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题公共参与素养考查分析及备考策略

2022-05-06 07:55江西吴小平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民考查素养

江西 吴小平

思想政治学科在高考中侧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公共参与素养近几年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研究高考试题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对指导高考总复习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研究2021 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总结了对公共参与素养的考查特点,同时透视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提出了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高考考查情况分析

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素养,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其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按照公共参与的活动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立法与决策层面的民意表达性公共参与;二是社会热点事件、公共话题的舆情发酵性公共参与;三是公共治理层面的实践性公共参与。2021 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继续践行立德树人目标,凸出考查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1.立法与决策层面的民意表达性公共参与

民意就是指民众的意愿与利益要求,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见”,它源于民众自身合法利益实现的诉求表达,源于人们对整体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主观感受。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需要科学立法、科学决策,所以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民意。(见图1)而中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6 题就是以民意表达为方向,考查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图1 民意表达渠道

【例题】(2021·全国乙卷·16)某中学7 名高一学生,上学时感受到交通拥堵,同时发现专门设置的公交车道利用率并不高。他们用3 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本市公交专用道的整体使用情况,撰写出上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合理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建议。该报告得到有关专家认可和支持,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事例表明 ( )

①关注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学生的责任

②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③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是中学生的权利

④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以学生就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参与调研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背景材料,考查“立法与决策层面的民意表达性公共参与”。7 名学生针对交通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并撰写了研究报告,提出合理建议,说明学生积极参与决策层面的民意表达,积极行使表达权和建议权,是公共参与素养的展现,②③入选。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和关注公共交通问题,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不是中学生的责任。公民可以积极反映公共管理问题,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建议,但不一定必须有相应的对策建议,①④错误。

2.社会热点事件和公共话题类公共参与

在社会生活中,公共热点事件和公共话题层出不穷,有涉及国家重大时事,也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琐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成为“第四媒体”,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和讨论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场所。广大公民可以通过媒体等渠道关注热点事件和公共话题,中学生也应当如此。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史”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2021 年高考多套思想政治试题对此都有考查,例如全国乙卷第39 题的“进京赶考”、广东卷第18 题的“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和河北卷第20题的“学‘四史’增强‘四个自信’”。

【例题】(2021·河北卷·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四史’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A 中学高一(3)班将于“七一”前夕举办一次以“学‘四史’增强‘四个自信’”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做一个活动计划。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②说明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

③150 字左右;

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示例:目的和意义: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此次活动,有助于学生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实现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观看有关“四史”内容的视频,针对所观视频,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合作共同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解题分析】本题以党史学习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关注各类时政热点话题,具备公共参与素养。解答本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

把握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分析题目要求(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具体内容,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调用学科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等)→组织答案(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回答)。

3.公共治理层面的实践性公共参与

公共治理的结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主体,公民既是政策制定的参与者、确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受惠者和监督者。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可以极大地改变社会治理的结构和效果。通过参与公共治理,不仅可以提升公民自身的政治素养,满足公民的政治需求,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可以通过民主管理参与社区治理,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性事业。公共治理层面的实践性公共参与在2021 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中也有多次出现。例如全国甲卷第40 题第(3)小问的“为‘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提建议”、河北卷第5 题的“多元力量及志愿参与社区建设”等。

【例题】(2021·河北卷·5)重庆九龙坡区的杨永根,30 余年牵头调解矛盾纠纷近2 500 件次,群众亲切地称呼他“老杨”。在老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居民、社工、社会组织等志愿参与社区建设。“老杨”变成“一群杨”,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解决,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多元力量志愿参与社区建设 ( )

①体现了公民奉献意识和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

②彰显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③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

④有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题分析】本题以多元力量志愿参与社区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公共参与素养。在老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居民、社工、社会组织等志愿参与社区建设,“老杨”变成“一群杨”,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解决,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这体现了公民奉献意识和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助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①④正确。材料不涉及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民主监督,②③排除。

