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 国际涉华舆论斗争的新形势与新特点

2022-04-21 22:11相德宝杨月清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2年2期

相德宝 杨月清

摘  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权力博弈加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加之网络社交媒体快速壮大形成全新传播生态,引发新一轮话语权争夺。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我国话语权弱势地位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大国博弈使得国家之间的话语权竞争呈现激烈态势。美西方国家跟随热点事件不断展开反华舆论攻击,目的是掩盖其国内抗疫不利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政治矛盾。美西方国家的反华舆论攻击内容涵盖主权、人权、安全等领域,核心焦点是否定中国制度,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中国政府执政合法性。美日印澳是反华舆论攻击同盟中的主要力量。西方主流媒体、网络社交平台是西方开展反华舆论攻击的主阵地。美西方国家还开始运用社交机器人操纵反华舆论。当前,中国亟须建设能够反映自身价值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应逐步将重心转移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能力上来。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话语权;涉华舆论;社交机器人;传播生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2)02-0101-08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是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冲击,疫情的全球蔓延推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催生世界主要力量的重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应对疫情不利,其形象、口碑、影响力急剧下降。面对疫情大考,一方面,多国在合作抗疫中加强了多边主义,对美国政府鼓吹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单边主义形成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中国在此次抗疫中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等理念在新国际格局下体现出新的影响和价值。此外,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5G、大数据、云计算、量子科技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重构世界大变局中的全球创新版图。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改变了以政治组织、对抗对话机制等要素为主的国际传播格局。谁能把握住新科技革命的趋势、特征和战略先机,谁就可能在未来发展中获得领先优势。国际力量此消彼长,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更加显著,推动大变局不断纵深发展。在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重要力量。美国因此加大对中国发展的遏制力度。

现实问题、利益诉求随后进入国际舆论场,使其成为世界大变局中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战线。中国出色的抗疫表现彰显出体制机制的优势,也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舆论斗争新形势。美西方国家借疫情做文章,对华发起舆论战,就病毒源头、应对方式、传播责任、国际合作等歪曲事实、散播谣言,力图污名化中国。世界大變局下,国际涉华舆论斗争展现出一系列新形势新特点。

一、全新传播生态引发新一轮话语权争夺

信息革命开启全新的数字时代,催生形态各异的媒介形式。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媒介丛林”深度嵌入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个体的信息生活。数字化技术驱动创新格局发生变化,引发经济社会更深层次的变革,重塑全球竞争发展新格局。互联网的创新打破物理空间的界限,加速信息资源的流动。元宇宙的科技浪潮已经来临,媒体竞争迎来新赛道,虚拟世界的平台搭建和空间争夺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新闻生产、分发与消费的底层架构实现革新,当下的新闻业由“元技术”革命重新塑造,国际传播通过抖音、今日头条、脸书、推特等媒介走向开放。不同于传统传播强调的权威信息和规范流程,依托“元技术”的信息传播将社会公众包容进传播实践,使得社会个体也能生产、传播信息,实现多节点的互动式传播。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社交媒体的用户增长到42亿人,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53%以上,社交搜索开始成为查找信息、浏览新闻的新方式。5G网络对世界移动格局的影响不断增强,推动社交网络应用与传统媒体传播生态的分化和融合。网络空间开启了社交关系主导信息流与影响流的移动互联新纪元,网络空间趋于底层化,这进一步扩大了个体网民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权力,社交网络在全球传播格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成为国际传播竞争格局中的主体。年轻网民和底层网民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意见群体塑造着国际舆论场,凭借巨大的声量和广泛的影响力将底层价值取向变为网络空间的关键立场基准,“底层”话语成为网络舆论场内最为重要的话语资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中国在科技革命中的角色已由跟跑者、参与者向并跑者、变革者转变。美西方国家对中国记者限制重重,在社交媒体发布不实言论,使我国传统的国际传播遭遇重重阻力。与此同时,脸书、推特、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倚仗国际舆论传播的平台优势,试图建构有利于西方国家的国际传播秩序。以美英为主的西方国家在信息流层面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其在疫情相关热点事件的议程设置方面遥遥领先,是国际社交媒体上的“超级大国”。中国媒体的海外传播策略渐趋成熟,CGTN、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大力开拓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思想,在全球议题上发声。而类似TikTok的中国社交媒体也逐步实现了“走出去”,赢得海外大量用户的青睐。媒介环境的变动推动着全球传播领导权和话语权的争夺。

