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2022-04-15 05:3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就业率升学硕士

安 婷

(陕西开放大学 合作交流与就业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119)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1]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参与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2]陕西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不断总结前期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凝聚社会力量,搭建工作平台,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一、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人数及学历结构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17016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672人,占比0.57%;硕士研究生142892人,占比8.40%;本科生858614人,占比50.46%;高职(专科)生690433人,占比40.58%。根据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2016-2020年),2016年毕业生人数最多,为356286人,此后毕业生人数有所下降。此外,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与2016年相比,2020年博士研究生数量增长54.5%,硕士研究生增长30.1%。本科生和高职生毕业生数量稳中有降,本科生数量降幅为9.06%,高职(专科)生数量降幅为11.11%。[1](见表1)

表1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2016-2020年)

(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陕西高校毕业生学科(专业)分布比较广,以2020届毕业生为例,博士毕业生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学科门类,涉及93个一级学科(包含专业学位博士),282个专业。硕士毕业生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医学、等学科门类,涉及142个一级学科(包含专业学位硕士),562个专业。本科毕业生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门类,涉及90个一级学科,319个专业。高职(专科)毕业生专业主要涉及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等专业大类,涉及85个一级学科,407个专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分析

(一)就业率分析

1. 就业率整体趋势

十三五期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整体较为稳定,平均为87.60%。其中2020年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最为困难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加大,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率81.64%,为十三五期间最低的一年。(见图1)

图1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2016-2020年)

2. 不同学历就业率

从不同学历层次就业率来看,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平均水平较高,为89.87%,其次依次是本科毕业生、高职(专科)毕业生、博士毕业生。(见表2)

3. 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率

近五年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率变化较大,从最近的2020年数据来看,在博士研究生中,

表2 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分学历就业率统计表(2016-2020年)

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是法学(96.20%)、经济学(95.80%)、医学(95.70%),就业率后三位的学科是理学(88.30%)、农学(84.10%)、艺术学(83.30%);在硕士研究生中,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是工学(96.40%)、军事学(93.55%)、经济学(92.75%),就业率后三位的学科是哲学(73.12%)、历史学(69.20%)、艺术学(63.38%);在本科生中,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是工学(82.89%)、农学(80.72%)、管理学(78.90%),就业率后三位的学科是军事学(71.43%)、哲学(71.35%)、法学(70.06%);在专科生中,就业率前五位的专业大类是水利大类(92.75%)、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91.04%)、农林牧渔大类(88.76%)、交通运输大类(87.82%)、土木建筑大类(86.76%),就业率后五位的学科是新闻传播大类(80.25%)、轻工纺织大类(78.59%)、公安与司法大类(74.27%)、旅游大类(74.17%)、医药卫生大类(72.01%)。

(二)就业地区分布

近五年来陕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在我国33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外。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地区中最为集中的省份为陕西省。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在陕西省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5.96%、46.70%、59.03%、73.11%。2011-2020十年期间,全省累计共有近100万名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平均每年约有10万应届毕业生扎根西部基层,约占我省毕业生总数的30%,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陕西之外,2020年博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地区从高往低分别为北京市(5.45%)、河南省(4.44%)、广东省(3.37%)、江苏省(3.19%)、四川省(3.14%);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地区从高往低分别为广东省(8.44%)、北京市(6.11%)、江苏省(4.73%)、上海市(4.29%)、浙江省(3.82%);本科生就业去向地区从高往低分别为广东省(5.71%)、北京市(4.14%)、浙江省(3.53%)、江苏省(3.12%)、上海市(2.52%);专科生就业去向地区从高往低分别为广东省(2.86%)、浙江省(2.79%)、江苏省(2.68%)、甘肃省(2.23%)、四川省(1.57%)。

(三)就业行业分析

按照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行业分类共20个门类,加上毕业生应征入伍,近几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于21大类各个单位行业中,去向分布最多的从高到低分别是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就业去向行业后四位的是国际组织、军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计管理业、采矿业。(见表3、表4)

(四)升学、出国(境)及其他毕业情况

1.毕业生升学情况

陕西省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升学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高校毕业生中升学30563人,占全部毕业生的9.05%;2018年高校毕业生中升学35558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0.26%;2019年高校毕业生中升学37330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1.35%;2020年高校毕业生中升学50477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5.20%。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中升学的比例最高,占全部高职(专科)毕业生的17.21%,其次为本科毕业生,升学毕业生占全部本科毕业生的15.86%。(见图2)

表3 2019、2020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排名前四位

表4 2019、2020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排名后四位

图2 陕西高校毕业生升学人数统计表(2017-2020)

2.毕业生出国(境)情况

陕西省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出国(境)同样呈上升趋势。2017年高校毕业生中出国(境)3742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11%;2018年高校毕业生中出国(境)3859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11%;2019年高校毕业生中出国(境)4355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32%%;2020年高校毕业生中出国(境)4421人,占全部毕业生的1.33%。其中,其中本科毕业生出国(境)人数最多,为3906人,占全部2020年本科毕业生的2.32%,其次为硕士研究生,2020年硕士毕业生中出国(境)327人,占全部硕士毕业生的0.98%。(见图3)

图3 陕西高校毕业生出国(境)人数统计表(2017-2020)

三、就业特征及促进就业措施

(一)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生源分布方面,陕西籍生源毕业生最多,近三年陕西籍生源占毕业生总数的近七成。陕西籍生源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总体就业率基本持平。

就业地域分布方面,近三年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平均为67.11%。2020年陕西高校有152496名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占比71.10%;有46744名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占比21.79%;有15299名毕业生在中部地区就业,占比7.1%。

就业行业方面,近三年在教育及培训机构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其次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建筑业。

就业单位方面,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最多,近三年在企业就业的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0.67%。其中,到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平均为56.14%;到国有企业就业的平均为14.46%。

就业岗位方面,近三年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其次为“教育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

学科就业情况方面,近三年全省高校工学类专业就业率最高,为91.02%,其次为理学类、农学类、管理学类、文史类为、医学类为、法学类。

(二) 调研结论

从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结果来看,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呈现平稳态势,仅2020年受新冠疫情、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下滑、总体就业人数增加三重影响,就业率较上一年下降7.44个百分点。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主要总结如下:

一是留在西部就业占主导地位。2010-2020这十年间,全省累计有约196.5万名高校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其中有约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就业,平均每年有近10万应届毕业生扎根西部基层,约占陕西省毕业生总数的30%。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

二是企业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政策性岗位就业不断扩展。从2018-2020年的数据来看,市场性岗位还依然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陕西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0.67%,其中一半以上到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家“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科研助理”等政策性岗位不断增加,特别是2020年为应对疫情影响,2020年陕西省计划招录招录公务员5765人,“西部计划”1449人,面向基层招聘“教师特设岗位计划”5730人,面向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2550人,面向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专职工作人员1776人。政策性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作用发挥明显。

三是灵活就业规模逐渐上升。灵活就业是相对于传统标准就业而言的一种工作安排形式。[4]根据十三五期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传统的“单位就业”整体有下滑趋势,而“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比例呈总体上升,近几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非标准就业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变化给劳动世界带来的变化,也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和接受的就业形式。[5]

猜你喜欢
就业率升学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升学啦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