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2022-04-17 13:11张峰
体育师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双减政策双减

张峰

摘 要:“双减”政策的提出,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现有问题,并从新形势下的构建要求、目标体系的构建方向、内容与教材的选择和完善、课程结构的全面优化、建立多维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策略,旨在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体育课程体系;中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2.01.02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意见指出: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可以看到,学生将会有更多的課余时间,并且鼓励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参加文体等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之近一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体育课程的相关政策,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剖析“双减”政策下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特点以及变化,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现有问题

1.1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堪忧

据教育部的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为:小学生6.5%,初中生14.5%,高中生11.8%,而大学生为30%。近5年间,各学段超重和肥胖比例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我国大学生肥胖率为5.5%,而中小学则超过了10%。教育部2019年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56%、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超过90%。

1.2 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不完善

我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对课程目标做出陈述。但不管是总目标,分目标,还是课改后普通高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都是对体育课程最终意愿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如何把高概括性的总目标分别落实到学段、学期、单元、课次,以确保总目标的最终实现,目前尚不完善。并且,各学段之间缺少衔接,不成体系,这也是学生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

1.3 教学内容不够全面

重技能轻知识,重实践轻理论,一直是我国体育课程内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初中阶段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结构,还是高中阶段基于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目标结构,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而目前体育课实际实施过程中很难全面培养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削弱了体育课育人的功能。

1.4 课程结构设置不够丰富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兴趣是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良好途径。中小学本来就是学生好奇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学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存在兴趣差异,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应具有层次性。虽然已有少部分学校对于课程结构进行改革,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与培养,但是我国课程结构整体水平依然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想去从事的运动项目或运动实践以及想要达到的运动水平无法实现,逐渐打击了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最终减少学生的运动参与。

1.5 课程评价功能体现不完全

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聚焦点仍然在体测成绩上,终结性评价和绝对评价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教师职业素养一再强调因材施教,学生不同的身体形态对运动参与和运动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衡量学生体育课表现的教师评价理应对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侧重点,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功能,而不是“唯成绩论”,打消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重视度不够,某些内向的学生对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不善于展现或表达,教师有些时候很难通过外部观察作出准确判断,而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表达窗口。

1.6 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仍需提高

中小学体育教师持续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体育学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科专业理论不断取得突破,前沿理论不断更新。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不持续学习,则传授的知识很有可能已经被淘汰,而中小年龄段的学生所接受的体育知识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目前仍然不乏一些体育教师还在沿用一些落后或有误的内容进行教学,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基础问题无法解答的现象,严重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

2 构建策略

2.1 新形势下的构建要求

深刻领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领会“双减”政策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双减”以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为原则,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身心健康方面。在我国人口拐点临近,老龄化不断加剧,疫情常态化的现实下,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学习正确运动理论,训练正确动作模式结构,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运动理念,为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就在中小学阶段。因此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应深刻意识到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明白“双减”的良苦用心。强化自身责任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发展中心,关注细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以此为要求,构建课程体系。9952176D-11B8-4C06-86BB-D93F44B683D0

2.2 目标体系的构建方向

2.2.1 充分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指导下,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运动技能的形成。“双减”的实施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保障好学生应有的休息时间,才能保障更好的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运动时间,同时又对促进学生睡眠有积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结合“双减”的落地,充分重视《标准》,对改善我国学生健康水平堪忧的现状将产生积极作用。近期云南、河南等省份陆续出台政策,提高体育成绩在中考总成绩中的占比,河南省增加了考查《标准》测试成绩的举措,已经充分说明了《标准》的重要性。把改善《标准》测试水平融入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中,落实到日常体育课的教学中,对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有鞭策作用,同时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检验。

2.2.2 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双减”对于课余时间的保障,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云南省体育中考新政中除了对传统《标准》项目测试外,还增加了對三大球和游泳等多项运动技能的测试。2020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相关政策对于运动技能的强调折射出运动技能的重要性。运动技能是运动兴趣的延伸与发展,又是运动习惯的催化剂,更是终身体育的载体。因此,新形势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运动技能的发展。

2.3 内容与教材的选择和完善

2.3.1 课程内容需更加全面,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在“双减”和《意见》的共同作用下,学校体育课势必将获得更多的课次和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同时也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强调实践特征,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课程。课程目标具有多维性,旨在塑造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综合素质。早有学者做过研究,指出我国体育课程重生理、轻心理,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培养,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等现象普遍存在[1]。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给学生学习成绩带来很大压力,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是现代社会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学者做过调查,仅贵州地区,小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5%;中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卫生问题者占33.9%,中等及以上程度问题者占4.8%[2]。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次“双减”也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出要求。

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并对健康教育内容作出规范,涉及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方法、健康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不断开放,全球疫情持续的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形势严峻。健康教育面临窗口期,任务紧,担子重。学校体育是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对“健康中国”意义重大。基于上述两点,结合双重政策对于体育课次和学生运动时长的保障,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分配合理的课时进行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教育。

