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4-23 16:26吴青予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留守儿童德育

吴青予

【摘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大范围流动。但是由于实际务工地条件的限制,不能将所有的亲人带入其务工地域,特别是不能将子女带入务工所在地接受教育,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从现阶段留守儿童所呈现出来的情况看,特别是德育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进行研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对策

德育体系中,小学德育是较为重要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是以学校为行为主体,其他为辅助。小学阶段所接受的德育往往会影响到学生长大后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而现阶段,非常多的农村留守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出现了较大的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现今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问题也成了现代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现状

留守儿童的聚集地方往往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或是地处偏远的山区,以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甚至还有些单亲家庭,农村中有很多的留守儿童是同自己的爷爷、奶奶等隔辈长辈生活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发地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德育缺失。这些儿童往往会受到过分的溺爱而还会被赋予“弥补缺失”的看似合理的理由。这些孩子要么沉迷于电子产品,要么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性地旷课、撒谎、打架等,长此以往会造成其德育品质的下降,甚至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 农村留守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庭德育的缺失。据调查显示,目前的农村在外务工的父母,平均一年回到家乡的次数不高于三次,甚至更少。所以,农村的留守儿童一年之中与父母的见面次数只有三次甚至更少,而且每次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在儿童情感需求方面是无法得到满足的。父母对于孩子而言,本应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任老师,但是由于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缺位,因此在孩子的德育方面无法给出实时的引导,对于孩子自身德育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另外,很多的留守儿童会与隔辈长辈一起生活,隔辈长辈对于孩子的管教方式往往是顺从、或一味地给予,在德育方面缺乏了指引的作用。同时,孩子与隔辈长辈之间会存在较大的代沟,从而沟通不畅,会更容易让儿童产生逆反、孤僻、内向等性格。这些都是不利于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因此,家庭的德育缺失或减弱,是导致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品质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二,教育资源匮乏。从我国现在的教育发展水平来看,城乡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的配备有着较大的差距,呈现了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农村小学在教学资源分配上较为落后。例如,图书、实验器材、多媒体器材、远程教学资源分享平台等建设水平落后或缺失。教师资源短缺且呈现年龄普遍偏高,新生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薄弱,由于教师待遇、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到有效的教师资源补充。农村小学作为小学生德育的主体阵地,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水平,从而会促使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第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在农村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会存在着不理想的德育环境。比如会有经常性的辱骂场面、缺少公德心和奉献精神的场景存在,这对于儿童特别是缺少父母德育引导的留守儿童来说是耳濡目染的,会对其德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手机和智能化电子设备不断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儿童也在不断地接触到网络拓宽自己的信息。但是现在的网络环境中,有着非常多的不利于儿童德育的信息,例如暴力型游戏等。由于儿童的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同时留守儿童几乎处于零监管状态,会对其德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德育问题的对策

第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中,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依靠。因此,对于农村留守的小学生来说,最为需要也是最为有效的德育就是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在外地务工的父母,需要尽可能地多地增加与孩子团聚的时间,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要与孩子建立不同的交流手段。例如,可以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时刻鼓励孩子、激励孩子,在德育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将正能量的知识传递给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另外,父母要与隔辈长辈之间做好沟通,在孩子德育方面進行适当、可行的引导。

第二,凸显学校在德育中的作用。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学校是教育的主体,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建设好必要的教育教学措施,使得教学资源科学配置和使用。例如,可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特别是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利用等。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尽可能地扩充年轻教师队伍,从而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另外,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于学生的德育的不利影响,针对留守学生的现有德育现状推行寄宿制度,从而增加学校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在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下提升留守儿童的德育水平。

第三,净化社会环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农村全民素质的提升。通过文化娱乐、非遗传承、经济技术培训等有效的手段,对农民进行集中的培训和培养,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正确引导,从而实现农民素质的稳步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土壤。另外,对于网络环境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要对不利于儿童德育的网络信息进行严控,一定要抵制不利于儿童的德育信息,为儿童创造可以提升见识、增长技能的绿色网络环境,助力农村留守学生的德育。

综上所述,德育是贯穿教育始终的,小学阶段的德育是一个初始阶段,也是一个关键阶段,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在德育方面已经凸显了众多的教育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上述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伟.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J].情感读本,2019(9).

[2]包丽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新课程,2021(51).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留守儿童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