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生家长会上的故事

2022-04-29 21:23吴燕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吴燕

每年一次的新生家长会是每一位管理干部都会面临的常规工作,往常我们总会在一次会议中逐一向家长“灌输”园所文化及管理理念、课程设置、保健工作、财务工作等等內容,大有“一次让你明明白白”的感觉。然而,对于填鸭式的大水漫灌,我们是否真的讲明白了?讲的内容又是否真的能够引发家长的共鸣,为日后的家园合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开启一扇以“理解”为基础的大门呢?

2018年的一次人事任命,让我从业务干部转变成了执行园长,新的身份、新的园所、新的家长群体,让我对入园前的家长会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一切还要从一次入园前的家长访谈说起。

我们诚恳地征求家长对未来幼儿在园教育的需求,一位家长却漫不经心地说了句:“我对幼儿园没有要求,吃好玩好不受伤就行了!”而另一位家长则说:“园长,我跟他不一样,我就想知道幼儿园到底学什么。我听邻居说,幼儿园就是玩,什么都不学,您说这样,将来上学哪儿跟得上呀!我们不多上,就上到中班,最后一年得去学前班学点儿东西,不能让孩子一直这么玩下去!”

起初,我特别不理解家长的表达,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宣传与普及都如此重视了,为什么家长还会提出如此“浅薄”的问题呢?一度,我将原因归结为城乡结合部家长的实际需求,认为是园所所处的位置及居民的素养决定了这一现状。在随后准备家长会内容、深入了解家长想法后,我发现,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是某个区域特有的或者说是必然有的,而是我们在向家长宣传讲解的过程中,没有认真思考“家长想听到什么?精心准备的家长会中哪些内容是与家长们息息相关的”等内容。我们想让家长了解的是幼儿园的文化理念、办园思想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方方面面;而家长想了解的却是“孩子在幼儿园里会接触到什么,他们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如何与老师沟通才能了解到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等内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从听众的角度出发,预设出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想听到的是什么,做个懂家长需求的管理者,才能上好家园合作的第一课,开启家园沟通、携手共育的“理解”之门。

怎样让家长听得懂幼儿园里的门门道道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回想起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思维》这本书,想到是否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在第一次家长会中为初次接触幼儿园的家长们讲清幼儿园里的那些事。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我开始思考自己要选择哪些事作为故事讲给家长听。回想着日常与老师、家长们沟通的点点滴滴,我确定了以下内容:

1.讲清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不是只有玩,生活、游戏中也有大大的乾坤;

2.讲清家园配合的要点:信任是基础,要做一名智慧家长,与老师同步做好幼儿教育。

有了明确的方向,我开始选择适合讲述的故事内容,并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讲述方法。

◆ 三张图看懂环境创设中的乾坤

环境是幼儿在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老师,在环境创设中老师们往往会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运用照片、图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学会独立收放玩具、独立做事等生活自理能力。新小班的家长从未进入过幼儿园,自然不会对幼儿园的环境有了解,因此我通过三张图给家长讲述了故事《环境中的小提示》,帮助家长一方面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奥妙,另一方面了解教师是如何发挥环境隐性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的。

出示图1后,我请家长猜一猜这张图是什么意思。家长们有的说“是碗”,有的说“摆碗用的”。我又问:“那下面的黑色小圆点呢?”家长们说不出来了。“这是孩子们送碗的时候使用的图示。4个碗代表了4个小组,孩子们会运用点数的方法,按照小圆点的数量把碗放在相应的地方。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让最初的数量概念融入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之中。”我的讲解让家长恍然大悟,家长会的氛围自此也变得轻松起来。

图2的出现,让家长们面露惊讶:“这是衣架吗?”“这些图片是让孩子们分类放衣服吧?”看到家长已经能够根据前面的经验来判断图片的作用,我进而引导家长:“没错,是分类。那么您看出几种分类方法了吗?”在我的提示下,家长们纷纷说:“颜色,还有不同衣服的样式!”有的家长感慨道:“一个衣架居然有这么多门道,太有意思了!”“不仅仅有门道,这背后还有故事呢!”我边回应着家长的感慨,边讲述着衣架背后的小故事:老师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表演区服装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衣架的大小、衣服的种类都会成为孩子们不愿意收拾衣服的小阻碍,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收放服装的好习惯,老师通过带领孩子们找服装特点、给服装分类、给服装找合适的衣架等方式,让小衣架“活”了起来,孩子们在游戏探究中自主确定了衣服的整理方法,获得了独立整理和分类的能力。听了我的衣架故事,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老师的智慧点赞。

