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2022-04-17 01:56
邯郸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特色图书馆资源

王 静

(邯郸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5)

习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丢了传统文化,就断了精神命脉。”[1]光明日报和教育部开展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列入中宣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上述论述为图书馆就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创新服务研究指明方向。因此,图书馆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新服务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为图书馆开展特色创新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一、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一)馆藏资源丰富多样具备传承传统文化的条件

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肩负着保存、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资源的使命。我国高校图书馆多以 CALIS 文献服务为信息资源共享。CALIA 在数字化、目录查询、馆际互借、信息检索等建设方面独具特色。CALIA 拥有近4000 万条数据,资源覆盖所有学科。可一次检索600 多家图书馆的200 万种图书,其中包含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古籍等特色资源,日益增加的数据,为图书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传统文化发展对我国发展影响深远,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各界不同的文化需求,应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科学优化整合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传承服务中不断推陈出新,从服务模式的创新延伸到文化传承的创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形态丰富,来源多样化的创新服务。

(二)图书馆服务具备基础性和便捷性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单一的获取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获取信息,然而信息爆炸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图书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型图书馆所(删除所字)开展的文化服务活动多来自上层职能部门的指导,面对信息受众对象是全民,能为不同群体、不同学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模式,这些是图书馆基础性特征的体现。再有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文化服务时,对用户需求进行简单加工、优化整合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经过筛选且便于利用的信息形态,节省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从而体现了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便捷性。

(三)图书馆借助地域特色开展创新服务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有其特有的馆藏特点,图书馆借助本馆特色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中国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河北的燕赵传统文化。习近平引用赵国思想家荀子名言,多达20 余条。这在整个先秦思想家中,仅次于孔子,是非常难得的。借助我馆资源研究好燕赵典故,对于挖掘并弘扬燕赵历史传统文化,建立河北人的文化自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之根和文化之源,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表的《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传统的保护,作为图书馆的使命之一。因此图书馆具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四)开展传统文化服务能有效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各类型图书馆普遍存在着馆藏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情况,这对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多数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用不菲的价格购置书刊,只有少数教师和学生偶尔一用,其利用率极低。为此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师生的同时开展馆藏特色资源建设,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层次、扩大服务受众面、开拓多元化服务渠道,为用户提供多形式全方位人性化服务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二、传统文化传承下图书馆服务现状

图书馆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受众面越来越广泛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除了基础业务的坚守、创新业务的转型以及融合业务的颠覆,开展传统文化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赋予了图书馆新的历史使命,有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界应将图书馆基础服务和特色服务相结合,通过传统文化提升服务品质,通过特色服务传播文化,给公众带来更为丰富、深刻的阅读体验,为推动图书馆开展特色传统文化服务注入动力。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建设仍不完善,仍有问题未能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图书馆创新服务设施欠缺

实现传统文化下的创新服务,必须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构建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完善服务基础设备,如传感设备、云平台等,其次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数据集成管理的中间件、自助服务机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与数据集成。[2]109-112而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设施不健全,仍存在服务空间和智能设备不足等问题。

创新服务空间缺乏智慧服务支持,一般图书馆可利用智慧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虚拟化和真实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服务应借助智能技术平台平衡资源、技术、人、三者的关系,构建一个能提高从业人员创新能力的知识空间。[3]230-232但目前大多图书馆创新服务空间不足,功能单一、在虚拟存储空间和建设上,存在服务器运转速度慢、内存小、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速度慢,用户体验感差,因此加强虚拟化建设是开展创新服务的保障。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不能脱离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先进的技术优化读者服务,确保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虚实结合。很多图书馆开展了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服务,利用公众号、官网、相关 APP,[4]但没有进行一站式检索服务,有的高校借助第三方平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深度广度有待提高。

服务设备后期维护不到位,先进的智能服务设备为图书馆有效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提供有力保障,高校图书馆智能设备数量欠缺,即便引进部分设备但因经费限制,导致设备后期维护率低更换配件难、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

(二)创新服务对象和内容单一

传统文化传承下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对象多数仅限于在校师生受众面小、影响力差。服务内容单一,只能提供简单的自助借还、查阅馆藏资源服务等。特色化、专业性服务内容受限,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就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方面进行拓展,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内容,根据不同读者需求搭建个性化传统文化服务体系。

(三)传统文化数据资源整合度低

目前,有部分高校建设独具本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书库,多停留为纸质文献资源,读者检索此类文献受限,特色资源服务共享程度低,完善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搭建一站式资源搜索平台,实现多维度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就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定期集中汇总,及时反馈解决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四)图书馆创新性馆员队伍建设落后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取决于馆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服务能力。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多数为本科,即便有研究生学历的多数也并非图书馆专业毕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工作活力低,创新性服务建设进程慢。

三、传统文化传承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宣传,引入资金开展系列活动

图书馆单凭有限的资金难以拓宽创新服务之路,资金是先进设施和开展活动的保障。图书馆可以加大宣传建立校企、各类型文化馆之间的合作,借助多媒体等数字平台,整合优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图书馆应定期组织人员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专题讲座、传统国学文化教育主题课、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真人图书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开展不同层次和深度的专题活动、线上线下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传承传统文化活动中不断挖掘有效且丰富的教育资源,创建学习与实践传统文化的多种平台,使图书馆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充分展现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中的优势,坚定图书馆文化育人的信念。

(二)传承历史文脉,践行古籍文献修复

图书馆的职责应始终坚持整理保护古籍文献为主,通过各类古籍修复、整理等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完善、维护、保存、整理可传承的珍贵古籍,从而巩固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保护工作。例如,在中宣部和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负责共同修订落实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相结合。[5]

通过科学有效的挖掘古籍文献中的精华,不断挖掘中华民族蕴藏在经典古籍之中的文化精髓,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血脉、夯实文化根基提供助力。

(三)建立传统文化创新服务专业团队

目前图书馆从业人员多数从事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即便有部分图书馆创建特色馆、主题馆等也多停留在纸质文献的常规借还等业务中,图书馆应加强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与各院系、社会历史名人、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团队,图书馆牵头利用现有资源深层次挖掘,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集百家之长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服务模式。

(四)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建立个性化服务空间

当前很多图书馆建设风格越来越具备个性化,而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同样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人工智能嵌入空间融合、优化发展、勇于创新,将传统人工咨询转为智能咨询,从人工检索转为智能检索,从手工获取到智能获取信息等,使图书馆改变服务形态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用户认知负荷,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全方位更智慧具备信息重塑感的图书馆。[6]101-110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用户越来越享受多元化、舒适的阅读空间和环境,图书馆应进行空间划分,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阅读主题、不同受众群体进行针对性科学化的空间区域划分,为传统文化服务展现多元化的服务平台。

结 语

图书馆创新传统文化服务仍存在不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图书馆应具备前瞻性潜心研究与践行传统文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改革创新搭建适合图书馆自己的创新服务模式。借助现有资源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影响,发挥图书馆人创新性思维不断开拓利用率和受众面又高又广的特色传统文化服务,完善优化传统文化创新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特色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医的特色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完美的特色党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