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看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2022-04-13 15:32党丽艳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策略

党丽艳

摘 要:为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在同济大学马克思学院教授的指导和浦东新区思政教研专家的支持下,上海市进才教育集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结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开设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和场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提出包括教学研究、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一體化的四大策略。同时进行了教育教学反思,提出教师要有整体观,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要有真情,更要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

关键词: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策略;实践

思政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国家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主阵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应呈现从低到高螺旋上升的特点,让大中小学不同阶段产生协同效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服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次大中小思政课和《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主题展》场馆教育结合的实践,不仅让不同学段学生理解国家发展的战略理论,更能让学生对浦东开发开放有更真切的政治认同,从而坚定四个自信。

上海市进才中学距离浦东展览馆10分钟的路程,本次进才教育集团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聚焦“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勇担时代发展使命”大主题,结合“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教学内容,依托浦东展览馆《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开展场馆教育,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爱国情怀,在体验中培育政治认同。本文积极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育的实践策略与路径。

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策略

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不同学段教学一体化的有效衔接,就是要从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分不同的侧重点,设计组织大中小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不同的呈现方式,从教学研究、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能体现一体化。

1.教学研究一体化,搭建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平台。为了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才教育集团和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聘请大学教授,联合浦东新区思政教研专家,指导大中小不同学段任课老师提升理论水平,搭建集体讨论备课平台,不定期的线上线下集中、分组研讨。专家和老师前期做好浦东展览馆的基础调研,集体备课,分组指导,深入研究和理解思政课和展览馆这类红色场馆结合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有效实施的策略和方式。

2.教学主题一体化,构建学科复合圈层,协同育人。依托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丰富场馆资源,遵循思政课内在逻辑,不同学段学生对场馆资源的认知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各学段既要根据各自特点“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划定学段教育边界,形成学段圈层,又要做好学段衔接,构建复合圈层,形成协同育人体系。本次教学确定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大议题,来看浦东改革开发开放三十周年的辉煌成就与未来发展,小学通过议题《忆筚路蓝缕,思今昔不易》了解浦东改革开放30年的前后变化,分享感受,畅想未来;初中通过议题《观风云改革,悟创新精神》探寻巨变的原因,真切体会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高中通过议题《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引导学生聚焦六大硬核产业,合作探究浦东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举与成效,树立职业理想。大中小不同学段开展生动而有针对性的思政课,通过教学把浦东在新时代下新使命、新战略与展馆设计、构成等紧密结合,树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3.教学目标的一体化,增进对国家战略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主题展览馆入口处就鲜明标出“浦东开发开放是在党和国家战略引领下”,习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这是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对开发开放30年的浦东提出的新使命、新定位。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小初高这三学段的教学都落脚到对党和国家制度,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但在设计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又表现各有所侧重。小学通过浦东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前后巨变,教学目标侧重对党和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情感认同;初中通过梳理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以及原因的探究,侧重对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思想认同;高中通过分析总结经验,讨论六大硬核产业的发展,侧重在对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三个学段的目标是上升的,体现了递进式、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特征,对国家战略认同的基础上,最终都落脚到思政课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

4.教学方式的一体化,通过“动”“活”“议”促进学生真学、真信、真追求。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 展览馆场馆资源丰富多元,成为学生学习“开放教室”。师生们先观展、再上课,不同学段学生依据身心发展的不同使得他们关注的展馆资源也有所不同,小学生结合所看所想侧重让孩子们说,让课堂“动”起来;初中生根据所想所思侧重让孩子们找,让课堂“活”起来;高中根据所思所析侧重让孩子们理性分析总结,让课堂“议”起来。三个学段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辨析、反思、实践,促进学生对党和国家制定浦东开发发展战略真懂真信。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对学生的学习是无限的,课后孩子们还参加浦东开发开放绘画展,摄影展,课本剧等活动,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树立为国家发展舔砖加瓦的理想追求。

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

在同济大学马克思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在浦东新区思政课基地教研室的支持下,进才教育集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结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开设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课堂和场馆结合的教学实践。

(一)小学阶段

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家乡新变化》为学习内容。小学生对展馆资料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遵循知、情、行的认知规律,以《忆筚路蓝缕,思今昔不易》为主题引导学生对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情感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家乡、爱国情怀。

