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4-13 02:17李雪晖区颖怡张艳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关怀依从性

李雪晖 区颖怡 张艳萍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男三区,广东广州 510430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科常见病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1]。发病初期患者表现为敏感多疑,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病情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其会逐渐表现出妄想症状,若任其发展到后期会存在明显的感知障碍。而且患者发病期间内会存在自残或暴力行为,除了伤害患者自身外,实施护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也会受到一定威胁[2]。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因缺少家属的陪伴,其内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致使患者病情程度加重,研究发现,人文关怀对恢复和重建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一定效果,可以为其回归社会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2]。因此,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于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的86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的86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4)。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24~58 岁,平均(40.8±3.7)岁;发病时间1.3~4.8年,平均(2.5±0.6)年。研究组中,男25 例,女19 例;年龄23~57 岁,平均(39.9±4.0)岁;发病时间1~5年,平均(2.6±0.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能正常交流者;②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3]中的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③病情稳定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癫痫患者;③其他精神疾病患者;④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2,生产批号:20190802,规格:20 mg(按齐拉西酮计)]治疗,具体内容:初始剂量为40 mg/次,1 次/d,后期可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剂量增加到80 mg/d,维持其剂量,连续治疗3 个月。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指导患者依照医嘱用药,注意其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实施常规级别护理及健康宣教。

1.2.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组织医护人员成立人文关怀护理小组,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②优化环境,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放轻声音,保持患者住院环境安静、整洁、安全、有序;病房内注意通风,为患者调节合适的温湿度,墙壁张贴温馨提示小语、微笑卡通图片等,创造舒适温馨住院环境。③保持患者仪容仪表整洁,皮肤、口腔清洁无异味,并根据天气为患者加减衣物,保证患者精面貌好。④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依据,指导其日常饮食,了解其各项需求并尽量做到满足,定期举办运动会、娱乐康复活动,并组织患者积极参加。⑤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安排合理的探视时间,节假日开展茶话会、游园活动等提高患者住院治疗依从性。⑥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医护人员需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⑦做好患者社交,体能药物依从性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开展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

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 依据治疗依从性量表[4]进行评估,量表为百分制,量表有效回收率为100%,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为100~90 分表示依从,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为89~70 分表示基本依从,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为69 分及以下表示不依从。治疗总依从率=(依从+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3.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3 个月后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病情变化情况 ①采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评估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总分22 分,问卷100%回收,包括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治疗的态度2 个因子,共11 项,0 分=没有认识,1 分=部分认识,2 分=全部认识[5]。ITAQ评分与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成正比。②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总分360 分,量表100%回收,共30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0 分=无,1 分=有时发生,2 分=较常发生,3分=经常发生,4 分=几乎总是如此。NOSIE评分与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成正向关联[6],其中,内容效度用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io,CVI)表示,量表的内容效度各条目的CVI值为0.8~1.0,全部条目的平均CVI为0.95;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 系数=0.963,重测信度=0.854。

1.3.3 比较两组的护理总满意度 选择自制问卷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问卷为百分制,问卷100%回收。其中,非常满意:≥90 分;基本满意:89~60 分;不满意:≤59 分。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内容效度用CVI表示,量表的内容效度各条目的CVI值为0.98~1.0,全部条目的平均CVI为0.91,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 系数=0.931;重测信度=0.79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3 个月后治疗总依从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3 个月后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3 个月后治疗总依从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ITAQ评分、NOSIE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ITAQ评分、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TAQ评分、NOSIE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3 个月后的ITAQ评分、NOSI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ITAQ评分、NOSIE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ITAQ评分、NOSIE评分的比较(分,±s>)

注 ITAQ: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NOSIE:护理观察量表

组别ITAQ评分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t 值P 值NOSIE评分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t 值P 值对照组研究组t 值P 值4.3±3.4 4.8±3.3 1.726>0.05 12.9±4.1 19.9±3.2 10.705<0.05 10.719 10.726<0.05<0.05 242.1±28.2 249.8±31.3 1.669>0.05 294.6±28.2 334.1±28.5 10.739<0.05 10.744 10.816<0.05<0.05

2.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3 个月后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医学模式在近几年的转变,使得传统的封闭式护理干预现已无法适用于临床治疗当中,而人文精神逐渐变成医学护理干预模式的主流[7]。人文关怀护理属于近几年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更加具备关怀性与人文性,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8]。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更加需要强化人文关怀程度[9]。

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认知[11]。自我认知意为患者对于自身精神状态的判断能力与认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自我认知的损伤程度也不相同[12]。若患者病情程度较轻,其对于自己存在的异常精神活动是自知的;但若患者的病情程度较为严重,其对于自己存在的病态表现并不是自知的,不肯承认其精神方面存在问题,拒绝接受治疗,无较好的治疗依从性[13]。治疗依从性也可以被叫作顺从性或者遵医行为,主要指患者预防及治疗疾病的行为与护理人员治疗要求的相符程度,较好的治疗依从性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理想控制。临床研究表明,人文关怀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其心理状况,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快速适应社会,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3 个月后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ITAQ评分、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3 个月后的ITAQ评分、NOSI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常规护理相比,人文关怀护理能够使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改善其病情。

护理满意度现已成为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属于是否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改善的依据[15]。如果患者家属所期望的护理需求与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之间有着较大差距,将会使护理满意度下降。而且护理满意度还会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多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样需要家属的照顾,家属是患者最有力的支持,与其身心健康程度有着重要关联。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3 个月后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对于人文关怀护理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本研究发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自我认知,改善其病情变化,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表示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很好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但本研究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选取的病例数较少,其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情况会导致研究所检测的数据存在偏倚,无法准确判定研究检测结果。除此之外,由于此次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各项检测数据在时间方面同样有着一定个体差异。因此,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采取扩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为研究结果的完善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效果理想,患者自我认知能力与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关怀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