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书店里的诗和远方

2022-04-26 13:07李柏林
小天使·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城隍庙合肥公交车

李柏林

1

刚到合肥读大学的时候,有次逛街无意在城隍庙附近发现了一家无名书店。也许它是有名字的,只是名字不显眼而已,我便从来没有注意过。

书店在城隍庙附近的一排老房子中,又破又旧,真像是住在回忆里的一栋房子。书店只有十几平方米,用红纸在门口贴着“杂志特价”,也没有什么装潢,里面除了几个书架,只是几张大桌子,桌子上堆满了过期杂志,甚至过道的地上堆的都是杂志。因为门一直敞开着,书架上的书,也蒙上了灰尘。

老板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应该是个文艺青年,戴着一副眼镜,坐在门口的柜台里。你走进他的书店,他也不会特别热情地和你攀谈,更不可能给你推荐。好像在我的印象中他本就不善言谈,开这个书店就是为了自己看书方便。我甚至怀疑书架上那些看似有些旧的书,都是他翻烂的。

那些杂志,基本都是过期的。有去年的,前年的,几年前的……每本杂志都被重新标价,前年的一元一本,去年的两元一本,厚一些的纯文学期刊三元一本。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可谓是发现了大便宜。

2

每个周末,我就背着空书包,坐一段公交车到达无名书店。甚至很多时候,我刻意错过空调车。因为空调车是两块钱,而我想一样的路程,却因为路上享受一会儿空调而把一本杂志享受没了,这在我的价值观里是万万划不来的。

有时候,我会在那个书店,逗留一个下午。冬日的午后,那未经装修敞开的大门,我能看见空气中的粉尘,在阳光下发亮。甚至能看到老板那臃肿的黑色棉袄,一丝丝跑出来的白色的丝线。可是这又有什么影响呢?

我就在那小小的十几平方米里,席地而坐,看到影子都抛下我。老板也不赶我,我们各看各的。我在夕阳还未落下时挑选自己喜欢的杂志,就像男生为心爱的女孩挑花一样,走出花店的那一刻,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望。我也总是那样,每次二十块钱装满一书包,去赶回学校的公交车,觉得自己肩膀上背的,是沉甸甸的梦想。

学校在郊区,我总是在站台旁买两个包子当作晚餐,看着一辆辆公交车路过我,等着那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车因挤满了学生而变得温暖,而我抱着书包坐在位置上,像拥抱一座金山,心里满是踏实。

3

大学的那几年,我就这样在每个周末如此往返。在那个十几平方米的书店里,老板与我也渐渐变得心照不宣。我选好书后,他帮我装好,甚至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言语,却像是很熟的老朋友。

那个无名书店,没有音乐,也没有嘈杂的人声。它隐蔽在那个繁华的街市,偏安一隅,好像在那里,时间都静止了,甚至在不断倒退……

后来,我离开了合肥。这几年文艺书店越来越多,装潢精美,甚至里面还有茶水饮料,小吃零食,名人讲座,而我总觉得那只能算是消遣,算不上文化。看书的仪式感就在于对文化的敬畏心啊,如果让我嗑着瓜子看书,我断然是觉得不自在的。我觉得还不如席地而坐,一头扎进书里来得自在。

4

几年后,我又回到合肥,城隍庙的那排小房子,变成了高楼,那个无名书店也不见了,它仿佛随着那些过期杂志消失在过去里。我再也不是背着书包赶公交车的十八岁女孩了,再也不是为了省一块钱甘愿错过一辆辆空调车的女孩了。

那晚,我在城隍庙附近兜兜转转,在昏暗的路灯下,只有报刊亭在风中闪着孤独的光,年老的阿姨坐在里面热情地招呼我。那些杂志被整齐地摆着,被昏暗的灯光照出暗淡的亮光,我也不再像曾经那样,觉得每一本杂志都放着光向我招手,我突然问了一句:“有過期杂志吗?”阿姨说了句:“最新一期的都不好卖,何况过期的呢?”

我随便挑选了两本杂志,却没了那曾经为了省钱买过期杂志的快乐。

那时候,一辆公交像一本杂志,而我却不舍去浪费任何一本杂志。后来啊,岁月成了我永远也追赶不上的那辆公交,而无名书店却被锁进了我的诗和远方。

小编絮语

无名书店里读书的仪式感,带给“我”精神上的宁静、自在与享受,沉浸在文字世界里。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都应该摒弃内心的浮躁,对阅读保有敬意,多读书,读好书。

猜你喜欢
城隍庙合肥公交车
合肥的春节
城隍庙是怎么来的?
逛镇江城隍庙街
第一次坐公交车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城隍庙里红红的年味
公交车上的窃案
小小书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