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效果和影像学表现

2022-04-13 02:17陈心怡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肋骨例数螺旋

杨 林 陈心怡 赵 伟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济南 250021;2.东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16;3.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济南 2503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因车祸、坠落、爆炸、机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骨折事件越来越多,临床中接收的骨折患者数量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肋骨骨折作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发病率较为显著。作为一种临床急诊科的常见疾病,肋骨骨折具有突发性强、病情危急的特点,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使患者的呼吸系统出现障碍,损坏患者的循环系统,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肋骨骨折常伴有多种合并症状,涉及多个脏器及多个部位损伤,因此,针对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是确定患者治疗方案、开展后续治疗的关键。但是,由于人体胸廓存在着特殊结构,并且肋骨走向、影像学诊断中多种组织影响的重叠干扰,都增加了临床肋骨骨折诊断的难度,尤其是部分隐匿性骨折、不完全骨折、轻微骨折患者,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存在着值得重视的误诊率、漏诊率情况。目前,在临床中,肋骨骨折的主要诊断方案为多排螺旋CT 以及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其中多排螺旋CT 具有直观、立体的特点,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进而弥补传统胸部平片诊断的缺陷以及不足;数字化摄影DR 检查是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其通过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进行数字化X 线摄影,具有分辨率高、诊断信息量多的特点[1]。本研究围绕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以100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采用多排螺旋CT、数字化摄影DR 检查方案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二者的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00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 例,女38 例;年龄25~55岁,平均(38.86±5.28)岁;78 名患者于骨折后1 d 内于医院检查,11例患者于骨折后2 d 内于医院检查,10 例患者于骨折后3 d 内于医院检查,1 名患者于骨折7 d后于医院检查;24 例患者因车祸骨折,46 例患者因击打伤骨折,30 例患者因跌落、摔倒骨折;患者在入院时均存在明显的肋骨压痛、疼痛症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并发症症状,例如呼吸困难、肺不张等。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可靠;②存在明确外伤史,但无致命伤;③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能够配合医嘱要求完成检查。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不适宜进行数字化影像诊断的患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④合并有器质性精神障碍者;⑤病例资料残缺者。

1.2 方法

多排螺旋CT 诊断方案:采用美国GE 公司出厂的64 排螺旋CT 检查仪(编号:YZB/JAP1551-2008)完成检查。为保证检查结果,消除患者因自身因素对检查造成的干扰,检查前需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尽可能维持稳定、均一的呼吸深度。设定扫描参数,螺旋扫描螺距:1.5 mm,床进30 mm/周,140 kV、40 mA,开始检查后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以胸廓入口开始扫描,连续扫描,由3 名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对本研究中涉及的影像学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如果意见不统一,由科室内其他2 名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进行诊断,取多数意见者为准。

数字化摄影DR 检查方案:采用DR 机(美国GE公司,GE DXR-650)对患者肋间进行检查,首先按照常规胸部正位DR 摄片流程对患者进行检查,指导患者保持站姿,于胸片架前完成扫描,如患者病情严重,无法站立,则可在仰卧情况下进行摄影,结合后前位、前后位方式,观察患者病情;然后,对患者进行肋骨切线位DR 摄片,期间要求患者配合,完成探讨部位的标记,在曝光完成前需屏气,避免呼吸运动的干扰,记录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临床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措施在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并发症诊断情况。诊断效果包括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真阴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例数×100%。并发症包括气胸和肺挫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的比较

100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有87 例肋骨骨折经临床最终确诊。CT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例)

表2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的比较[%(n/N)]

2.2 两种检查方式并发症诊断结果的比较

多排螺旋CT 诊断气胸、肺挫伤并发症检出率高于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并发症诊断结果的比较[n(%)]

2.3 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

多排螺旋CT 影像学表现:100 例患者中,有88例断端重叠,89 例出现骨折处外形改变,92 例骨折处的骨质皱褶或皮质部分出现欠连续,75 例患者与对侧肋骨及临近序列肋骨比较显示肋骨走行及肋间隙改变,69 例显示骨折处有软组织改变,出现临近胸壁软组织肿胀和胸膜增厚。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多排螺旋CT 检查典型病例

数字化摄影DR 检查表现:61例出现贯穿肋骨皮质的骨折线,断端有错位/无错位,出现成角和嵌插。19 例出现单侧皮质凹陷、隆起或断裂,有局限性腹膜反应,临近组织水肿。典型病例见图2。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工业作业量的增加,导致临床骨折损伤的发生率逐渐提高,肋骨骨折即是其中之一[2]。由于人体胸腔结构存在着复杂的结构特征,因此,肋骨骨折多伴随着气胸等并发症风险,严重时甚至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由于人体肋骨前段存在着薄而扁的结构特点,在影像学检查中,显示密度偏低,同时受到组织结构多重影像重叠等因素的影响,诊断难度大大增加,很容易产生漏诊、误诊情况[3]。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的优势,在肋骨骨折中能够快速确定骨折数量及部位,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该技术漏诊率、误诊率偏高[4]。

多排螺旋CT 诊断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大范围的扫描,完成容积扫描,进行准确性判断,对于患者肋骨骨折的解剖学结构、骨折范围、骨折走向、移动范围以及骨折类型进行清晰的图像描述,帮助临床作出病理判断[9];值得注意的是,多排螺旋CT 检查技术以低剂量为特点,在操作中设定扫描参数不便,降低了管电流水平,在不会对骨折检出、诊断准确率产生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降低了X 线辐射剂量,减轻了患者的担忧情绪[10]。多层螺旋CT 技术强化了X 线管球的利用率,有效减少了图像噪声的水平,从而降低了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5]。此外,三维CT 影像技术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在实施图像重建后,能够对颌面部骨折状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有效降低了误诊率、帮助后续手术的精准定位、实施,为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保驾护航”[11-12]。同时三维CT 影像技术通过逼真的重建影像,立体再现患者的胸腔解剖结构,有效解决了常规X 线检查的分辨率低、无法显示重叠结构的缺陷,帮助临床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13-14]。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的患者病情时,能帮助确定病变或骨折等的范围大小,有助于诊断。表面遮盖显示或容积再现技术可将全部肋骨完整立体再现,并且可以进行旋转观察,定位效果佳,可以提供近似解剖结构的图像,空间立体感强,较为满意地显示出骨折线、移位[15-16]。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断裂,并且周围组织呈现损伤,严重者还会对内脏等产生损伤,并且较为危急[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100 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有87 例肋骨骨折经临床最终确诊,CT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 诊断气胸、肺挫伤并发症检出率高于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贺龙等[8]的研究结论一致,该文中指出,以50 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多层螺旋CT 扫描和数字化摄影DR 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扫描技术相较于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可更加清晰、直观地显示骨折状况,诊断准确率更高,印证了CT 技术的优势。

综上所述,针对肋骨骨折患者,多排螺旋CT 和数字化摄影DR 检查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但是多排螺旋CT 技术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更加直接地反映患者的骨折情况,可行性价值高。

猜你喜欢
肋骨例数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肋骨缺失应重视
迷人肋骨
奇妙的螺旋
日安,白天
肋骨四位像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