二、中国话语权弱势地位有所改善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提升,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国际话语权弱势地位不断得到改善。首先,在全球面临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中国制度和中国精神的吸引力、感召力,成为驳斥西方妖魔化中国的最好行动注解,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最好理论阐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成为对西方民主、西方对华人权攻势的最好反驳,也是对中国民主和人权理念的最生动表达。

其次,中国在国际规则、国际理念方面发挥出日益强大的议程设置力和影响力。国际规则话语权是重要的制度性话语权。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努力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顺应多边主义和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各国人民的一致诉求,契合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获得广大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并在全球治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同时,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增进亚洲国家的互联互通。亚太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在东向和西向同时发力,正在构筑大国崛起的“一体两翼”格局,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增添了鲜活的“中国元素”。中国正以与世界共赢的大国胸襟和追求,更多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中国通过系列国际会议不断提升自身话语权。北京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拼搏奋斗、团结友爱和开拓创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

除此之外,自2008年开始,中国开始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加强国际社交媒体能力建设,在推特、脸书、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政府、媒体、智库等各类账号传播矩阵,在重大国际事件中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多元表达、同频共振,展示真实、多元、丰富的中国形象。

三、大国博弈诱发话语权激烈竞争态势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上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在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于2017年和2018年先后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概要》,这是美对华政策的转折点。报告将中国定义为所谓“竞争对手”和“修正主义国家”,美国政府将竞争概念置于其对华政策的最前沿和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位置。美方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开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渲染中美关系所谓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李一平和付宇珩认为,中国作为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大国,在国际合作的生成与维持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全球领导权的竞争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被部分境外媒体解读为所谓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这种偏见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也间接反映在国际舆论斗争的新形势上。

当前,国际舆論场的博弈日益激烈,涉华议题极化现象突出。新时代中国的舆论斗争正从国家治理领域转向全球领导力构建领域。在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2019年的民意调查报告中,全球民众对中国全球领导力的支持率高于美国3%,这也是中国全球领导力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度超越美国。从国际舆论场的幕后走向台前,中国体现出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争夺格局在全球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体系中逐渐凸显。因此,中国更应该抓住后疫情时代国际治理格局转变的关键期,在国际舆论场重构话语表达体系,构建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全球数字领导力,赢得国际舆论更为广泛的认同和理解;通过新型国际关系建构,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领导力。

四、反华舆论攻击跟随热点事件展开

以美英为主的西方阵营不愿看到中国日益强大,处心积虑地设置障碍、施加压力、制造麻烦。美国煽动西方多国不断调整意识形态渗透战略战术,在舆论斗争层面加大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度。2021年12月9日至10日,美国召开所谓“民主峰会”,假“民主”之名攻击中国的意识形态。从特朗普到拜登,都将中国视为所谓竞争者、敌人,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组成反华同盟,对华展开“价值观竞争”,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崇美国自由主义。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境外特别是美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展开新的舆论攻击,给中国防疫甚至全球合作抗疫造成严重干扰。美西方国家捏造病毒来源,挑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伙伴关系。此外,他们对中国使用断章取义、污名化、贴标签等方法,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军事战;假借所谓“民主”“人权”和香港、台湾、新疆以及南海等议题,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妄图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出现偏差。其鼓吹意识形态偏见、煽动政治斗争的行为,是为了转移疫情期间的国内矛盾。西方国家部分势力利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不平衡,借助计算传播的手段,在传统媒体、社交平台散布假新闻和激进、情绪化、引发对立的言论,对中国施以舆论攻击,对中国媒体施以“平台打压”。