图3的小小的播放器又藏着怎样的玄机和教育智慧呢?通过前两张图片的分析,家长们已经渐入佳境,很快猜出了图标的意义:“这是播放键,按一下是小乌龟的故事。”我进一步解释图片背后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尝试借助图标来帮助自己做事情,因此,老师们在图书区设置了这样的小标识,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学会使用播放器,快速找到自己喜欢听的故事。”家长们很受启发,纷纷说:“太有意思了!”“我在家里也可以这样操作一下!”

我们常说家长不了解幼儿园,每当老师加班创设班级环境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表示不理解。这次的图片分享让我感受到,不是家长不想了解,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让家长了解的途径和方法。从读懂环境做起,用形象的图片打开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第一扇门,不仅能让新生家长会轻松自然,更让家长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发现了幼儿园生活中的教育价值。

◆ 一张图、一本书、一个游戏,看懂课程中的乾坤

有了直接的感知,我们的故事又深入了一层,为了给家长讲清“幼儿园里学什么”,我选择了一张图、一本书,并带着家长一起玩了一个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家长透过图片、图画书、亲子游戏深入了解幼儿园里的课程乾坤。

一张图

出示图4后,我给家长讲述了图片背后的故事: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植物的多样性,老师们在自然角中摆放了不同形状、不同根系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为班中增添了生机,更是鍛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将自己对叶子和根的认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家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观察很细致,有的发现了红掌根是弯弯曲曲的,有的发现了根是缠绕在一起的……这个活动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幼儿好奇好问的心理需要,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了简单概括观察对象的特征,也学会了对表面特征进行对比观察。这就是幼儿园里的教育,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

一本书

我选择了一本家长们很熟悉的绘本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选择这本书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很多家长都熟知这本书,也有一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了这本书进行阅读;另一方面是这本书在幼儿园中拥有很多小读者,很多孩子都会沉浸在母鸡萝丝与狐狸的故事情境之中,为母鸡担心、为狐狸的愚蠢发笑;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大多数家长在与孩子进行绘本阅读中都会忽略书中的动作词汇,只读书籍表层的内容。

在与家长们一起阅读书籍内容后,我向家长提问:“您还记得母鸡是怎么机智地躲过狐狸的追捕吗?”家长们一脸疑惑,我进而又问:“其中的一些动作词语您还记得吗?”有的家长说“好像有跑”,有的家长说“好像有绕”。“究竟有什么词?老师们又是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词的呢?”我请家长带着这两个问题继续听我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后,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母鸡萝丝走过的路线,同时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图示的方式记录下它的路线,就像图5所示,通过不同的箭头,帮助孩子们理解“走过”和“经过”、“越过”和“绕过”、“钻过”和“穿过”等词语的区别,从而引导孩子们理解词语的含义,建立图画与词汇之间的关系,最终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原来这样呀!”“看来故事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就行了。”通过一本书,家长们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更感受到了直观体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价值。

一个游戏

“您经常带孩子逛动物园吗?”新的故事在我的提问中开始了,家长们纷纷点头表示肯定。“那么您在带孩子逛完动物园后会做什么呢?”“逛完就完了呗,顶多买些玩偶回来!”一名家长脱口而出。“那接下来看看我们老师是怎么和孩子一起出去玩的。”我一边说一边操作着多媒体机展示关键环节的图片,“老师会先带领孩子们回顾在动物园见到了哪些动物,孩子们会说出各自印象深刻的动物;接着,老师会出示自制的动物卡片,让孩子们摆弄操作,细细观察;在孩子们操作卡片的过程中老师会问‘哪些动物是天上飞的?哪些动物是水里游的?哪些动物是地上跑的?’,这样,孩子们在摆弄卡片的过程中既回忆了在动物园参观的情境,又按照动物的生活场景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这样的分类游戏后,我们还会再次进行食性分类,让孩子们将动物的种类进行细化……”这个故事帮助家长理解了幼儿园是如何将参观活动的教育功能最大化的。(见图6)

这三个互动故事,让家长们对幼儿园的“玩”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家长感慨道:“原来玩的门道有这么多,难怪老师是专业的,的确是不一样呀!”

