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多元语篇分析实践探究
——以Unit 11 Section B 2b The Winning Team为例

2022-04-20 09:55江新华
英语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彼得语篇文体

江新华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主题意义的表达(教育部 2020)。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对文本深入而多元的解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葛炳芳 2014)。

一、语篇和语篇分析的概念

学界对语篇的概念界定有分歧,其英文对应词有两个:text和discourse。有些学者认为text是书面语,侧重表层结构,而discourse是口头语,强调深层含义。胡壮麟(2018)提出这两个词在语义上没有本质的分歧,不过是在使用中具有地域色彩,欧洲学者好用text,美国学者好用discourse。那么,究竟什么是语篇?语篇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具有一定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或交际事件(刘辰诞 1999,转引自张献臣,2009)。语篇是一个整体语句系统,有待读者阅读(胡壮麟 2018)。语篇既包括口语语篇,又包括书面语篇。本研究探讨的是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因此下文的语篇指书面语篇,和文本同属一个概念。

语篇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做好的功课,其目的是更好地备课,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语篇分析,把握语篇的主题、内容及语言现象、文化知识等。“语篇分析要回答四个问题:(1)语篇的意图、内容和形式是什么?(2)语篇是否适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材料?(3)语篇适用于开展哪些教学活动?(4)语篇能够实现哪些教学目的?”(程晓堂 2020)

二、多元语篇分析的维度

《课程标准》提出:语篇解读即从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角度对语篇进行深入解读。语篇解读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1)What的问题,即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2)Why的问题,即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3)How的问题,即语篇的文体、结构和修辞手段是如何表达主题意义的?张秋会和王蔷(2016)提出从主题、内容、文体、语言和作者等角度对语篇进行解读。

综上所述,多元语篇分析指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语言和作者意图等进行分析。

语篇主题是灵魂。主题意义具有育人价值,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阅读和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内容。

语篇内容是根本。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语篇的主要信息,在信息点之间建立联结点,从而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了解作者怎样通过语篇内容表达主题。语篇的主题意义是通过语篇具体内容呈现的。

语篇文体是手段。语篇的主题和内容依据合理的文体结构有效地组织和呈现。

语篇语言是血肉。语篇的主题、内容需要精确、灵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效地叙述、描写、说明和议论。如果没有精确、优美的言辞和生动精辟的修辞,就不能有效表达语篇的内容,突显语篇的主题,也就不能有力地表达作者丰沛的情感、鲜明的态度和观点。

语篇作者意图是目的。语篇的产生是有社会意义和教化功能的,作者写作是为了颂扬、劝诫、讽刺、表达态度、抒发情感。作者的意图隐含在语篇内容中,通过文体手段和语言运用,最终通过语篇主题的呈现逐渐漫溢出来。

三、语篇分析的实践案例

语篇分析要做到一个背景、三个服务、五个维度。一个背景即要把对语篇的分析置于单元主题背景中,围绕单元主题,正确解读语篇主题。联系单元前后语篇,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析彼此的主题是如何共同阐释单元主题的。三个服务指语篇分析要服务于阅读教学目标的提炼,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服务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最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和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五个维度指语篇分析的主题、内容、文体、语言和作者意图等。

下面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Section B 2b的The Winning Team为例,探讨语篇分析的途径与方法。

(一)单元主题背景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目标是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 2020)。每个课时目标的设定都要为达成单元整体目标服务。课时目标要有机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并根据教学实际有所侧重,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分析单元主题就是分析单元主题是如何联结各个课时语篇主题的,以及了解各个语篇和单元主题的联系,语篇之间的内在逻辑,对提炼课时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宏观统摄的作用。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九年级教材共有14个单元,根据教学建议,上学期新授10个单元,下学期新授4个单元,余下的时间用于初中阶段总复习。第11单元是九年级下学期新授的第一个单元,话题是情感和情绪(feelings and moods),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话题项目表中第七个话题。语言功能目标是学会谈论事物对人的影响及学习运用语言结构make sb.adj.(verb)识别他人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单元的主题归属三大主题语境之一“人与自我”的子主题——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人认知和感受外界事物对自己情感的影响的过程,也是不断认知自我、调适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

本单元包括两个听力语篇,讨论的主题是餐厅的布景和音乐、电影对人情感和情绪的影响。A部分阅读语篇和B部分听力语篇是一则寓言故事的两个部分,讲述了一个国王无端生悲,寻找快乐的经历。作者通过宰相、财政大臣、宫廷乐师和流浪街头的乞丐等几个人物的各自境遇,试图让读者思考快乐是否源于地位、权力、金钱、名誉。B部分阅读语篇The Winning Team讲述彼得 (Peter)输球后情绪低落,经过父亲的开导,鼓起勇气重回赛场,走出失败阴影,重拾自信的故事。