西方的反华舆论攻击在后疫情时代达到高峰。美方错误挑起的所谓“价值观竞争”在拜登政府全面推行自由主义价值后进一步展开,对中国发起新一轮的价值攻势。美国对我国台湾事务频频插手、说三道四,对新疆事务以及香港事务煽风点火、妄加评论,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造谣攻击丑化我们党和国家,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盟等炮制了所谓“新疆人权问题”的谎言,联合制裁中国,抵制新疆棉花,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所谓新疆棉花事件是美西方国家操纵舆论对付中国的新伎俩。

五、反华舆论攻击以掩盖其国内矛盾为目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疫情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企图通过自制舆论苗头吸引视线,将国内矛盾转嫁为国际矛盾。否定中国制度,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中国政府执政合法性是西方后疫情时代对华舆论斗争的焦点。西方国家不愿承认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用西方标准评判中国、用西方意识形态对付中国,妄图用西方政体取代中国政体、用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政权合法性。尽管中国在经济改革、疫情治理、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西方国家视而不见、掩耳盗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先是无端指责中国政府所谓信息不透明导致疫情蔓延,后又诽谤中国援助欧洲有关国家抗疫旨在分裂欧洲和抢夺全球防疫领导权。在西方媒体口中,同样的封城措施,中国执行就是迫害人权,西方国家执行就是防控需要;同样的捐赠疫苗,中国就是搞疫苗外交,西方就是为了帮助和救治他国病人。中国政府由上而下主导、依托举国体制、全社会网格化参与、以高科技手段为辅的大规模社会隔离模式超出了现代西方社會部分人群的理解与认知范畴,在他们眼中,只有西方国家的运作模式才值得借鉴。

事实是,美西方国家在疫情应对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民粹主义、社会问题、种族问题等。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特朗普及蓬佩奥等政客反复使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等歧视意味浓厚的词语,媒体跟风报道,煽动其国内反华舆论。美国此举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并通过强制主义胁迫盟国共同切断与世界其余各国的联系。

六、反华舆论攻击内容涵盖主权、人权、安全领域

当前,国际舆论生态异常复杂,全球政治版图正在重塑。在经济、军事、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中国正成为多极世界格局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极。美国错误认为,中国的发展挑战了其在亚洲的主导权、控制权及世界霸主的地位,于是借助较大话语权发起舆论攻势。2021年以来,美西方国家通过炮制“中国威胁论”“秩序威胁论”“中国歧视论”,攻击我国主权、人权、安全等领域,旨在扰乱我国的意识形态、丑化政府形象、否定法律制度体系。2020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首份《国土安全威胁评估报告》。报告妄称,美国面临着中国在网络安全、外国影响力、供应链等方面构成的潜在威胁。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沃尔夫10月6日在推特妄称,“来自中国的威胁将是美国人、美国本土以及我们生活方式面临的最长期的战略威胁”。5月20日,白宫发布《美国对中国战略方针》,妄称中国“正在试图重塑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这既“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也侵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严”,必须对中国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评估和应对”。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散播所谓“贷款陷阱论”“中国歧视论”,企图离间中非关系。

西方围绕环境、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持续发起对华舆论攻击。环境方面,美国及西方舆论在日本倾倒核废水事件中缄默不言,转而指责中国的关注带有政治色彩。经济方面,出于利益竞争需要,西方社会将中国在非洲的开发和建设抹黑为所谓“经济殖民主义”。政治方面,美西方国家利用所谓“口罩疫苗外交论”贬低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的贡献,借新冠病毒溯源等话题攻击中国制度。

七、反华舆论攻击同盟以美日印澳为主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不断纠集多国盟友对中国实施舆论指控。假新闻、假媒体、假网站、假智库、假NGO反智集团,对中国发起猛烈的抹黑攻击。2020年12月,欧盟虚假信息实验室发布调查报告,揭露印度操控分布在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750家虚假媒体、冒牌智库以及反智NGO集团散布虚假新闻,诋毁中国和巴基斯坦,散布例如“债务陷阱”“人造新冠病毒”等谣言。

美日印澳四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经济与安全合作取得诸多进展,其在“蓝点网络”“供应链安全”以及安全领域的机制化磋商与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特别是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带动印日澳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出现消极变化,加剧了地区竞争态势。美日印澳四国合作机制新动向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以及现有地区秩序带来冲击。这一国际格局的新形势导致国际舆论场发生变化。

