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超重与肥胖人群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2-04-23 14:33赵雪
体育时空 2022年6期
关键词:超重肥胖现状

赵雪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3-297-02

摘  要  为了解大学生超重与肥胖人群的现实状况,促进超重、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探索大学生超重肥胖人群的所占比例及发胖原因,针对造成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的改变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超重  肥胖  现状  对策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然而,在物质条件富足的另一端,大学生超重与肥胖人数逐年增加,我国大学生身心素质呈下降趋势,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这方面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对于大学生来说,超重与肥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与古代相比,现代大多数人以瘦为美。第二,在心理方面,超重者与肥胖者往往具有自卑心理,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害怕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病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肥胖已被称为21世纪上半叶全球面临的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由此可见,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超重或肥胖势在必行。

现如今,减肥的手段五花八门。喝茶减肥、抽脂减肥、药物减肥、节食减肥、运动减肥等都是减肥人群使用的手段。但如何在不伤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达到最佳减肥效果,是我们应该长期关注和深度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肥胖标准

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进行评定。BMI18.5~23kg/m2为正常,BMI≥23kg/m2为超重,BMI23~24.9kg/m2为肥胖前期,BMI25~29.9kg/m2为Ⅰ度肥胖,BMI≥30为Ⅱ度肥胖。

二、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群体现状研究

(一)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群体比例研究

学者王汉臣在沈阳农业大学做了关于超重与肥胖学生的调查研究。他随机抽取了3000人的体质测试数据,筛选出体重指数≥23kg/㎡的超重与肥胖学生共计320人,占正常学生人数的10.7%。

在《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超重与肥胖运动康复需求研究》中,陈超、魏海娥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5所高校大学生(男生132人,女生321人,共321人)的超重與肥胖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肥胖比例高于超重比例,城市男生超重比例高于乡镇(村),女生总体上超重比例大于肥胖比例,其中城市女生超重、肥胖比例高于乡镇(村)女生。女生超重与肥胖总体比例高于男生,以肥胖单向比例作对比,男生的肥胖人数比例高于女生。

《新疆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牙周健康与肥胖情况的调查分析》的作者热依拉·居热提等五位学者选择了604名大学生,计算其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显示,男生BMI的平均值为(22.30±2.50)kg/㎡,女生BMI的平均值为(22.36±2.50)kg/㎡。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15.25%和16.53%,女生超重32.61%,肥胖4.45%。

《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肥胖现状及运动情况调查》的作者张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淮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回收的257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体重过轻有43人,占比16.7%,健康体重有144人,占比56.1%,超重人数为64人,占比24.9%,肥胖为6人,占比2.3%。学者闫凯、白旭阳、张荷玲同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了关于肥胖现状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有10.1%的同学在回收的115份有效问卷里是体型较瘦的,而肥胖和超重的同学总共达到了21.1%。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不难发现,如果将超重与肥胖区分开来,男生在肥胖方面的占比大于比女生在肥胖方面的占比。而女生大多都处在超重的范围,在肥胖范围内的是少部分。然而不管是男生的占比或是女生的占比,从总的超重与肥胖的人数上来看,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超重与肥胖人群占比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是体重正常的大学生走向超重与肥胖的背后推手,什么样的方法能预防或抑制此现象的发生或发展,这些都是我们为促进超重与肥胖人群的体质健康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大学生超重与肥胖原因分析

李梅在《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分析基因遗传、生活方式、体育运动是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肥胖者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饮食习惯上,高脂、高油、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的偏食,也是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又一推手。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不愿意参加除了体育课以外的户外活动,使身体缺乏锻炼,能量消耗减少,造成脂肪堆积。

杨东升等在《大学生肥胖与运动、早餐使用频率的相关性分析》中对大学生的早餐频度进行了调查发现,超重与肥胖的学生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从来不吃早餐的比例都高于体重正常的学生。将不同早餐食用频率学生的平均BMI值进行对比发现,每天都吃早饭的学生其平均BMI最低,而从来不吃早饭或很少吃早饭的学生BMI高于经常吃或每天吃早饭的学生。