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语篇都是围绕单元主题——情感和情绪展开的。听力语篇的主题是影响情感和情绪的外在因素。寓言故事语篇通过人物悲伤、焦虑和快乐的对比揭示快乐的真谛这一主题。The Winning Team的主题是通过描写情绪的变化揭示的。

围绕单元主题,分析各个语篇,从而确定单元语言学习目标——运用有关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情感和情绪。

首先,结合语篇内容,梳理表达情感的词汇,包括正面情感词汇和负面情感词汇。正面情感词汇有fun、happy、happiness、love、relaxing、enjoy、like、relax、relaxed、glad、comfortable、laugh、relief等,负面情感词汇有 surprise、tired、worry、angry、bored、uncomfortable、uneasy、unexpected、fear、hate、hurt等;表达情感的短语、固定搭配、句法结构有feel like、drive sb.crazy/mad、get mad、keep one’s cool、let sb.down、make sb.、feel at home、to one’s surprise and relief、be thankful to、feel left out等。其次,理解和运用相关语法结构辨识和表达事物对人的情感和情绪的影响,如make sb.adj/do sth.、be worried about doing sth.、be worried that...等。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是共同为揭示单元主题和语篇主题服务的。

(二)语篇的五个维度分析

1.主题

主题指作者通过语篇传递的主要内容,为学科育人和语言学习提供话题范围和语境(陈新忠2018)。主题可以从语篇中直接提取,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也就是语篇的关键字眼和核心内容。

The Winning Team的主题是面对失败,调适情绪,加强团队合作,最终成为赢家。主要内容:彼得为自己的失误导致输球、团队落败而感到自责和焦虑;父亲的贴心开导,让他明白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精神,彼此支持,汲取教训;第二天,彼得鼓起勇气重新回到训练场,并和队友进行很好的交流,得到队友的谅解和支持;最终彼得走出心理的阴霾,转忧为喜。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人要成为赢家,就要拥有强大的内心,善于团结协作”的道理,这就是该语篇的主题意义。

2.内容

The Winning Team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主线明晰,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时间线,暗线是情感线。根据时间线,可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输球、开导和归队(见图 1)。

(1)An hour ago(Para.1)。

第一部分刻画了彼得在回家路上神情木然、心情沉重,追忆一小时前在学校球场上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输球的事情,描写了他自责、生气和焦虑的心情。

语篇中描写彼得的神情及其心理活动和感受的句子有:

Peter kept his eyes on the ground.He felt like there was a heavy weight on his shoulders as he walked home.(木然的神情和沉重的心情)

His mind would not stop thinking about what happened just an hour ago on the school soccer field.(内心活动)

How could he have missed scoring that goal?(自责)

His stupid mistake made him angry.(生气)

He was worried that his coach might kick him off the team.(担心被开除出队而焦虑)

这些句子的使用围绕单元主题和语篇的主题意义的表达展开。

第一部分即第一段采用倒叙(in flashback)手法,描写彼得在回家路上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一小时前发生在学校球场上输球的事情,以及他当时的心情。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呈现故事的背景和起因,与下文故事发展形成很强的叙述逻辑关系,也为故事的发展渲染了浓浓的情绪氛围。

(2)After going back home(Para.2—6)。

第二部分讲述了父亲富有策略而深情的开导,让儿子理性对待输球,正确认识失败,懂得胜利靠的是团队精神,靠的是彼此支持和相互沟通。彼得因父亲的金玉良言而变得冷静。

第二部分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描写表情和行为的句子,但是都起连接和过渡作用。比如:Peter’s feelings were written all over his face.He went into his room without another word.He didn’t say anything,but what his father said made him think carefully.

父子对话是这部分学习的重点,特别是父亲劝导儿子的话语:

Don’t be too hard on yourself.

Soccer is about team effort.

If you have a good team,you should support each other.

Winning or losing is only half the game,the other half is learning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your teammates and learning from your mistakes.

