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策略探究

2022-04-13 13:03徐奋飞刘源
文化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管理者管理工作理念

徐奋飞 刘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融入了许多政治、经济、哲学等文化内容,这些文明成果历久弥新,在现代化的今天同样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将其运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之中,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以推动高校教育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理念

人本思想的管理理念

高校教育管理本质上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管理,通过分析学生的思想情况、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态,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素养,以及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推动学生更好更快发展。而与此同时,人本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1 ]”等思想在管理理念中则表现为管理者应当将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满足个性化需求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高校的教育管理应当充分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紧紧围绕人本思想开展多项教育活动,通过关心人、信任人、依靠人、凝聚人来充分发挥人的才能,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修身正己的管理作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 ]。”可见,“修身正己”思想历来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强调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自己的礼仪、信用等德行,唯有修己,才能安人,这一思想理念在当前社会同样实用。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良好形象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其良好的品格、规范的德行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因此,高校应当将“修身正己”这一思想内容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帮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

因材施教的管理原则

因材施教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早期的教育中,孔子便认识到了教书育人应当做到深其深、浅其浅,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这一思想在管理中表现为管理者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被管理者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展开差异化的管理内容,挖掘出每一位教育对象的闪光点,使其获得最佳的发展。当前,我国积极推行教育现代化,要求学校教育应当加强现代化改革,逐渐与生产社会接轨,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基于此,高校应当加快教育改革,从实际出发,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能力素质,制订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

奖惩激励的管理手段

“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 4 ]。”法家认为应当以实际功绩为依据展开人才的评定,对于功绩,应当给予相应的奖赏,不能吝啬钱财;对于所犯的错误,应当根据现有的章法进行严惩,绝不可手软,唯有这样才能竭尽民众之力,使国家更加富强。这一理念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则表现为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即通过奖励和惩罚两种方式强化人的内在动力,促使其不断向前。当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学生的思想价值、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为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高校建立并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等奖励措施和警告、记过、开除等处罚措施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现状与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给正处于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高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时代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这影响了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管理队伍有待提升等方面。

管理理念较为滞后

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中,管理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被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因此,管理者应当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和服务至上理念,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真正满足被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在当前高校管理中,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集权式的“领导管理”,缺乏一定的人本思想和服务理念。这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较为压抑的管理环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和逆反情绪,从而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利于高校的发展。此外,高校管理内部还存在职能分配不清、職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这既会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容易出现管理者之间相互推诿工作的现象,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5 ]。

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第一,管理难度大。相对于其他管理机构,高校的管理对象规模较为庞大,导致管理组织跨度大,一项工作的部署需要经过校党委、行政、学生工部、团委、院系、辅导员、班级干部等层层机构才可以传递给广大学生,较长的信息传递时间,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同时也会影响领导者对反馈信息的接收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安排部署,不利于其方便、高效、快捷地行使管理职能。第二,管理体制差。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教育管理建设中往往重视校内制度规章的建设,其制度内容较为烦琐复杂,仅上课规范就包括数十条规定,过多的管理制度加大了高校的管理成本,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管理过于重视形式,办事流程多且效率低,无法有效提高管理实效[ 6 ]。

管理队伍有待提升

1.管理者的工作待遇差

随着高校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工作已逐渐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高校往往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福利待遇等方面向科研教学人员倾斜,而教育管理工作则因人才培养的辅助性地位往往无法享有同等的待遇,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因而留校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不愿长期留用,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2.管理者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专业性是高校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想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就应当确保管理队伍的专业性。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其工作需求。从工作态度来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复杂琐碎,成绩难以量化,又因服务性质,其工作成就感不足,在此环境中,管理者的服务热情逐渐消退,服务意识也逐渐淡薄。从工作能力来看,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但高校并未针对其建立持续、系统的培训机制,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策略

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意识

第一,坚持人本思想。在高校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人”是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的管理服务工作应转变原先“尊师重道”的思想理念,而是坚持人本思想。高校行政管理对象是一线教师、科研者和广大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当秉持“以师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工作宗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第二,在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中,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是确保教育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进一步提高管理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义务,强化责任感,从而形成分工明确、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 8 ]。

强化高校管理指导作用

高校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工作中,除了进一步强化教育意识外,还应当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促进落实,确保高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第一,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应当基于教育现实和教育规律制定完善的包括学生守则、学籍管理、考试条例等在内的教育管理制度,为高校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支撑框架和运作平台。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不断加强对这一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一管理制度落实到高校教育实践中。第二,加强组织建设。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党团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渠道、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9 ]。

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第一,优化人事管理制度。高校应当针对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特性进一步完善其管理制度,提高薪资待遇、畅通晋升渠道,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其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教育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采用柔性的人事管理,在同管理者的交流中注重情感的投入,满足工作者的精神需求,并消除其消极情绪,以提高其对自我工作的认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第二,提高管理者专业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教育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还需要保持锐意进取的心态,时刻保持对学习、工作的热情。因此,高校应当基于管理者职业发展以及相关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并推动这一机制的持续性与常态化,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包括在职培训、理论培训、业务培训等内容的教育,以提升管理者的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

营造良好的育人管理环境

育人管理环境是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对于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加快对育人环境的建设,在充分考虑教育现实以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并有选择性地融入文化因素。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多种形式活动,将传统文化中“和谐”“艰苦奋斗”等修身养性的思想融入其中,打造轻松愉悦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当加强校园网络环境建设,丰富校园网络内容、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辨别力,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和学习网络中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0 ]。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基于此,高校可以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意识、强化高校管理指导作用、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素质、营造良好的育人管理环境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舒杰,李海旸,罗赛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22(01):166-168.

[2]苏海洋,杨小敏.高校开展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的模式创新——以甘肃农耕文化教育与博物馆专业教学融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65-267+270.

[3]李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传统文化月”活动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9(09):51-53.

[4]刘奕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20):65-68.

[5]桂海英.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现代管理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7):55-57.

[6]彭振兴.民办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机制研究——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三合一”模式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06):168-170.

[7]宋红丽,刘菲菲.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价值[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6):64-66.

[8]安秀榮,王庆生.试论国学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5):9-10.

[9]王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的高校教学管理本土化研究——以福建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6):93-97.

[10]陈刚,李晓侠.论传统“和谐”思想对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现代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5-6.

猜你喜欢
管理者管理工作理念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窗口和镜子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