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高中体育教学意义初探

2022-05-05 07:39张辉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

张辉

体育与健康是高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也是高中阶段极为重要的考核科目,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可以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得以提升,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进而提高学生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体育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具有综合效应和全面价值。要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把这项基础工程做好,才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弘扬,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新时期的好少年,体育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只有落实好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尤其是在时间紧、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的高中阶段,才能使“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得以实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加强学生体育心智教育”是体育教育事业的全局性重大事项。在面临学业压力和学业竞争的现实困境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审视学生内心,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大和学业竞争大所致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适当的运动会使人体分泌多巴胺等促进神经兴奋的物质,从生理上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学习达到高效率的前提。

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使学生的体魄得以锻炼,体质得以增强。在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的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警觉性和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课堂行为,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与数学相关的技能、阅读等。我们知道,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差点进了体育界。钟南山在北京医科大学就读期间,体育成绩非常突出,一些关键指标甚至能比肩专业运动员,他曾被抽调到国家集训队,在1959年首届全运会男子400米栏比赛中,他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成就卓著的袁隆平老先生,年轻时也是游泳健将,差一点入选国家队;“双料”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不仅是学霸,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拿起书本指点天下,放下书本赛场称霸”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全面健康意识。一直以来,传统的体育课就是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跑步、踢球、打球、跳绳、踢毽子等,而新课标用体育与健康课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也就是说,现阶段高中的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一的身体练习,它的教学内容既注重身体练习,发展专项运动能力,教会学生掌握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运动损伤的物理治疗及功能恢复手段,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又涵盖了健康饮食,情绪调节,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自律和适应能力,体验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前,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就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新课标对学生健康的解释有了新的定义。新课标对于体育课的要求是增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目标明确的体育教学活动,使中学生的身体练习意识和习惯逐渐养成,有助于发展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通过体育学习和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终身健康和发展。高中体育教学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就学科特点而言,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与健康的价值观,鼓励他们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对自己和国家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进而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数体育活动是集体性的活动,集体活动利于组织性、纪律性的养成,也能够加强与同伴的互相交往,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与健康这门课既有积极的锻炼过程,在运动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勇于挑战自我战胜对手,表现出极强的坚强、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同时体育竞赛又有很多规则需要遵守,在运动过程中也要遵守体育道德和健康文明的准则,要有规则意识。因此体育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讲友谊、自觉实践健康文明行为的意识,助于学生训练规范、优美的动作,塑造健美的形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弘扬朝气蓬勃的作风,陶冶情操,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角色意识的形成。只有在体育活动中把个人技能融入团队,团队才能为个人的发挥创造机会。运动场上一切个人行为都要基于全队的整体任务,只有在团队中彼此信任、配合、助推,个人价值才能展现,进而保障团队最高目标的实现。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学生在校时能够做什么像什么,今后走入社会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把握机遇,彰显人生价值。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竞赛可以砥砺学生个性品质。对抗是体育比赛最核心的运动美感。高强度的对抗可以磨砺学生目标专一、百折不挠的个性品质,而这将是未来创业精神的基础。与此同时,体育比赛既是一种交往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与高手对弈,方能增进技艺。”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把竞争意识建立在宽容豁达的心理基础之上,充分尊重对手,学会分享他人的成功。然后引导学生在遵守体育道德、运动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智慧和实力赢取胜利。当然,比赛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到位,会产生争执,更甚者也可能转化为暴力行为,其实这正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创造的良好的教育契机,此时,教师需要通过讨论规则、对比事实等方式,增强学生控制情绪、化解纠纷、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正确理解体育竞赛规则、合理表达情绪和提升个人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体育教学通过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会对抗压力、寻求合作,学会正向表达自我,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借助体育教学比赛,生成最生动的教育体验,可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有记者向奥组委负责人提问:“体育是怎样激励一代人的?它激励了一代人什么?”伦敦奥组委负责人回答:“首先,体育教会孩子们、年轻人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接下来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教过孩子“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呢?那就需要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谆谆地引导。白岩松说:“如果我们不能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体面有尊严地输,并且把体面有尊严地输上升到一种叫第二种成功的概念的话,根本的变化就很难发生。”可见,体育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一生,也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要使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成为世界青年,首先要掌握国际交流语言,而国际交流语言首推体育,这些最基础的实施途径就是体育教学。

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锻炼的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品质都会跟随并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很重要,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致力于学校体育传统经验的挖掘整理,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教师要坚持从身边教研、有效教研和真实教研做起,专注于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深入解析以及在实践层面上的创新设计,使课程资源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促进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同样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們必须潜心研究、不断创新,提高并优化教学模式,促进高中这个重要时期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的同时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在保持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不断的锻炼、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实现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