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4-17 11:15廖钰珊邱妙云蒲毕文
体育师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广东省中学生

廖钰珊 邱妙云 蒲毕文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内中学生体质健康存在区域性差异,中学生体质健康受人口迁入、健康认知、场地不足等因素影响。建议通过学位改革,强化政策落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跟踪,营造环境,抓好学校体育等手段,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2.01.019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體质健康关系国家未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广东省是人口大省,更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人口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巨大,发掘广东省内区域学生体质健康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有效提升不同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有效手段,为此本研究以广东不同区域内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差异成因,提出针对性建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1.1 研究对象

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和上报,本文以2019年广东省中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样本,对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分析研究。

1.2 研究思路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图书馆以及有关数据库收集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专著、论文、数据材料等,为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分析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以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分析广东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成因,针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对症下药,为中学生体质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为评价标准。通过横向评价分析广东不同区域(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差异,进而分析广东省区域性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主要问题,结合专家访谈,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以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数据为基础,随机抽取每个地区学生体质健康人数各2000人(其中男生1000人,女生1000人)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广东省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区域差异。

2 广东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

2.1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特征

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整体及格率90.73%,粤北地区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低于90%,粤东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整体及格率水平最高。珠三角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略低于全省水平。

BMI(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指数)既身体质量指数,用于衡量身体胖瘦程度以及健康水水平一个指标,常用于统计评价学生身高体重,准确且中立。数据显示,BMI指数及格率广东省仅为80.25%,珠三角78.88%为全省最低,粤北地区相对较好,81.18%。BMI指数整体及格率不高,低于整体及格率。

肺活量反映学生心肺功能,数据显示,肺活量全省总体及格率86.64%。粤北、珠三角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粤东学生肺活量最差。坐位体前屈用于反映学生柔韧性,全省及格率为85.12%,珠三角和粤北低于全省水平,粤东地区及格率最高。

50米跑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数据显示,50米跑是及格率最高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全省及格率搞到94.21%,粤西和珠三角及格率低于全省水平,粤东及格率最高。长跑反映学生耐力,全省及格率76.59%,珠三角长跑水平又是全省最低,仅从长跑来看,珠三角整体耐力水平略低于广东省整体水平。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项目,数据显示,全省及格率84.91%,珠三角地区略低于全省水平,粤东地区立定跳远水平相对较高。上肢力量,男生引体向上用来测试上肢力量,女生仰卧起坐用来测试腰腹力量的,数据显示,上肢力量和女生仰卧起坐及格率为67.21%,珠三角地区高于全省水平。

通过对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发现,广东地区学生综合及格率相对较高,快速跑动能力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强,但耐力和力量素质较差。学生体质健康并没有呈现随着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变化而变化,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整体学生身体素质不如全省其他地区,但力量素质相对较好,粤东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较高。

2.2 广东不同区域中学生体质健康差异分析

2.2.1    广东不同地区中学生BMI指数差异分析

BMI指数主要反映了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情况和身体形态对健康的影响。通过数据对比可知,从BMI指数合格率来看,珠三角与粤东地区BMI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粤东地区好于珠三角,珠三角与粤北差异不显著,珠三角则明显优于粤西地区,粤北地区优于粤东、不如粤西地区,粤东地区显著不如粤东地区。

2.2.2    广东不同地区中学生心肺耐力差异性分析

肺活量和长跑是反映心肺耐力的主要指标。数据显示,肺活量方面珠三角优于粤东,与粤北、粤西地区存在差异,粤北不如粤西,优于粤东,粤西地区优于粤东。长跑方面珠三角不如粤东、粤北,且差异明显,但与粤西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粤北地区优于粤东、粤西地区且差异显著,粤东较粤西地区又是显著。

2.2.3    广东不同地区中学生爆发力差异性分析

50米快速跑和立定跳远,反映学生快速反映能力和爆发力,通过数据对比可知,50米方面,珠三角快速运动能力优于粤北、粤东,与粤西地区则无显著差异。粤北地区好于粤西、粤东,粤东地区则显著不如粤西地区,整体而言粤西地区快速跑动能力最好,粤东地区则相对较弱。立定跳远珠三角显著不如粤西地区,但好于粤东地区,且弱于粤北地区,粤北地区优于粤东,但不如粤西,整体而言粤西立定跳远最好,而粤东地区相对较弱。FBC55375-AD38-441D-8116-B2B796BFBCFF

2.2.4    广东不同地区中学生柔韧和力量素质差异性分析

坐位体前屈反映学生的柔韧性。通过对比可知,珠三角地区学生柔韧性优于粤西,不如粤东地区;珠三角与粤北地区差异不明显;粤东显著差于粤北,粤西地区显著优于粤北,粤东则优于粤西地区。总体而言,粤东柔韧性最好,粤西最差。力量素质方面,珠三角优于粤北地区,与粤西、粤东地区差异不显著,粤北地区显著不如粤东和粤西地区,粤东、粤西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值粤东略优于粤西。

3 广东省不同区域中学生体质健康差异的成因

3.1 珠三角人口結构性变迁较大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达,珠三角地区涌入大量外来劳动力,以深圳为例,2011年深圳户籍人口267.9万人,非户籍流动人口778.85万人。珠三角人口结构改变以迁入为主,深圳在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仅33万人,到2011年,仅用了32年,人口多达一千余万,2011年人口统计中的778.85万非户籍人口,为外来迁入人口。大量外来人口改变了珠三角人口结构,珠三角人口结构改变,对整个社会结构、教育、体育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必然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产生影响。

