其后是专业对口(60.0%)、符合本单位职场文化和价值观(55.0%)、学校声誉好(37.5%)、有相关的实习经历(22.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需求中团队合作能力的程度(4.7分,5分为满分)较高,且对本校毕业生该项能力的满意程度也较高(94.7%)。用人单位需求能力与满意度排名其后是自主学习能力(4.6分,94.7%),解决问题能力(4.6分,92.1%),压力承受能力(4.6分,94.7%),沟通与交流能力(4.6分,94.7%)。

5.薪资待遇

27.7 %的毕业生起薪集中在5001-6000元,22.0%的毕业生起薪为4001-5000元,14.4%的毕业生起薪为6001-7000元,12.0%的毕业生起薪为6001-7000元,12.9%的毕业生起薪为8000元以上。

6.发展前景

截止到2021年年末,18.6%的毕业生在职位或薪资上有所提升。航空航天类专业提升比例较高的是民用航空学院表演专业47.4%。9.5%的毕业生转岗,航空航天类专业中转岗比例最高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转岗比例最低的是交通运输0.0%。

(二)航空航天类专业情况

1.就业率及协议和合同就业率

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7%,航空航天类专业初次就业率为85.9%。毕业去向为协议就业或合同就业统称为协议和合同就业率,能真实反映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情况。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率及协议和合同就业率最高的是民用航空学院飞行技术(93.3%,59.6%), 其 次 是安全工程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92.9%,50.0%),民用航空学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92.0%,51.7%),航空发动机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90.1%,46.4%),民用航空学院表演(86.7%,11.1%),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85.4%,50.5%),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85.0%,51.9%),航空宇航学院航空航天工程(84.6%,50.0%),民用航空学院交通运输(80.3%,45.7%),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68.9%,28.4%)。

2.专业相关度

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比例,是反映就业质量与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效果的重要指标。2021届有85.2%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航空航天类专业所在学院中机电工程学院(95.6%)、航空发动机学院(94.9%)、航空宇航学院(94.2%)、安全工程学院(93.0%)岗位相关度均在九成以上,与岗位匹配程度较高。

3.升学率

2021届毕业生选择升学的比例为29.8%,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7.7%,出国、出境留学的比例为2.1%。在升学的毕业生中,19.3%的人就读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8.0%的人就读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升学率最高的是安全工程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42.9%),其后是航空发动机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41.4%),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40.5%),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4.9%),航空宇航学院航空航天工程(34.6%)。

4.培养方式

专业培养、素养提升的主要环节是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课程教学。2021届毕业生认为实践教学(77.6%)重要程度最高,课程教学(72.7%),竞赛、实习实训、社团活动(63.6%),社会实践活动(63.4%),技能培训(50.6%)等环节也对学生能力知识素养提升有较大影响。

5.专业能力

2021届毕业生认为对就业影响最大的专业培养能力是工程知识(78.9%),其后是人文科学素养(65.6%)、信息收集能力(60.1%)、沟通交流能力(54.6%)、问题分析能力(52.8%)等。

表2 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

(三)毕业生情况

1.生源地分布

2021届毕业生生源地主要集中在东北综合经济区(2226人,61.3%),其中以辽宁生源(2103人)为主。毕业生生源还分布在西南经济区(323人,8.9%),黄河中游经济区(312人,8.6%),长江中游经济区(305人,8.4%),北部沿海经济区(213人,5.9%),大西北经济区(191人,5.3%),东部沿海经济区(53人,1.5%),南部沿海经济区(11人,0.3%)。

2.毕业去向

2021届本科毕业生3634人,总体就业3149人,其中2071人落实就业,1082人落实升学,省内就业1817人。

3.就业渠道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分为学校渠道和社会渠道,75.0%的毕业生落实就业是依靠学校渠道。学校渠道包括学校组织的招聘会(40.3%)、学校组织的专场宣讲会(11.9%)、学院组织的招聘会(6.0%)、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5.5%)、老师推荐(4.7%)、校友资源(1.9%)、“一对一”帮扶(0.1%)。社会渠道包括个人网络申请(17.2%)、亲友介绍(5.7%)、社会招聘(5.4%)、其他高校校园招聘会(1.3%)。毕业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40.3%)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比例最高。

4.就业满意度

2021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9.2%,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均对母校表示认可。2021届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平均满意度高达98.49%。

三、分析结果与建议

(一)分析结果

第一,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航空航天类专业用人单位集中于制造业,对国防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就业工作岗位与我校学科专业设置高度吻合。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稳定,我校向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持续输送人才,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第二,学校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基于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培养原则,深入梳理了各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国防工业发展趋势,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我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区域是东北综合经济区,省内及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也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志于投身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事业的毕业生直接通过本校招聘会和宣讲会选择在辽宁签约就业。基于学校服务辽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结合精准就业帮扶,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二)问题

通过对2021届航空航天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区域性就业矛盾有待改善,经济发达城市是毕业生的发展首选,而中小型城市很难吸引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方式单一,深度融合尚未形成。毕业生有业不就,“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增多,不愿深入基层。毕业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存在困难。

(三)建议

1.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发挥各级政府和就业相关部门积极作用

在就业工作中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及行业相关部门的重要作用,以人才需求规划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提前布局为新兴产业增加人才储备。提高就业相关补贴,加大帮扶政策宣传力度,开展网络专栏进行政策解读及答疑,开展线下校园宣传,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真正的实惠和便利。

2.开展深入校企交流,拓展高质量岗位需求

结合本校特色,谋求可持续发展。征求各单位用人需求,加强校园招聘主渠道建设。邀请与专业对口的重点企业、大型央企、国企、龙头企业等对毕业生有吸引力的企业来校招聘。发挥校企联盟优势,创立创业基地,加强对于用人单位的产业、行业及职业需求发展趋势预测,通过交流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质量。

3.提升就业指导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要分析社会用人需求,建设好用人单位信息库,增加网络反馈渠道,升级并完善就业评估体系。要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能,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引导毕业生服务社会、奉献基层,减少“慢就业”现象。

4.转变就业观念,提升个人综合实力

毕业生要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明确所应聘岗位的技能要求,对就业方向有清晰认知,并根据自身实际及发展需要确立就业目标。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实习实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来发现自身特点,提高自身能力。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拓宽就业领域,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

猜你喜欢
航空航天飞行器用人单位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高超声速飞行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复杂飞行器的容错控制
南京航空航天馆
一飞冲天——中国航空航天史
神秘的飞行器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