美国政治人物群体(美国总统、国务卿和议员)、社会力量群体(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等)、盟友和支持力量,形成了一股由政治利益和价值体系紧密连接、不断自我动员的舆论力量。其中,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新舆论势力的力量不容小觑。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舆论对华侨华人的态度渐趋负面,政府报告、官员言论以及主流媒体报道不断渲染“华人威胁论”。他们捏造所谓中国政府通过华商“购买”政治影响力;所谓澳大利亚华人政治精英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所谓中国政府通过华社团体和留学生建构“间谍网络”;所谓华侨华人支援中国导致澳医疗体系无法高效应对疫情等虚假信息。

印度对华舆论斗争的焦点则具有非常强烈的势力范围观念和地缘政治意识。进入21世纪,印度对华抹黑行为已从双边领域扩展到涉及第三方的多边领域。随着中国与南亚和印度洋国家经济合作加深,印度污蔑中国侵犯其势力范围,挤压其生存空间。印度方面拼命挑拨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度制造谣言破坏中国形象,制造紧张和冲突。印度媒体大肆散播所谓“新冠病毒是中国生物武器泄露”的谣言。印度国际法学家委员会联同全印度律师协会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递交所谓请愿书,妄称新冠病毒由武汉病毒学实验室开发,要求中国政府做出20亿美元的赔偿。

八、反华舆论攻击阵地含括西方主流媒体、社交平台

网络空间逐渐成为各势力争夺的重要舆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能否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西方传统主流媒体是反华舆论的主阵地,而全球社交媒体平台则成为反华舆论斗争的新战场。以CNN、BBC为首的西方传统主流媒体是始作俑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新疆议题上充当反华舆论先锋。YouTube、推特等成为反华舆论斗争的新战场。特朗普账号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病毒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责任论”等假新闻散布中心。推特及脸书成为散播关于香港、新疆的假信息,鼓动、组织反华舆论的中心。

中国在全球舆论场上的发声尚不占优势。近年来,美国政府频繁打压中国媒体机构,将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15家媒体驻美机构作为“外国使团”列管,变相驱逐中国媒体。2021年2月4日,英国通讯管理局以存在“政治属性”为由撤销了中国国际电视台在英国开展广播的执照,对中国主流媒体进行有目的性的打压。2020年8月6日,推特将中国的政府组织、媒体账号打上“国家控制”“官媒”标签,封锁、限制中国官方账号。推特宣称该计划首先适用于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国家,但现实是其对美西方国家相关账号不加处理。2019年,推特以所谓中国官方支持和“散布虚假信息”“损害香港政治运动的合理性”为由,停用了936个账号。脸书则移除了7个页面、3个群组和5个账号。这些账号同样被无理指责涉及散播关于香港的假新闻。YouTube宣布封禁210个频道,原因是所谓“它们协助散播关于香港示威的不实信息”,其声称“发现有用户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掩盖其账户地理来源,而这些账户下的活动通常和有组织的增强影响力的行为有关”。美国三大社交媒体巨头都将矛头指向我国。

九、反华舆论攻击手段引入社交机器人

随着计算宣传时代的到来,社交机器人参与、影响、操纵国际社交媒体涉华舆论将成为常态。社交机器人利用软件操纵账号,模拟人类行为并介入公众讨论,通过算法自动发布内容,与其他账号互动,达到影响公众观点的目的。西方国家的部分政治势力擅长利用社交机器人进行计算宣传,制造虚假的舆论主体,加深国际舆论环境的复杂度,并随着全球网络舆论场和国际舆论场重合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增强影响力。

社交机器人在英国脱欧、乌克兰冲突、土耳其危机等多个事件中表现活跃。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社交机器人利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候选人对华政策分歧制造极化舆论,并呈现明显的共和党态度偏向,煽动所谓拜登忠于中国、是“中国拜登”的舆论,宣称如果拜登当选将服从中国,使美国面临中国威胁。