珠三角人口结构变迁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迁入人群对健康认识的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中学生,对健康认知差异较大,尤其是因改善生存状态为目的的人口迁移,整体人口素质不高,以生存为主要目的,忽略体质健康教育工作,造成健康认知不足,制约体质健康提升。其次是迁入人群流动性极大,人口流动不利于青少年体育锻炼社会网络的形成,制约其参与体育锻炼,影响体质健康的提升。

3.2 摄入营养不均匀制约体育健康发展

研究表明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都会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1]。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物质财富丰富,尤其是目前青少年学生作为独一代,营养过剩极为普遍。邓纳莉以广州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中学生营养不良为 13.78%,超重率为9.51%,肥胖率为4.77%[2]。胡萍等以深圳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深圳高中生营养不良达28.6%,体质量超标及肥胖达18.6%[3]。整体而言,摄入营养不均匀,制约中学生健康成长。

珠三角地区营养摄入主要受营养摄入过剩以及结构性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营养摄入过剩主要表现在摄入能量物质大于身体所需能量,能量物质积累,导致肥胖。结构性营养摄入不足主要是由于挑食等原因,导致能量物质与其他身体需要物质摄入不足,导致学生发育不良以及体质健康下降[4]。

3.3 社会环境变迁制约

珠三角地区社会环境变迁,首先表现在城市化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城市进程迅速,学校以及体育锻炼设施明显不足,广州地区(2020年)人均体育面积仅2.22平米,中心城区则更为紧缺;在体育场地紧缺的情况下,学校体育场地仅用于上课,且课余不对外开放。城市土地综合商业开发,必然导致学生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和体育场地被压缩,学生从事体育锻炼活动的场地减少。

其次表现在生活环境。城市生活便利,能获取更多的资源,但同时也伴随生活节奏快,商业文化侵蚀,活动空间相对放大,青少年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生活、商业及生活空间。崔宝秋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中得出[5],城市生活环境过度拥挤,高碳生活方式,制约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珠三角城市化进程较早,青少年体质健康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

最后表现在学校环境。近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受应试教育、生育制度等影响,多年连续下降,学校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受师资水平、场地等限制,学校内开展体育项目有限,提供给全校学校活动场地同样有限。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锻炼习惯,都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3.4 业余培训课程过量

提早教育、培养学生多样化兴趣,使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国教育存在的通病[6]。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要求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虽然我国明文禁止提早教育,但并没能禁止学生提早参与各类培训和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统计,中小学的教育培训部分,有超出3 000多亿的市场并且仍然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在大中城市,90%以上的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培训。由此可见,提早教育和假期学生兴趣班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大城市。

让学生参与各类培训,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必然会占据学生有限的游乐休闲时间,这其中包括体育活动时间。珠三角地区正是青少年学生培训市场高度集中区域,各类培训层出不穷,这制约了珠三角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3.5 校园体育“竞技”化

竞赛是推动体育活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多样且有效的竞赛方式必然能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受我国竞技体育选拔制度的影响,学校也遵循班—年级—学校—地区—省市的选拔制度,过早的选拔,将绝大多数学生拒之竞赛的门外。珠三角城市发展进程较快,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且分工细化,除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受细化分工影响,学生难以组织竞赛活动,学生内部的竞赛自组织更无从谈起。

4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制健康发展对策

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粤东、粤西、粤北各有自身特点,总体上形成了广东地区体质健康特征和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广东地区体质健康非平衡性发展以及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理论,试图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

首先,促进城市中小学学位制度的改革。城市大量人口的涌入,造成学位短缺,加剧了体育资源的短缺,进而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恶化。促进城市中小学学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教育投入,增加学位,解决外来随迁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随迁子女求学和升学的压力,以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提升。FBC55375-AD38-441D-8116-B2B796BFBCFF

其次,强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控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我国教育基本政策,可监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2014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健康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进一步强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督引导作用。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印发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体〔2014〕2号),要求广东省逐步形成科学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机制,创建教育强县一票否决制。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对推进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的颓势,需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的监控,形成良性的体质健康上报和抽检复查制度,长期跟踪,及时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确保大社会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体质健康。

第三,完善学生个体体质健康追溯制度建设。完善学生个体体质健康追溯制度建设并建立档案,跟踪学生体质健康变化,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作为学生档案的一部分,进行记录,了解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为学生个体体质健康干预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

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跟踪和监控,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管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数据库对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控和分析,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数据库无法满足地区监控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数据库管理滞后,更是增加了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的管理难度。为此建设地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数据库,加强对该区域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管理,是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制度的重要补充。

第四,营造健康全面的体育锻炼环境。广义的教育包含了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对学生的教育无处不在,为此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锻炼环境,从小影响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提升社会体育氛围,迫在眉睫,亟待改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促使我国社会思潮功利化转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多年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此应积极营造健康的体育锻炼环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去功利化,扭转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

第五,抓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加大学生体育保障条件,并制度化为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如加强师资建设,确保师资力量能满足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落实学校体育活动基本条件,如学校体育设施不达到一定标准,对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等建设,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进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5 小结

广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并未带来中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中学生体质健康受人口迁入、健康认知、场地不足等因素影響。可通过学位改革、强化政策落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跟踪、营造环境,抓好学校体育等手段,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 体育学刊,2008(01):67-71.

邓纳莉,杨杰文,姜轶.广州市中小学生饮食和活动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01):21-23,27.

胡萍,余少文,葛峻宏,等. 深圳市高中生营养状况及关联因素调查[J].中国校医,2008(04):396-399.

黄晓兰,杨园园,黄姗,等.广西侗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调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30-32.

崔宝秋.环境与健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朱勇.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FBC55375-AD38-441D-8116-B2B796BFBCFF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广东省中学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