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模式下初中篮球单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2022-04-17 08:37李明朱春江
体育师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小班化体育教学

李明 朱春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為中心”的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受到重视,体育学练中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老师的关注。基于学生差异,小班化教学在初中篮球课有明显优势。文章分析了初中篮球小班化教学“激发主动学习力”“发展能力个性化”及资源配置上的优势,通过单元化设计小快灵的活动方法、异质化分组构建篮球组合教学、生活化链接篮球技能、个性化评价激发学生状态等策略,达到体育技能教会、勤练、常赛的目的,促进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发展,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学科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班化;初中篮球;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2.01.004

“小班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就是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性发展”。对初中体育教学来说,认清“学为中心”的改革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小班化”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练习方法,以开“小灶”的方式,让学生适性而学、适情而练,在充分的练习、比赛体验中获得综合能力发展。

1 初中篮球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分析

初中行政班人数一般在45人~55人,由于人数较多,在篮球教学中,队伍调动、练习轮转、器材分配、场地空间、个别指导等方面均受较大制约,影响了学生个体的练习效率、练习密度和强度。小班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较传统的大班授课,小班化篮球教学有着较大的优势。

1.1小班的适性而学更有利于达成因材施教

小班化的体育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分层,根据不同技能所达成的目标给予更加专业性的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初中篮球单元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性而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学生的身心需求,因材施教,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出4~6人的同质分组练习内容,适时跟踪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质组内的学生努力完成阶段性的学练目标。同时,教师也能关注不同能力组的学习情况,有时间调整不同的练习难度,以达到适性学习的目的。即使篮球技能水平较弱的学生,也可针对教师布置的较低层次模块,积极主动学练。课堂中学习氛围浓厚,篮球教学的组织分层、有序,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1.2小班的自主学练更有助于培养“会学”能力

小班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不断被激发出来。在篮球大单元的后几个课时,部分学生已经有能力根据“比赛需要”及自身短板,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只要在练习过程中指导其动作细节、运用的合理性及练习强度,使学生“会学”能力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小班化教学是从“学会”走向“会学”的通道,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练的水平。如,在初中篮球变向换手突破学习中,教师利用垫子作模拟防守者,让学生练习。经过半节课的练习,有的小组发现,垫子是“死”的,但在比赛中,防守者是移动的,于是就有基础较好的小组加入的手放背后用脚步移动防守、伸开手臂不移动防守、上抢一步防守和全力防守(有回追动作),通过自主设计,模拟比赛环境,让学习越来越符合实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及运用技能能力。

1.3 小班的资源红利更便于释放空间和时间

大班中会经常出现资源的困局——人多,资源少的矛盾,以致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能有效达成,学习积极性减弱,难以发挥出各个学习层次的潜能。如,在同一片球场,如果练习行进间传球,50人的班,5分钟的练习一般能达到每人球场来回3~4趟,但如果变成小班教学,30人的班,同样的时间一般能达到每人7~8趟。练习量的保证,是技术迁移内化、体能发展提升的保证。相对于较大班额的班级来说,小班化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释放是显性的,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提升也是显性的,这对注重身体反复练习的体育学科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1.4小班的个性化评价有助于学习热情的点燃

在篮球教学评价上也存在由于人数问题导致关注度不够的问题,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分层评价也无法全面实施[1]。小班教学则有效弥补了上述问题,充分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上也可实施分层测评,改变了传统的统一测评方式,可及时反馈、调整教学及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不仅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在篮球练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篮球学习的重要性,肯定学生在篮球练习中取得的细微进步。

2 小班模式下初中篮球教学策略的优化

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完成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采取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途径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2.1 大单元设计——小快灵的活动方法

小班化篮球教学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对小班化教学的内涵进行延伸,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活动方法设计。活动方法的设计突出“小快灵”。小——即分组要小,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其中。如,“篮球传球”综合活动单元设计的活动方法,均能让学生“无等待”或“少等待”地参与到每一个练习中来(表1)。快——即方法转换要快。各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转换不费力,加快了学生的学练进度,提升了练习效率。灵——方法设计是灵动的,不是机械性的反复操练。除单一练习外,还可安排组合练习及比赛环境下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