二、培养公共参与素养,探究备考策略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公共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教师在高考复习备考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化情境,采用议题式教学,精心设计议题,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讨论,使学生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厘清问题,学习知识,明辨是非,提高能力,将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2.引导学生整理重大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既考查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也考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而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较少关注时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备考中要引导学生整理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下面笔者整理了2021 年4 月至8 月的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及知识链接:

☆2021 年4 月2 日,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组织的西太平洋深海科考航次中,“悟空”号全海深AUV 进行了5 000米级深潜和7 000米级深潜,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 709 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无缆潜水器AUV 下潜深度的新纪录(原最大潜深纪录为5 213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着文化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21 年4 月16 日,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开幕。《2020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

☆2021 年4 月20 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外交政策;国际关系)

☆2021 年5 月7 日至10 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盛装亮相,邀八方来客,汇全球精品。(对外开放;消费)

☆2021 年5 月7 日,世界 卫生组织宣布将中国国药集团的一款新冠疫苗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这款疫苗成为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第六款疫苗。(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2021 年6 月17 日9 时22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着文化发展;民族精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21 年6 月29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中华民族精神;人生价值)

☆2021 年7 月1 日,庆祝中 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精神)

☆2021 年8 月5 日,东京奥 运会跳水女子十米台决赛,中国小将全红婵用令人惊叹的“三跳满分”一战成名夺得金牌。作为此次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以466.20 分打破陈若琳此前保持的447.70 分的世界纪录。(理想信念;人生价值)

☆2021 年8 月19 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 周年大会将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利泽万代、亘古未有的历史功绩。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我国的国家性质;民族政策)

3.精选试题,拓展深化,内化核心素养,外化于行

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最终都是通过试题来呈现的,所以我们要把公共参与素养的深化与高质量的试题相结合。教师需要精选试题,比如选取近五年高考真题,让学生对高考真题精雕细琢,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把握高考对公共参与素养的考查情况(知识点、热点方向、类型等),还可以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还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尤其是在讲解探究类、开放类试题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生活领域中。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更内化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也就自然会外化于实际行动。

【模拟演练】

1.2021 年8 月19 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 周年大会将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建设美丽幸福西藏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幸福西藏,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公民应 ( )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西藏发展建言献策

③积极行使质询权和监督权,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少数民族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强是中国女排骨子里的根性,“永不言败”是中国女排逆境重生的秘密武器。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失利,四分之一决赛对战巴西队面临淘汰的危急时刻,逆势而上,绝处逢生,从荆棘中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光荣之路。女排队员最不缺的就是勇气,她们有夺取冠军的勇气,更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无论是竹棚中的磨难,还是赛场上的失利,又或者是外界质疑,都不能让中国女排轻言放弃。2021 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2 胜3 负的战绩结束全部征程。女排以往的成绩获得与日常训练的付出基本成正比,这次比赛却出乎意料,成为郎平执教生涯中从未有过的遗憾经历,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女排备战迎战的艰辛努力。正可谓“不为盛名而来,不为坎坷而去”,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叫中国女排精神。

某中学高一(1)班将举办一次以“弘扬女排精神”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要求: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推广途径;字数在150 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以公民参与建设美丽幸福西藏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公民应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国家发展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可以为少数民族发展建言献策,①②符合题意;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没有质询权,③表述错误;④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而题目要求从公民的角度出发,与题意不符。

2.【答案示例】一、主题:弘扬女排精神,传承路上有我。

二、形式:主题班会、专题报告、演讲比赛。

三、设计依据: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中国女排在赛场上顽强战斗,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活动目标: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作用;积极践行女排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多种方法应对挑战,团结他人、顽强拼搏。

【解题分析】本题以女排精神为背景材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女排精神,需要永不言败的决心和勇气,以此考查学生公共参与素养。解答此题应把握主题和要求,可以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意义、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分析。学生通过设计活动方案,认识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弘扬途径,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播者。

猜你喜欢
公民考查素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