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通备十二打手

2022-04-13 11:25姜存喜连雪琳
少林与太极 2022年1期
关键词:劲力通天练习者

◎姜存喜 连雪琳

近代著名武术家、教育家马凤图先生最初在河北沧州系统学习劈挂掌和八极拳,后与八极拳家韩会卿和二弟马英图在东北结识郝鸣九、程东阁、胡奉三、杨俊峰等武术名家并与其建立换艺关系。在此过程中,马凤图先生从郝鸣九、程东阁、胡奉三等人学习了翻子和戳脚,并向郝鸣九、程东阁传授了劈挂掌和八极拳。后来东北出现了“翻子加劈挂,神仙也害怕”的拳谚,可见在不断地交流中,通备武学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而以“刚柔相济,长短兼容”为理论指导的通备劲就是在劈挂拳、八极拳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翻子、戳脚、太祖、螳螂等技法创造产生的。通备劲可以说是融通兼备理念下的产物,是多种劲力风格的综合和提纯的结果。

后来经由马明达等人的实践与发展,通备劲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发展,并形成大众熟知的通备十二打手。“十二打手”这一称谓主要在马氏通备内部流传,相关研究很少提及,因此外界只知“十二大趟子”,而不知“十二打手”。通备十二打手是体悟通备劲的一个基本的切入点,同时也是贯穿通备武艺修习生涯始终的主干教材,在整个马氏通备拳术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通备劲包括吞吐、开合、起伏、拧转四大劲力。这四大劲力在练习中可以分为两组。开合、吞吐为第一组。通备将人的躯体比作一张弓,而弓在一张一弛中包含着开合和吞吐两种劲力的协调和发展。在劈挂拳习练中往往强调大开大合、放长击远的演练特点,这是很好体会开合和吞吐的练习方式。起伏、拧转为第二组。起伏主要指习练者身体高低的变化,通备强调猛起硬落、虎伏鹰扬,以求充分占据空间优势。而拧转是以脚前掌为支撑,在拧转的过程中传递力量。这四大劲力在高度协调下运用,是吞吐、开合、起伏、拧转四种劲力的整体表达,并非一种或两种劲力的偶尔显露。

通备十二打手的技术内容体系是通备劲的综合表达。通备十二打手以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拳经》中的旗鼓式作为整个套路的起始和结束,整个技术内容由4组动作构成,每组动作由3个单招组成,内容朴素,结构精巧。

第一组动作由单劈手、外吃肩、铁扫帚组成,其中单劈手是劈挂拳中最基础的技术动作,一个简简单单的单劈手贯穿劈挂拳的始终。单劈手,反反复复,直来直去,毫无浮夸之风,在练习中要求起伏拧转、吞吐开合、含胸拔背,调动身体大肌肉,力由脚传递,到胯,到腰,到背,到肩,到臂,最后到手梢,这正是极大地调动两臂的长度和力度的结果。这一组动作整体来讲是感受横平竖直劲力的切入点,也是通备拳练习者最先开始接触的。

第二组动作由通天炮、神拳、当头炮组成,是攻击人体上、中、下三个不同身体位置的拳法,同样也是戚继光《拳经》中的经典内容,值得反复练习和体会。

第三组动作由搬鸾肘、双掴手、圈拦捶组成。其中双掴手、搬鸾肘是翻子拳中的技术内容。翻子拳也叫“八闪翻”,其意有三。“八”是指翻子拳的主要招手只有八下。拳歌曰:出手打鼻梁,锁手奔胸膛,卸身迎门肘,挑袍双上手,铁翻杆,顺手搂,往上打,双掴手。八句八式,无歌外之式。

最后一组动作由背后肘、叠手搌、劈山掌组成。其中背后肘又是八极拳中“六大开”中的技术动作。

所以说,通备十二打手是对通备拳基本技术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提纯。

习练者如何更好地进入通备十二打手的学习,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人们是比较关注武术中所蕴含的技击性的。以通天炮为例,通天炮是通过身体的突然拧转来改变敌我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获得有利的进攻空间,将全身之力通过脚下的拧转从脚掌、膝、胯、腰、大臂、小臂、拳峰依次传递,最终使得通过拧转所获得的力量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敌我双方进行短兵对抗的过程中,我方可以利用躲闪即避开敌方的进攻,又可以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闪惊巧取的效果。

通备十二打手的练习应该遵循阶段性,要经历一个通顺到通达,再到通畅,再到通透,最后到通泰这样一个过程,从头到尾都在强调“通”的重要性。暨南大学马明达教授提出“通备十六字”的最后一句,就是“起伏通贯”,足见“通”字是通备拳的核心和灵魂。华南师范大学马廉祯教授指出,学习通备十二打手须遵循从规范性到练习效率,再到练习节奏,最终到风格定型这样的练习顺序发展,从而获得更为直接与深刻的通备劲的体会。

通备十二打手在整体布局上有去有回,同时兼顾左右两边,保证布局的饱满感和艺术性。比如,第二组动作中的通天炮,在脚法轻固的同时追求在陡峭的拧转之后迅速向左右两边走去,形成八字状的运动路线。再比如,第三组的双掴手,在直线中用步法引领带动整个身体迅速向前逼近,最后将右手甩出去,如同甩泥巴的感觉。

通备十二打手的动作节奏,既包括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停顿和连贯的处理,又包括动作本身的开合、起伏、吞吐、拧转等劲力调和与动作架构的处理。动作节奏就是习练者在学习技术动作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合理分配和把握动作进行的时间和速度。由于通备十二打手的精巧的结构内容以及鲜明的节奏变化对于练习者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通备拳习练者在练习过程中不但使自己的身体感受“通”的妙处,而且由于十二打手自身快慢变化的节奏和精巧的内容布局,都会极大地调动和激发练习者的艺术感和审美感。

猜你喜欢
劲力通天练习者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青山绿水幸福长
开关魔盒
“交接”
形意拳劲力特点及在实战中的体现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武术的“力与劲”之迷雾解码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印通天下”集结号活动成功举办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