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问出一个“好问题”

2022-04-23 21:53灰鸽叔叔
教育家 2022年17期
关键词:成人家长孩子

灰鸽叔叔

让孩子自己吃饭,收拾玩具,如厕……在这些事情上,父母尽量引导孩子独立做,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形成独立意识。不过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往往更重视孩子行为的独立,忽视孩子思想的独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孩子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的前提,其重要一环就是学会提问。

“孩子提问质量不高”似乎是困扰不少家长的难题。典型的烦恼是:“他在说什么?”“怎么问得那么幼稚?”“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问得那么好?”在课内学习中,我们会担心孩子无法和老师取得良好的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担心孩子缺少有逻辑的思考和表达。忧虑可能无法避免,但也有一些简易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摆脱“过虑”。

好问题需要“完整与细节”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完整的问题,在教育领域都不是坏问题。通过提问,我们可以完整地知道孩子的“不解”在哪里,就有机会通过解答完成引导,拓展孩子的认知领域。

什么是完整呢?孩子习惯把问题简化成“为什么”,那么成人就需要鼓励孩子把前后文说完整。比如:“你看,煤气灶上的火是蓝色的,点了之后,锅就会热,等一会儿,馒头就蒸熟了。”有的孩子可能直接问:“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他到底在疑惑什么,是火的颜色、热的原因,还是等待的时间?我们的回答很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不满意,成人也会烦躁。这时候就需要追问,诱导孩子说出更具体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火是蓝色的呢?”回答就能有的放矢。这就是“有效提问”。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就是尽量把主谓宾都讲完整。

对青少年甚至成人而言,需要的是“细化与清晰”。比如,有的孩子问我:“我作文写不好,怎么办呢?”这句话看起来很完整,却让我很无措。好比我在划龙舟,正挥着桨,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片汪洋大海。我是该接着划,还是该喊救命呢?

哪怕是专业记者,也会陷入提问的困境。比如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您提到会持续改善,这是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呢?”主讲人一愣:“这个提问很好,这确实是个积极的信号。”大家就会有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慨。

在财经领域,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您对当下的宏观经济怎么看?”“怎么理解当下萎缩的消费市场?”“有什么好的投资品吗?”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好问题”,但因为生活中比较常见,导致孩子们也产生了误解。比如一些小记者培训,提问的是“请问你有什么感想”。这显然是个误区。就像我们对医生问“不舒服怎么办”,医生也只能硬着头皮说:“注意身体。”这样的问题显然并不需要专业人士来回答。而“不舒服”其实是可以具象化的。比如,肚子不舒服,是有点痛,还是拉肚子?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患者回忆起来,可能是昨天月饼吃多了。然后医生才会开单子,让患者去检查,再给患者配药。当问题具象化之后,医生才能发挥作用。

生活中或者学业上的问题也是一样。比如,孩子看到作文题目之后发呆,不知道要写什么,家长或教师要关注问题究竟在哪里。是写出来就偏题离题,还是错别字特别多、字数凑不够?如果是看到题目发呆,那么,孩子是看到所有类型的题目都发呆,还是只有其中一些?孩子有没有读题?是生活经验不丰富,还是选材没有思路?如果在提问之前,孩子尽力缩小提问的范围,获得的答案必然更有针对性。同样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作文写不好怎么办”,另一个是“昨天,我写了运动会,可是第一名是谁我不记得了,就是一篇流水账。刘老师在开幕式上还摔了一跤。我倒写了一大段,该怎么修改啊”。显然,后一个问题更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

好问题需要得到“有效反馈”

另一个让人烦恼的现象是有些孩子“不愿提问”,在课堂上没有举手的念头,在生活中也没有沟通的意愿。一部分归因于性格,另一部分是长期缺乏“有效反馈”。

家长们都知道一些基本的“忌讳”:要有耐心,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查”“问问别人”,孩子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早已熟稔于胸,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常常有着无心之失。例如,一位妈妈问:“中午想去哪里吃?”孩子兴高采烈地说:“肯德基!”妈妈却回答:“这是垃圾食品,吃了不健康,我们去茶餐厅吃吧。”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它似乎不是个问题。毕竟孩子判断力弱、知识面窄,成人总得当个领路人。但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回答变成疑问句,比如“我们可以去吃肯德基吗”,似乎就能察觉到一些异样。在这段对话里,孩子的声音是没有意义的。从操作层面来说,家长需要抛出的问题,不应该是个开放式问题,而应该是道选择题。比如,茶餐厅和面馆,让孩子二选一,两个答案都在家长的控制范围内,从而让孩子的决断变得有效。

大多数孩子出于好奇心爆棚的状态,往往是想要什么就说什么、想不通就问。“为什么晚饭后要出去散步”“现在吃冰激凌为什么不可以”……如果他们始终不说,那么很可能就证明了一件事:孩子从心底里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无效的,甚至于提问是要挨骂的。

再比如,“为什么信号灯是红绿灯,不是蓝粉灯”,成人可以给孩子讲讲颜色的波长,可以做些实验;“为什么三角形两边之长大于第三边”,成人可以引导孩子去摆筷子。如果成人觉得这些做法会浪费时间,那么孩子提问的意愿自然会降低。这种打击常常是下意识的,也很难完全避免,克制“趁机开展挫折教育”的念头,是摆在许多家长面前的课题。

在众多“挫折”中,有一类情况值得一提:一些家长会有“水平焦虑”,比如四年级的孩子怎么还在问二年级的知识……它所带来的困扰,恐怕比“孩子不会提问”更大一些。这里同样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年龄从来不是提问好坏的核心标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家庭条件不一样,即便孩子们都是三年级,可是对事物的理解差异是非常大的。互联网显然把这种差异展现得更加明显,我们更容易看到金字塔顶端的案例,也更容易陷入焦虑。

我们可以轻松搜索到一些“7岁以上”“适合10岁”的学习资料,但也会紧张地发现,“我的10岁”和“他的10岁”可能并不在同一起跑线。如果发现起点慢了,成人可能会有些慌张。事实上,学习更重要的是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比如,我们普遍觉得孩子到了6岁就该学会汉语拼音,但如果有人40岁的时候不会,可不可以学呢?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有人英语不好,拿着小学课本去学,问孩子苹果怎么读、香蕉怎么念,也没什么丢人的。“适用年龄”是一个便于检索的关键词,从来不是学习的门槛。

相當一部分成人,看到自己8岁的孩子能听“给10岁孩子的课”就觉得自家孩子是神童,觉得12岁的孩子去听这门课就不太好意思,其实大可不必。学习这件事,从来不是看你几岁,而是看你会不会。同样,提问如果足够完整、注重细节,也不存在“幼稚不幼稚”一说。如果因为担心被嘲笑、被批评,而把问题埋在心里,那才是一件糟糕的事。

呵护问的意愿,把问题问完整,再把问题落细落小,听起来挺简单,但还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

猜你喜欢
成人家长孩子
养大成人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神奇的太阳
犯错误找家长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