家园配合的关键,是良好的亲师关系的建立。但近几年受负面新闻的影响,亲师关系变得有些紧张,家园间的不信任加剧了教师的不敢言,也加剧了家长对教师的过度干预,直接影响了幼儿在园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为了讲好亲师关系,我选择了幼儿园以往发生的两个小故事,希望借这两个发生在幼儿园中的真实事件,帮助家长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亲师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故事一  由“爸爸生气了”到乖孩子的转变

晚离园的时候,一个小男孩的眼角不小心被身边另一个孩子手中的纸飞机划伤,划伤的位置在眼睛的外眼角,虽然出现了划痕出血,但并没有伤及眼球。老师立刻检查男孩的眼角并带他到医务室进行初步处理。当向家长说明情况并表达歉意之后,男孩的爸爸脸色突变,大声吵嚷着:“你们怎么看的孩子!眼睛多重要的地方,多危险呀!这么简单处理就完了?必须去医院检查,现在就走!”发怒的爸爸不仅把孩子吓哭了,更是让老师惊出了一身汗,二话没说,赶紧陪着家长打车去医院,来来回回折腾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返回幼儿园。家长的怒气也在奔波中、在老师反复的道歉中消除了。然而,这件事的后遗症才刚刚萌芽,从这件事以后,原本听话乖巧的男孩却像变了一个人,在班级中开始带着其他孩子违反规则、挑战老师,一旦老师出言相劝,他就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说:“我爸爸上次就骂你们了,你再管我,我还让他来骂你!”就这样,老师开始对孩子的行为“视而不见”,孩子也逐渐变成了班中的小霸王。

故事二  小糖豆与“大事故”

一名小班老师在进行随机的防拐骗教育时,用一包糖豆做教具,询问入园不到3个月的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有人给你糖吃,你吃吗?”当时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说“我想吃”,老师随后教育孩子这样是不对的,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物品。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活动,由于教师没有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反馈,在孩子向家长的表述中,变成了“老师今天给我们吃糖了”。这个“糖”字让家长们的神经一下子紧绷了起来,“什么颜色的糖?什么时间吃的?都谁吃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一股脑地冒了出来,并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质疑与忧虑,一场信任危机逐步演化成了幼儿园的一场大事故,家长为此请来警察调取监控,而教师也因不堪其扰辞了职。

两个故事讲完后,我语重心长地对家长说,幼儿园、老师、家长三方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良好的亲师关系需要尊重、信任、平等和理性。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1.尊重老师。不当面指责,不背后议论。因为孩子需要一个安全、信任的空间,他们会在观察中了解、习得处理问题的方法,给予老师尊重就是在教会孩子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2.信任老师。不脑补画面,不以讹传讹。给老师更多的信任,老师才敢于对幼儿进行教育,家园教育一致,教育方能有效。

3.平等相处。和而不同(教育目标一致但方式不同),留有空间。只有平等对待老师,以平和的态度共同解决问题,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保持理性。正确看待问题(避免情绪化解决问题),彼此换位思考。发生问题后,以正确的方式和途径解决问题,避免极端或暴力的情况对幼儿造成二次伤害。

两个故事让家长直观“看”到了亲师关系的重要性。家长的情绪和做法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影响着教师对孩子教育策略的选择。一个不经意或者自以为立威的做法,受威胁的是老师,受伤害的则是孩子;一个以讹传讹、不经证实的传言,更是让家园间本就薄弱的关系变得紧张,让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受到焦虑,不得不放弃工作,也让孩子们失去了稳定、安全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这两个故事让在场的家长陷入了深思。

小故事,大乾坤。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故事的讲解,家长会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家长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员,随着我的讲述思考着自己的育儿方式,思考着今后与老师的沟通方法……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