这些句子既是父亲对儿子的劝导,又是父亲对足球本质的认识。他的观点平实却触及儿子的内心,引发儿子的共鸣,促使其情感的转化。

(3)The next day(Para.7—11)。

第三部分讲述彼得经过冷静地思考,鼓起勇气重新回到训练场。面对队友,彼得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提出对未来的期望。他的心声得到队友积极的回应和认可,于是他如释重负,庆幸自己服务一支勇于胜利的球队。

和队友的对话也是第三部分学习的重点。这部分让读者懂得如何与他人有效对话,以消除彼此的嫌隙。语篇最后一段描写主人公经历了自责卑怯、开导和内省,最终重拾自信。主人公的情感线明晰可见,先是沉重、生气和担忧(heavy hearted,angry and worried),再是冷静(cool),接下来是勇气和释怀(courage and relief),最后是微笑和幸运(happy and lucky)。文末既叙述了故事的结局,又点明了文章的标题,让读者明白The Winning Team的内涵意义。它是学生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关键点。

3.文体

分析文体的目的是了解语篇的类型、结构、格式、叙述方式、段落之间的关系和语篇各部分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

The Winning Team是记叙文,以时间为主线,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是故事的起因,即彼得因为自己的输球,情绪极为低落,内心充满自责和忧虑。故事的经过是父亲的开导让彼得走出事件的阴影,理性看待失败,并思考如何化解队员对他的责备和改变他们对他的态度。故事的结尾是彼得在第二天重回训练场,主动为自己的失误道歉,并提出努力的方向,赢得了队友的谅解和支持。于是彼得如释重负,心情变好。

语篇结构如图2所示:

作者在语篇第一段先描写彼得在回家路上木然的表情和沉重的心情,然后采用倒叙手法,写彼得一小时前在学校足球场输球的场景,以及他当时生气、自责和忧虑的心情。这一段叙述和描写交替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使用这种写作方式的意图,即增强行文的灵活性和逻辑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揭示彼得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如果说第一部分重点描写彼得负面的情感,那么第三部分则重点描写彼得积极的情感。通过彼得和队友的对话及下列句子(其中的斜体字是解读情感的关键字眼)体现了彼得积极的情感。

Peter went to soccer practice with courage rather than fear in his heart.

To his surprise and relief,his teammates all nodded in agreement.

Peter smiled.It made him feel lucky to know that he was on a winning team.

与时间线并行的是情感线。如果说作者通过时间线按照线性故事情节展开语篇,那么情感线不仅仅有线性的变化,更有前后的对照,且这种对照的段落展开方式是非常隐晦的。这种两线并行的文体结构更能突出语篇的主题,让读者易于通过时间顺序和情感变化及前后关照感悟、把握文章脉络,更好地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

4.语言

语言分析主要指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核心词汇、语法结构、修辞手段有效表达语篇内容、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篇围绕情感主题,运用了大量的习语、短语和固定搭配描述表情、情感、情绪、内心活动和团队精神,如 keep his eyes on the ground、feel like、would not stop thinking、feelings were written all over his face、kick off、be too hard on oneself、team effort、communicate with、learn from one’s mistakes、be close to winning the game、pull together,to one’s surprise and relief、It’s one’s fault、on a winning team等。

语篇中的句式有助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其中的反问句“How could he have missed scoring that goal?”强烈表达了彼得的自责情绪。作者在描述彼得在回家路上沉重的心情,并不断回忆球场上失球的场景时,用了“His mind would not stop thinking about...”句式结构,细腻生动,让读者如临现场。

语篇注重语句之间的相互照应及行文的逻辑性。此如:第 4 段中“I failed the team.They’ll probably never let me play again.”是对第1段中“His team had lost the game because of him.He was worried that his coach might kick him off the team.”的关照和注释;第10段中“We should think about how we can do better next time.”是对第 8 段中“But I think if we continue to pull together,we’re going to win the next time.”的回应。

语篇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如:“He feel like there was a heavy weight on his shoulders as he walked home alone.”运用了明喻(simile),描述彼得输球后沉重的心情;“Peter’s feelings were written all over his face.”用了通感(synaesthesia)。作者通过修辞手段的运用,有效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拉近了文本和读者的距离。

5.作者意图

任何一个语篇,作者总是通过叙事、说明、论证向读者传递某种思想、情感、态度或价值观,也就是语篇蕴含的主题意义(张琳琳 2019)。

语篇作者通过彼得的故事,意在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强大的内心和团队的力量。九年级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正值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要面对和经历数次测验和考试,学习压力和负担沉重,面对考试的失利,是自暴自弃,还是冷静思考,寻求对策,调适情绪,使自己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善于向同学、朋友寻求建议和帮助,努力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语篇主题意义探究的价值就在于此,这也是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价值所在。

当然,语篇分析不能机械化,要根据语篇的类型、内容和结构,挖掘语篇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找准语篇分析的落脚点,针对语言学习目标,紧扣语篇主题的意义,务实、灵活地进行语篇分析,充分发挥语篇分析的效能。

猜你喜欢
彼得语篇文体
彼得,彼得,吃南瓜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彼得潘
彼得潘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明清“四节体”戏曲及其文体价值探赜
彼得兔的故事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