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效果研究

2022-04-14 11:12阎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舍曲林羟色胺强迫症

阎峰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病,本病发病率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强迫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可分为行为强迫症和精神强迫症。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迫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人们普遍认为强迫症与患者的社会条件、遗传因素和内分泌状况有关。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强迫症治疗方法。常规药物虽能改善患者症状,但远期效果差,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目前,临床多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治疗强迫症患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抗抑郁和焦虑的药物。虽然对强迫症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有报道称,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可以显著提高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较多,特别是在早期,强迫症和半强迫型精神分裂症较难区分,容易误诊。近年来,强迫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越来越年轻化。约60%的患者可能出现在20 岁左右,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率[1]。研究显示,舍曲林联合奎硫平在强迫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舍曲林是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广泛用于强迫症的治疗。奎硫平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且相对安全。本研究分析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 月~2020年1 月强迫症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1~50 岁,平均年龄(30.62±6.74)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5.42±2.11)年。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52 岁,平均年龄(30.78±7.09)岁;病程0.6~10年,平均病程(5.47±2.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强迫症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药物禁忌;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其他的精神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舍曲林治疗,口服盐酸舍曲林胶囊(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9),50~200 mg/d,1 次/d,连续服用8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口服喹硫平(浙江苏泊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73),50~450 mg/d,1 次/d,连续服用8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Y-BOCS、HAMA、HAMD 评分,分值越低,患者的强迫症、焦虑、抑郁情况改善越好。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治愈:DY-BOCS量表评分减分率≥75%;效果明显:DY-BOCS 量表评分减分率50%~74%;有效:DY-BOCS 量表评分减分率25%~49%;无效:DY-BOCS 量表评分减分率<25%。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效果明显+有效)/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为(6.24±1.21)d、住院时间为(8.49±2.51)d;对照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为(9.56±2.55)d、住院时间为(12.25±3.18)d。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Y-BOCS、HAMA、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Y-BOCS、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Y-BOCS、HAMA、HAMD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DY-BOCS、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Y-BOCS、HAMA、HAMD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n(%)]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胸闷呕吐2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观察组发生便秘2例,乏力1例,心动过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肾功能均完全正常。

3 讨论

强迫症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精神障碍。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容乐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现,强迫症患者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比如出现幻觉,感觉很多人都在关心自己,类似的妄想症状等,并伴有焦虑和恐惧。在详细描述事情时,患者会不断强调或采取行动,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引导他们,才能转向与医护人员交谈的话题。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强迫症和反强迫症同时存在,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摆脱不了这种状态,产生了痛感和焦虑感。临床上常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样症状,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神经疾病,由大脑中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功能障碍引起[3]。患者会出现特征鲜明的幻觉,有些患者会产生难以消除的妄想和恐惧。强迫症不仅使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强迫,也使患者对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强迫。强迫症虽然还没有达到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但与精神分裂症有相似之处。因此,它在临床上被称为“精神分裂症症状”或“精神分裂样症状”[4,5]。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Y-BOCS、HAMA、HAMD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DY-BOCS、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患者往往能够意识到疾病的存在,但无法控制,通常就医。目前,强迫症的医疗治疗主要以控制为主,在缓解患者内心抑郁、焦虑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整体效果并不显著。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强迫症是由患者大脑中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紊乱引起的。因此,治疗方案一般是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从而提高患者大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强迫症的目的。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效果往往更为显著[6-8]。舍曲林联合奎硫平是临床上治疗强迫症的常用药物。舍曲林是一种抑制多巴胺再摄取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本研究采用非典型多受体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奎硫平治疗强迫症,与单一治疗相比,疗效更明显,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抗焦虑和镇静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舍曲林羟色胺强迫症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你不会是……强迫症吧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躯体形式障碍80例临床观察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舍曲林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及
两种人
缓解抑郁 多晒太阳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