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纤维/聚酰胺-6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耐候性分析

2022-04-29 08:54卢嵩李慧茹孙亚男黄缪蕾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杨木聚酰胺明度

熊 伟,卢嵩,李慧茹,孙亚男,黄缪蕾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目前,木塑复合材料多为生物质纤维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等混合成新的复合材料[1]。聚酰胺-6(PA6)具有轻质、强度大、抗磨损、耐弱酸弱碱等优点,但因其熔融温度较高,挤出工艺较为复杂,在木塑复合材料制备中应用较少。本研究考虑纸纤维来源广泛,将其与聚酰胺-6(PA6)共混制备成PF/PA6 复合材料,探究纸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基本特性及耐候性的影响,以降低PA 成本、拓展纸纤维的应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验材料

纸纤维(原生木浆纸,大连扬润贸易有限公司);聚酰胺(PA6,广东省东莞市顺捷塑料科技有限公司,350目粉末);马来酸酐接枝聚酰胺(PA-g-MA,广东省东莞市佳成塑料原料有限公司)。

1.2 主要试验仪器

单螺旋挤出实验机(东莞市松湖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WSZ10D 型实验用微型注塑机(上海新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CMT4204 型力学试验机(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R-10 型色差计(日本KONICA MINOLTA 公司);Quanta2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荷兰FEI 公司)。

1.3 试件制备

1.3.1 试样制备

将纸纤维制浆研磨调制成wt.%为1%的溶液,与PA6 粉末按0∶10、1∶9、2∶8、3∶7 进行混合,并以A0-A3表示,考虑PF 与PA6 界面相容性,添加3%的PLA-g-MAH,形成4 种试样混合液[2],见表1。

表1 PF/PA6 混合配比表

试样混合液进行1h 温度为60℃的水浴搅拌,通过真空抽滤形成片状固态混合物,并对其按0.8MPa、80℃设置进行6h 真空干燥,干燥成形后,剪切成颗粒状备用,如图1。

图1 试样制备流程图

1.3.2 试件制作

1.3.2.1 熔融制备

设置单螺旋挤出实验机进料速度为10g/min,螺杆转速为30 r/min,料筒1 区、2 区温度分别为230℃、220℃,模具温度170℃,熔融挤出制成PF/PA6 复合材料颗粒,冷却真空干燥24h。

1.3.2.2 拉伸试件制备

参照ASTM D638-2003 标准,对PF/PA6 复合材料颗粒以进气压力0.7 MPa,料筒温度230℃,模具温度30℃,保压时间10s,注射成型拉伸试验试件。

1.4 试验方法

1.4.1 耐候性能试验

2021 年5 月10 日至7 月4 日,选择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句容)某土壤池内,选取杨木(Y)、杉木(S)、炭化杨木(TY)及试件(MA1、MA2、MA3)各3 件埋入地深20cm 处。测定初始含水率、材色,每周测定含水率变化、色差变化、每日天气情况等。

1.4.2 力学性能测试

参照ASTM D638-2003 标准,采用电子力学试验机对制备试件和耐候性测试件进行拉伸强度测试,加载拉力后的拉伸速度为5mm/min,每种样品做3 次拉伸强度测试,取其平均值。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材料结合形貌分析

图2 为不同含量的PF/PA6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SEM 图,(a)图显示为纯PA6 的断面形貌,其断面多有“拉花”形貌,说明其拉伸韧性较强;(b)(c)(d)图显示为A1(10%PF)、A2(20%PF)、A3(30%PF)断面形貌,可知纸纤维成团包覆明显,与PA6 结合界面不够紧密,说明PF 和PA6 的结晶度不够。

图2 PF/PA6 SEM 分析图

2.2 复合材料吸水性能

采用间隔7d 测量,记录当地气象数据,进行6W周期试件质量数据记录。通过与初始质量之差,得出试件吸水增量。采取气候变化赋分估算(见表2);拟合出6W 土壤墒情变化,见图3。与杨木(△Y)、杉木(△S)、炭化杨木相比(△TY),PF/PA6 复合材料整体吸水性变化不大,受气候因素影响小。因植物纤维具有吸附水分的特性,随PF 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稍有提高[3],6W 内A1 试件吸水量增为0.40g,A2 试件为0.48g,A3 试件为0.52g。

表2 气候模拟赋分表

图3 吸水量分析图

2.3 色差及明度变化

采用色差计测量试件材色的白度(L*)、材料的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色轴色品指数(b*),并计算得色差(△E)。采用CIE(1976)标准色度系统中的L*、a*、b* 值来表征材料颜色,根据公式(1)来计算[4]。

将材料颜色计算取值后,△E 数值越大则表示材料颜色变化越大。明度表示材料颜色的明暗程度,根据公式(2)来计算。

V 数值越小表示材料颜色越暗[5]。

色差及明度分析图如图4,由图中可知,经过6W时间,杨木、杉木的色差和明度都有较大变化,且杨木出现大面积霉变,杨木明度由6.21 降到3.80;炭化杨木色差和明度变化不大,这也说明炭化工艺对木材防腐和变色是有作用的。不同比例的PF/PA6 复合材色差、明度数值变化很小,A2、A3 的色差、明度值几乎重合。

图4 色差及明度分析图

2.4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2.4.1 PF 含量对试件拉伸性能的影响

拉伸性能分析图如图5,从图中可知,A0 试件的拉伸载荷为446.17N,抗拉强度最大为49.57 MPa,随着PF 含量的增加,试件的拉伸载荷和抗拉强度呈A2>A0>A1>A3 的变化,这是因为加入PF 降低了PF/PA6 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从而影响了试件的强度;PF含量的升高使其与PA6 共混效果变差,产生微观孔隙,造成试件缺陷[6]。但在一定比例条件下,如PF/PA6=2∶8 时,植物纤维的拉伸韧性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其综合拉伸机能有所提高[7]。

图5 拉伸性能分析图

2.4.2 环境因素对试件拉伸性能的影响

由图5 可知,随着6 周的自然环境干预,MA1、MA2 的拉伸载荷和抗拉强度都较A1、A2 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MA3 较之A3 提高了力学数值,这可能是因为植物纤维比例较大,微观孔隙吸附水分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拉伸粘性[8-10]。

3 结语

3.1 PF/PA6 复合材料性能较为稳定,随PF 含量的增加,吸水性能有所提升,但不明显;因PA 塑料特性原因,其色差、明度等耐久性指标较好。

3.2 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PF/PA6 复合材料的拉伸载荷和抗拉强度有所提升。力学性能受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是两种材料熔融混合结晶度不高、聚酰胺有一定的吸水性所致。

3.3 可进一步研究纳米化纸纤维增强PF/PA6 复合材料的相容性,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猜你喜欢
杨木聚酰胺明度
鸣秋·吉林杨木沟写生(中国画78cm×53cm 2021年)
半芳族共聚酰胺合成及表征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铜抗菌聚酰胺纤维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我国聚酰胺6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悬崖上的杨木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