李苗在《宜宾学院女大学生肥胖原因的调查与研究》中阐述了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是宜宾学院女生发胖的主要原因。在运动锻炼方面,经常锻炼BMI指数在正常范围人数最多,几乎不锻炼,BMI在标准范围人数最少。

赵美芹在《影响大学生肥胖的关键因素及改善措施》中提出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习惯、体育运动、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而家庭没有一套健康的饮食标准,高校没有特别重视体育运动也是造成学生肥胖的原因。

王一峰也在《浅析女大学生肥胖成因及减肥误区》里明确了女大学生肥胖成因有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两大成因。除在遗传因素外,爱吃零食、爱喝饮料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了学生发胖。而很多学生在“女生以静为美”的错误观念下缺乏运动,导致能量过剩。

《浅析当代大学生普遍肥胖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的作者康桥水指出,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体育锻炼没有任何概念。其次大学生在校自主分配时间较多,晚上通宵打游戏,一日三餐不按时按量吃饭,吃夜宵等现象导致身体系统紊乱。此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原因。

综上所述,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这些因素中,个人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主要推手。其次,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重要成因之一,有极少数的大学生超重或肥胖是因为遗传。由此可见,要想对超重和肥胖进行预防或抑制,首先应从自身出发,反省自身存在的生活陋习,并加以改善和克服。同时还应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从内到外对超重和肥胖进行干预。

三、建议

个人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及休息时间,不沉迷于电子产品,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少量不摄入高脂高油高糖的食物,拒绝垃圾食品,做到合理膳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发展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积极健身。

在学校方面,食堂可推出减脂餐供减肥人群食用,解决减肥学生饮食菜品单一,脂肪量过高或缺少蛋白质等问题。学校体育部门也应引起重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肥胖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督促其干预超重与肥胖。

在政府方面,相关教育部门或卫生部门要定期向学生做超重与肥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树立保持身体健康的强烈意识。提供免费或低价体检机会给学生,对学生身体成分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状况及健康程度。

四、结论

大学生超重与肥胖人群数量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超重与肥胖人群分布特点从整个肥胖与超重的数量上看,男生人数大于女生人数。在肥胖范围内,男生人数同样多于女生人数,而在超重范围内,女生人数则大于男生人数。

大多数学生都属于单纯性肥胖,这类学生的肥胖不是由无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这种超重或肥胖都是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手段进行改善的。

导致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不良饮食习惯。比如,爱吃零食,爱喝饮料,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等。第二,不良生活习惯。具体表现在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晚睡晚起等生活作息不規律。第三,缺乏体育锻炼。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一项或几项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过于单调等。

参考文献:

[1]陈虎,赵京辉.大学生肥胖群体现状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5):23-26.

[2]潘冬,房强,徐云.有氧运动对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J].体育风尚,2021(10):14-15.

[3]柳苏凌,大野川.社会艺术培训能不能在“双减”中获得政策红利[J].乐器,2021(09):4-7.

[4]潘道雍,刘永光,李瑞.我国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减肥效果的meta分析[J].喀什大学学报,2021,42(03):82-86+120.

[5]李苗.宜宾学院女大学生肥胖原因的调查与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8):70-71.

[6]热依拉·居热提,李一鸣,徐隽,等.新疆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牙周健康与肥胖情况的调查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9(02):183-186.

[7]朱思琦.大学生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减肥的运动方法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4):340-341.

[8]李梅.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4):162-163.

[9]陈超,魏海娥.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超重与肥胖运动康复需求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5):27-30.

[10]杨东升,沈喆,顾伟铭.大学生肥胖与运动、早餐食用频率的相关性分析[J].运动,2012(08):42-43+23.

猜你喜欢
超重肥胖现状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