另外,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篮球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篮球练习中培养出求知、求新及求真的探究精神。在进行篮球单元教学时完成教学价值观念的改造,构建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并以篮球的普及性和娱乐性吸引学生加入其中,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2.2 异质化分组——篮球组合教学的构建

为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进行“小班化”教学时教师可坚持“异质提高”原则,构建不同层面和不同空间的教学,进行自由组合、选择性分层练习,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2]。

例如在“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差异需求,设置三个层次的组合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关注学生传接球的学习与巩固,主要练习内容为两人原地传接球、四人一组原地传接球(由一球到两球)及四人对角移动传接球。第二层次主要针对学生的传接球巩固及提高练习,主要练习内容为行进间传接球练习、三人行进间传接球及行进间传接球+投篮练习。第三层次为传接球技术的提升及拓展练习,主要内容为行进间肩上或低手投篮练习、防守与突破的“一对一”练习、“三对三”对抗赛。

通过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选择和发挥空间,由于“小班化”教学所涉及的学生人数较少,因此 “异质提高”也能在教学中轻松实现;同时分层教学也能帮助不同篮球技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阶训练,提高其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2.3 生活化链接——主动探究技能的运用

体育需要融于学生乃至未来的生活,而不是单一的教和学,为此要树立生活化单元思路,改变当下的单元构建方式,促进学生的体能、技能和运用提升。教师要立足于篮球项目特征、生活和教学实际,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中学过的篮球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在篮球比赛中发挥作用[3],在比赛时运用突分、传切、掩护配合等技战术,学以致用。

例如,初中学生对持球突破的痴迷程度远高于其它方式的运球,但实际运用中,各种方式的投篮和传球非常多。对篮球运动而言,技术是组合的不是孤立的。因此,初中学生要对篮球的基本技术全面了解与掌握,“小班化”教学环境正好为学生的需要提供了基础,便于创设各种生活化链接。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打“三对三”半场比赛,重视综合练习。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就会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正视自己篮球技能的不足。篮球课堂教学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把运、传和投组合运用,进攻和防守兼顾,体能提升融于学习和竞赛。例如,区分篮球中枢脚教学,先采用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后再把运球、停球、转身、无球移动等组合到单元教学,形成有体系的小单元系列。当学生的技术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适当增加强度、难度及对抗性练习,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度、应变能力及动作的速率。通过自主参与及积极探究,学生真正实现篮球技能与体能的共同提升。

2.4 个性化评价——激发学生最好的状态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一般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展教学评价时应多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篮球技术动作出现错误或不规范,教师要避免言辞犀利的评价。“小班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的评价要有效契合学生被肯定和被鼓励的天性,设计出适宜的、目标多元化的、富有激励情感的评价语言。具体教学评价时,教师不能只关注评价,更要懂得肯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师肯定、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興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激励作用[4]。

例如,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中,学生完成了运球、传球、接球、投篮的练习后,体育教师可先给出整体性评价,让学生获得肯定的鼓励和评价,之后针对某个小组或某些同学存在的问题适当引导,指出提升的方向,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教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尽可态度真诚,语气温和,及时引导,正确示范,营造师生和谐关系和教学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锻炼、人人提高”的篮球教学局面。

3 结语

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从认知心理角度看,初中学生求知、求新、求变的愿望较强烈,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单元学习中,灵活实现开展篮球单元的“小班化”教学。

篮球运动是一项考验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运动,可展现人的体能、技能、智力等多方面能力,但其价值远不止于此。初中篮球单元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要结合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及激励评价等原则,按照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要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篮球运动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马骥 .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0(24):100-101+104.

蒋皎峰 . 初中体育“小班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2):87-88.

张胜敢 .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86-88.

贾贯银 . 初级中学篮球小班化教学的实验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小班化体育教学
小班化的“化”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