计算宣传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新工具,对舆论场的影响日益增长,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国外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国的内容被少数机器化程度高的账号所把控。有研究表明,社交机器人引导虚假舆论风向,使得国际社会误解和批评中国政体和人权状况。加强社交机器人涉华舆论管理,将成为未来中国国际社交媒体涉华舆论管理的重要任务。

十、中国话语权建设重心转向传播能力立体塑造

面向未来,单边主义日渐失去人心,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球治理领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发出更多的声音,成为多边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中国亟须建设能够反映自身价值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应逐步将重心转移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能力上来,第一时间构建自己的话语和价值体系,并将其推向国际舞台,跳出西方制造的话语和概念陷阱。一是要关注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在国际热点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权。我国应实时关注、密切跟踪国际舆论斗争动向,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转化为国际话语权,并根据各国文明的差异进行精准、定向的传播,表达中国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的智慧、思想、观念、知识、方案和愿景。二是要加强技术平台的布局和治理。元宇宙时代,技术成为国际信息流动的基础设施,是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媒介融合的基石。以“新闻+场景+体认”为代表的技术类新闻机构,将更多主导整个新闻产业链,技术范式主导新闻生产的现象在未来会日益凸显。中国的新闻生产将进一步依靠技术的底层架构,实现新闻的可视化、移动化和交互性,同时回应互联网环境下“算法+运营”的新趋势。三是要重视传播的方法论和技巧。要关注年轻群体和底层群体间的友好交往,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网络空间好感度。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应保持良好的大国心态,充分认识、理解国际涉华舆论斗争的新环境,对外交往既讲舆论斗争,也讲交流合作,努力使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方银.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与新特征[J].当代世界,2021(4):4-10.

[2]  刘志富,赵和伟.国际舆论斗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战线[J].求是,2013(3):58-59.

[3]  姜华,张涛甫.“元技术”塑造新闻业发展新图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02(1).

[4]  Simon Kemp.DIGITAL 2021:GLOBAL OVERVIEW REPORT[R].(2021-01-27)[2022-03-02].https://datareportal.com/ reports/digital-2021-global-overview-report.

[5]  鄭雯,施畅,桂勇.“底层主体性时代”:理解中国网络空间的新视域[J].新闻大学,2021(10):16-29+117-118.

[6]  张志洲.增强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N].人民日报,2017-02-17(7).

[7]  邓清柯.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积极注入“中国力量”[N].光明日报,2015-11-13(10).

[8]  吴心伯.论中美战略竞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5):96-130+159.

[9]  李一平,付宇珩.国际合作中的领导权竞争:以“一带一路”倡议与金砖国家合作的战略对接为例[J].东南学术,2019(3):118-129+248.

[10]  周方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际格局走势与中国的应对[J].当代世界,2020(7):4-10.

[11]  余远来.全媒体时代新型舆论斗争人才培养探析[EB/OL].(2021-02-04)[2022-03-02].https://www. 81.cn/jsjz/2021-02/04/content_9980799.htm.

[12]  李彪.新时代中国特色舆论学:演进脉络、核心问题与研究体系[J].编辑之友,2021(9):5-10.

[13]  史安斌,刘长宇.新形势下的国家形象传播:破解困局与开创新局[J].对外传播,2021(3):8-12.

[14]  李希光.摸清思想意识形态的领土与阵地[J].人民论坛,2014(24):36-39.

[15]  叶俊.后疫情时代国际舆论斗争的变化与策略[J].青年记者,2021(6):9-11.

[16]  李希光.在国际舆论战中建立主攻阵地[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5):19-21.

[17]  师文,陈昌凤.分布与互动模式:社交机器人操纵Twitter上的中国议题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0(5):61-80.

[18]  涂凌波,田欣荷.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面对的复杂国际舆论环境:表现、原因及影响[J].当代世界,2020(11):57-64.

[19]  Samuel C.Woolley,Philip N.Howard.Computational Propaganda[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

[20]  郑满宁.元宇宙视域下的新闻产品:社会动因、实践模式和理念变革[J].中国编辑,2022(2):76-81.

DOI:10.13946/j.cnki.jcqis.2022.02.009

作者簡介:相德宝,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杨月清,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相德宝,杨月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际涉华舆论斗争的新形势与新特点[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2):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