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2022-04-13 02:17李坤浪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钙片股骨颈骨质疏松症

李坤浪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高州 52520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以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临床上按病因一般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2],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虽致病机制较明确,主要是以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但因诊断分型较多,在临床上只能予以积极对症治疗,暂无有效的标本兼治方案[3]。据有关研究指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已达到两亿多人次,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 位[4],而我国又为骨质疏松症骨折高发区,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其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已对社会和家庭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精神压力。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缓解骨折后的不适,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多采用钙剂对症治疗[5],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预后并不理想。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4 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唑来膦酸、注射用骨肽和维D2磷葡钙片联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寻求更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期望能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4 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治指南》中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6];②年龄60~85 岁;③患者及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佝偻病、中毒性骨病等其他骨科疾病者;②近6 个月内接受钙制剂、雌激素、双膦酸盐等对骨代谢有影响的药物治疗的患者;③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1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疾病免疫性疾病者;④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⑤高钙血症患者;⑥过敏体质患者;⑦对唑来膦酸注射液成分中任何一种辅料过敏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 例)和治疗组(22 例)。对照组中,男12 例(54.54%),女10 例(46.46%);年龄60~79 岁,平均(71.5±1.12)岁;病程3~8年,平均(4.45±1.73)年。治疗组中,男13 例(59.09%),女9 例(40.91%);年龄60~80 岁,平均(70.8±1.58)岁;病程3~8年,平均(5.15±1.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具体内容:予以维D2磷葡钙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441,生产批号:1909002,规格:336 mg(其中含葡萄糖酸钙0.197 g,磷酸氢钙0.139 g,维生素D2100 U)×60 片/瓶],口服,1 片/次,3 次/d,连续用药6个月;注射用骨肽(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237,生产批号:1904271E1,规格:25 mg×6 瓶/盒),静脉滴注,50 mg/次,1 次/d,溶于0.9%250 ml 氯化钠注射液,15 d 为1 个疗程。间隔3 个月后,再静脉滴注1 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具体内容:予以唑来膦酸注射液(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138,生产批号:SPL16,规格:100 ml∶5 mg瓶/盒),静脉滴注,5 mg/次,1 次/d。维D2磷葡钙片和注射用骨肽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6 个月的系统性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患者全身骨痛症状基本消失,且骨密度显著增加为显效;患者全身骨痛症状缓解或骨密度有所增加为有效;患者全身骨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有所加重,且骨密度变化不明显为无效[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3.2 骨密度 采用X 射线骨密度仪(型号:GE Lunar_iDXA;美国通用电气)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L1~4与患肢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

1.3.3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注射部位肿胀、注射部位肌肉疼痛、疲劳、关节肿胀及便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比较(g/cm2,±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比较(g/cm2,±s>)

组别例数L1~4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股骨颈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治疗组t 值P 值22 22 468.45±15.96 472.68±13.82 0.940 0.353 485.23±11.23 592.33±14.91 6.952<0.001 4.033 27.605<0.001<0.001 556.48±22.45 560.71±9.11 0.819 0.418 608.18±11.32 729.34±17.96 7.628<0.001 9.645 39.276<0.001<0.00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64%)低于对照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两组的不良反应均未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不可逆伤害,两组均无因不耐受或不适而中断治疗者。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全身性骨疾病,以骨痛或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8],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激素替代疗法、止痛疗法等对症进行治疗,但因预后较差,导致患者坚持用药的依从性较差,未能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9]。特别是对于老年性骨折,因各器官储备功能不断降低,又合并其他慢性基础疾病,预后较一般成年人更差。为此,选择患者坚持用药依从性高、疗效显著的药物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键[10]。

唑来膦酸作为第三代二膦酸盐药物,是一种特异性地作用于骨的双膦酸化合物。它主要依赖破骨细胞中法尼基磷酸合成酶为靶点,优先聚集于高骨转化部位,并通过正向激活成骨细胞和逆向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头的破坏和溶解从而达到增加骨量[11-13]、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钙水平,且对骨的形成、骨的矿化及力学特性没有不良影响及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应用方便、作用周期长及患者耐受性较好等优势,且不会给身体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并对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4]。注射用骨肽临床上主要用于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增生性骨关节疾病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症状[15]。维D2磷葡钙片作为临床最常用于骨质疏松辅助治疗的口服复方制剂,主要是由于其含有的维生素D 及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等发挥作用。维生素D 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同时参与钙、磷的代谢、吸收,并对骨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对人体骨骼的形成、骨组织的重建等发挥着重要作用[16]。

本研究中,比较骨肽及维D2磷葡钙片治疗以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肽及维D2磷葡钙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骨密度丢失是老年群体骨质疏松症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延缓骨密度丢失以及增加骨密度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治疗可有效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效果优于骨肽及维D2磷葡钙片联合治疗。

既往调查研究[17-18]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因无法坚持用药或用药后出现不适而终止治疗。因此,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除了提供最优治疗方案外,还需要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的依从性,确保药物治疗的延续性,而较少的副作用是患者高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肌肉疼痛、疲劳、关节肿胀及便秘等方面。长时间服用维D2磷葡钙片容易引起便秘,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动力差便秘更为严重。此外,由于需较长时间静脉滴注注射用骨肽,为避免重复扎针,可选择留置针头,指导患者或其家属用毛巾热敷,促进血管循环,避免出现注射部位肿胀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64%)低于对照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静脉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可降低骨肽及维D2磷葡钙片联合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

综合上述,静脉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钙片股骨颈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实力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