环节一激发情感,陆家嘴30年前后的场景对比,辨析曾经上海老弄堂里常见的煤球炉、假领子等日用品,感叹30年巨变,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环节二分享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政府打造的“15分钟服务圈”带给自己和家人生活便利。通过对比由衷感谢党和政府为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环节三感悟力量,探寻浦东巨变的原因,展馆结尾处有几代国家领导人始终持续关注浦东的发展战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观。环节四未来有我,展望未来。畅想2050年生活、工作的模样,给学生建立浦东发展和我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心中种下新发展观的种子,把家乡、党和国家装在心中。

(二)初中阶段

以统编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为学习内容。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以《观风云改革,悟创新精神》为议题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增強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思想认同。

环节一创新成果展,分组参观创新成果展并推荐给大家,学生们分别从基础设施、科技、金融、制度等创新领域介绍,领会到因为这些创新,才有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发展,浦东由此驶上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环节二,改革创新是进行时还是完成时?在上海自贸区展厅,总结概括自贸区的创新举措,畅想未来更多的创新举措,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未来浦东开发开放会更好。环节三,改革创新成果是共享还是独享?学生通过观看361个机器球表演、体验C919模拟驾驶舱等活动,结合教材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和共享经济发展内涵,理解我们的创新发展为了谁,创新发展依靠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分享我们身边创新成果的共享,比如今年新冠疫情发展,党和政府不仅给中国人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还给世界很多国家提供免费疫苗等等,通过成果共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培养学生的思想认同,增加四个自信。

(三))高中阶段

以统编版高中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学习内容,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辩证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够更深层的分析和思考问题,因此教学的设计应能够促进学生深度的学习。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议题,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加深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环节一回望,观看展厅短片《生长》,透过数字感受浦东巨变,结合自身体会理解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环节二探因,引导学生提炼展馆丰富图片、视频等资源信息,归纳观点,阐释浦东开发开放为何“能”从曾经的烂泥渡到今天的排头兵。学生归纳总结“格局大”“基础先”“勇创新”“人才港”“环境优”等原因,理解了敢闯敢试,先行先试,顶层设计与自主创新交相辉映,是浦东成功的关键。环节三举措,习总书记赋予上海新的历史使命:“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引导学生聚焦浦东硬核产业展区,让学生“议”起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中国芯”创新之路、通过国际国内飞机产业的发展对比“蓝天梦”的技术创新和共享共建、通过小辩论形式展示对绿色发展新能源“未来车”坚定信念、通过课题研究《大数据在经典阅读中的运用》来加深对“数据港”共建、共享的实践和理解。通过师生、生生对话,深刻理解了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第四环节遇见,遇到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它。在理性的辨析中,学生将个人生涯规划与浦东未来发展相结合,纷纷在“创新”和“浦东”两个贴满中国和世界500强公司的展板旁边讨论和留言,希望未来和浦东共成长,激发青年勇担时代重任的理想信念与价值选择。

三、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后的反思

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来看,推进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纵向主线贯穿,横向功能互补的原则。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建立连接,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如何让学生在已有学习生活基础上获得新的增长,增强政治认同。”

1.教师要有整体观。虽然学生群体特点和教材内容有差异性,但教学备课应从整体着眼,从内在逻辑出发,遵循知、情、意、行的认知特点,让每个学段的学生在立足本学段内容的学习情况下,有机会向更高学段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次浦东改革开放30周年场馆教学,就是聚焦“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一整体发展理念,依托场馆具体资源,教学设计有梯度、有思考,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有收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感受、探究、领悟中逐层深入,落实育人目标。

2.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展现的家国情怀要有真情。真情才会真信,真情才能打动人。本节场馆教学从浦东发展和学生成长经历来讲,就要求思政教师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发展战略,有深入的理解,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和自我学习、实践中不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在与学生沟通中有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担当,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统一管理与分层设计相互补充,形成多层面、多部门共管共抓的局面,协力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课程。科研助力确保一体化工作持续进行,高校、教科研要加强对一体化建设研究的支持力度,大中小教师要积极地投入到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中。鼓励思政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有所作为的老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大中小教师交流的常态化,本次实践教学就是在同济大学马克思学院教授引领,区德育处、教研处指导,进才教育集团小初高政治教研室的多层面,多部门通力协作,进行了主题研讨,直面学生存在的疑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和观点的生成,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得出结论,提升认识、增加认同,进而落实在自觉行动中,提高一体化实践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峰.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程一体化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8).

[2]林卓玲.大教研: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8).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践策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