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探究 培养科学素养

2022-04-29 21:57卞松东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情境

卞松东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性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科学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生全面、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探究主题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以趣味性、启发性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获取新知的学习情感,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

例如,教学《杠杆原理》时,教师以古希腊阿基米德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话,你们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学生听后都表示不可能,教师适时切入:“其实,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其中蕴含的物理学原理就是杠杆原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主题。”使探究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以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探究学习中。

二、大胆质疑,亲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重要。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探究、总结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是探究的首要本领。激趣导入后教师就应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但时间很有限,控制很严,学生质疑的教学流程往往一带而过。这样做一是生怕学生提出问题漫无边际;二是担心浪费时间,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其实不然,学生肯问就是在思考,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倾听,适当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教师要善于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决不能操之过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充分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探究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认识的过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观察了现象,记录下数据,还获得许多成功和失败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他们急于想表达,这是孩子的天性。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地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全班的记录,达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真正发挥作用。

四、适时评价,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

总而言之,要使科学探究活动更加有效,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索、发现。“科学探究”永远是科学课中的研究主题,它不仅是小学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科学探究必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有效地开展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作者單位:山东省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石桥第一小学272000)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情境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