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患者采取抗阻力运动康复训练的临床意义研究

2022-04-14 11:12潘玲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膀胱癌阻力膀胱

潘玲玲

膀胱癌发病率高,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由膀胱黏膜病变引起,以浅表性移行细胞癌为主,占膀胱癌的85%[1]。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术式,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抗阻力运动理念的应用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其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围手术期康复训练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创伤,从而实现康复[3]。近年抗阻力运动理念在结直肠癌手术后康复中得到应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抗阻力运动概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包括妇产科术后恢复及泌尿外科术后恢复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因其运动强度和范围大,安全性高,且运动效果好[4]。因此,本研究将抗阻力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膀胱癌患者中,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 月~2020年6 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43.40~64.40 岁,平均年龄(57.80±4.87)岁。试验组年龄43.50~63.90 岁,平均年龄(57.90±4.8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临床手术指征;具有正常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书面同意书;患者具有肌肉浸润性膀胱癌影像学病理诊断,膀胱癌分级≤Ⅱ级,无远处转移,具有手术耐受性,且凝血功能正常,无其他肿瘤疾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为18~27 kg/m2,营养状况良好。

1.2.2 排除标准 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史,合并肾或心肝等器官功能不全;凝血功能较严重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或存在心力衰竭,听力障碍,临床资料不全;有手术禁忌证;因个人原因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膀胱癌病因、症状、用药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并且膀胱癌患者应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引导患者睡前喝牛奶。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抗阻力运动康复训练。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然后向患者讲解抗阻力运动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鼓励患者的主动性,防止半途而废,并指出患者不当行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等热身运动,包括肩外旋、提肩、单臂屈伸、站立前屈等动作,让患者保持站立或坐姿,外展并旋转肩膀,保持肩、脚同宽,呼气时保持肩旋转,打开上臂和前臂扩胸,每个动作重复10~20 次,组间休息3~5 min,共训练60 min,运动强度不应引起患者不适,在饭后3 h 开始锻炼,锻炼4 次/周,持续12 周。此外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训练,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每次收缩骨盆肌肉后放松5 s,先收缩骨盆肌肉后用脚趾站立,将肘部放在椅子上,双腿外展站立后采取半蹲姿势,做提肛门运动。盆底肌锻炼运动时双手放在腹部,感受腹肌收缩力。盆底肌锻炼能提高患者膀胱的自控能力,恢复其神经的兴奋性,提高控尿能力及减少失禁发生。10 次/d,20 s/次。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现场指导;出院后由家属监督患者坚持锻炼,所有患者在训练前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如果患者感到疲倦、哮喘、头晕、心律失常等应暂停运动,临床责任人应观察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观疲劳程度,医护人员负责向患者讲解抗阻力运动的预期疗效和注意事项。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水平。临床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判定内容包括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术后采集患者尿液,检测尿透明质酸酶、尿β2微球蛋白、膀胱肿瘤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包括IgA、IgG、IgM。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试验组透明质酸酶、β2微球蛋白、膀胱肿瘤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免疫功能水平比较 试验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水平比较(,g/L)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水平比较(,g/L)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膀胱癌多为浅表性膀胱癌,发病率高。全膀胱切除术促进了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膀胱癌的标准手术,其是近年来在全国广泛应用的一项医疗技术[5]。腹腔镜技术自诞生以来,带动了腹腔镜技术在整个外科领域的发展。手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也是许多医患不能忽视的问题,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泌尿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3%~54%[6]。要有效掌握此类手术的禁忌证,提高手术技术水平,涉及多个环节,如腹腔造口、尿流改道等,术后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康复干预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术后康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容主要包括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协助患者早日下床等,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医疗过程,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癌症患者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效的心理咨询非常重要,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8]。因此,将临床康复应用于膀胱癌手术中,以期提高治疗效果[9]。抗阻力运动是通过克服局部肌肉群的阻力,来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能增强人体神经可塑性,有助于上调多巴胺能神经受体的表达水平,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等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释放,还能促进神经保护因子的释放,减少活性氧,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免疫系统的活化,改善大脑结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10]。通过对比看出,抗阻力运动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保证患者的完成程度。抗阻力运动能显著改善其肌肉张力,有助于增加患者血容量、降低患者心理压力,还可以改善肌肉张力,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康复观念,保证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从而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坚持康复锻炼,最大限度地保证效果。本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透明质酸酶、β2微球蛋白、膀胱肿瘤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抗阻力运动康复训练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有良好的有效性,以及康复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膀胱癌阻力膀胱
TFPI-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零阻力
阻力板在双轨橇车速度调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