2.3.2 确立体能训练的基础性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内容体系的建设上,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还要有衔接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基本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修订后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设置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的多元化课程结构。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内容体系的选择上必须有广度,否则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内容体系又要具备深度。否则只是对各种体育项目和理论知识有所涉猎,但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低下,无法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目的。实现内容体系的深度和衔接性,必须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学生从事各项体育运动和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生,包括运动员,在高年级或成年后仍然无法科学运动,构建正确的动作模式,甚至连最基础的走、跑、跳、投都无法实现,最终影响体态或者形成慢性损伤,而且在形成错误动作和体态习惯后更难改正。这种情形更加证明了在低年级阶段打好体能基础的重要性。《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我国体能训练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不妨碍建立科学体能训练在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往体育课时和学生运动时长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承载体能训练体系的落实,因此新形势下课时的保证对于体能训练体系的实施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需加强各学段教学内容的衔接。我国大中小学各阶段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脱节问题,很多球类和田径项目在各学段重复教学,内容重合,不只对教育资源造成浪费,更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3]。但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层次性、衔接性、连贯性,运动强度、难度、复杂度包括理论知识的线性都科学合理。因此,教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出在实施上。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学校、教师等多方面通力合作,坚决落实教学内容的衔接。

2.3.3 优化完善教材、教参体系

教材一直是限制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瓶颈之一。有学者指出,以陕西省为例,体育教师只能拿到统一的理论教材或教参,没有配套的实践教材。还有学者指出,教材重复过多、容量太大,教材内容对技术要求过高,体育课本使用率不高。理论内容形同虚设,没有考虑中小学的衔接,教材编制以运动技术为中心[4]。这使得学生对体育相关知识理论无法实现全面的学习,学生无法在上完实践课后从书上找到对照参考资料,阻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且教材内容的编排缺乏趣味性,不利于教学的引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新形势下必须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体系,对教师教材、学生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编排进行改革,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9952176D-11B8-4C06-86BB-D93F44B683D0

2.4 课程结构的全面优化

2.4.1 合理安排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课次

理论课是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开课率严重不足,在体育教育学中,专项技能的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理论课开课率不足,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缺乏,45.2%的学生偶尔开课,13.0%的学生不安排体育理论课,体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可有可无[5]。此现象造成我国学生在体育课上接受的教育基本为运动技能培养,而心理、卫生健康、体育道德、体育文化、价值观等情意表现的教学少之又少,此现象也是我国体育课缺乏科学性的原因之一。在“双减”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障课次与时长的条件下,有利于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合理设置,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2.4.2 多种课程形式并重,促进课程结构立体化

丰富必修课、选修课、兴趣班、社团、俱乐部等课程结构形式,全面推进课上、课间、课余、课后的恰当结合,切实贯彻教育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案。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可以在课余运用,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运动参与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社团、俱乐部等组织是对课上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给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课余体育竞赛也可以起到对课上教学的一种检验作用,更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双减”对《意见》中明确提出的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的要求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该要求的贯彻落实。

2.4.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课程

发展校本课、特色課,积极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挖掘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延续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培养学生的体育自信、文化自信。《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双减”是在我国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校本课、特色课和民族传统体育对我国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有重要的意义。

2.5 建立多维度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体系一直是学者争论和研究的重点。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一直在改革,国家层面不断引导评价体系的发展,众多专家学者也不断为此出谋划策,并且提出了科学建议。但是,我国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进展不大,归根结底原因出在落实上。体育课程不受重视,被边缘化,学生体质水平、体测成绩与升学无直接联系是其症结所在。于是导致体育课程在高年级,尤其是升学年级可有可无,教学评价无关痛痒,流于形式,甚至毫无意义。最终匆匆结束,敷衍了事。

新形势下,“双减”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作为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与之相匹配。

首先,根据国家要求,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把达到《标准》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扩大体育在中考的分值比例,并改革考试机制。同时,研究把体育纳入高(下转第73页)(上接第70页)考的方案,增加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对于体育成绩和学生体质的考核内容。在中小学学期和学年考核中,增加体育笔试,对运动理论知识、体育文化、卫生保健、体育道德、情意表现等内容进行考核。同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增加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以改变其体育认知,构建科学的体育认知观、价值观。

其次,对于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检验。将教学质量与教师绩效挂钩,同时对指导带领兴趣班、社团、俱乐部、校队训练的教师按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以此刺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优化和在其他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

再次,提高大中小学对于体育特长生入学的优惠政策,刺激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追求。最终提高学生对运动参与的热情,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

参考文献:

刘晓莉,肖焕禹.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1):74-78.

张微,张宛筑,袁章奎.贵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8):1256-1259.

焦喜便.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6):138-141.

王满红.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0(02):23-24.

柳印,杨洋.中小学体育理论课程开设现状反思与体系建构[J].四川体育科学,2020,39(03):142-144.9952176D-11B8-4C06-86BB-D93F44B683D0

猜你喜欢
中小学体育双减政策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试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探析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