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分析
——以新疆昌吉牧场为例

2022-05-06 02:55李永青操礼军詹振宏祖农江阿布拉
中国乳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乳脂产奶量体细胞

李永青,操礼军,刘 莉,詹振宏,祖农江·阿布拉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

0 引言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又称奶牛群体改良。开展奶牛DHI,做到“能度量才能管理,能管理才能改进”,有助于牧场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繁育方案,并为牧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疾病提供判断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1,2]。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世界公认的四大黄金奶源带之一[3]。2008年,新疆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DHI测定中心(简称“中心”)。截止到2020年,全国奶牛存栏数达到1 043.3 万头,新疆奶牛存栏165万头,占比达到15.8%,牛奶产量206.5 万吨,同比增长3.25%[4]。DHI参测奶牛场和奶牛头数由2008年12 个3 189 头提高到2021年47 个32 000 头;日产奶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乳脂率、乳蛋白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细胞数呈现下降趋势。中心技术团队不断充实壮大,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职称有显著提升,均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中心检测能力大幅提升,由最初的200 样/h,提升到500 样/h。

本研究以新疆昌吉某牧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牧场2021年1—12月的DHI数据,通过对乳脂率、乳蛋白率、305 天产奶量等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定DHI工作对提高该牧场养殖和经济效益发挥的作用,并探究期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该牧场养殖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FOSS乳成分及体细胞分析仪(Fossomatic 5000basic 75710),丹麦福斯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北京光明SHHW21-600),北京光明医疗仪器厂;超纯水仪(青岛富勒姆FCR1002-UVF),青岛富勒姆科技有限公司。

1.2 乳样采集与测定

利用流量计按4:3:3(早:中:晚)比例采集该牧场400 头泌乳牛乳样40 mL,并收集到提前放入防腐剂的采样瓶内并充分摇匀,标明序号或牧场编好后冷藏保存,3 d内及时送至DHI测定中心实验室。50 ℃恒温水浴后,利用FOSS乳成分及体细胞测定仪进行DHI。

共收集该牧场2021年1—12月全部泌乳牛的4 609条(剔除无效数据)DHI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对胎次、日产奶、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 平均泌乳天数分析

泌乳天数指测定牛只当前胎次从产犊到本次采样日的实际天数,平均泌乳天数指当月参测牛只泌乳天数的平均值。通过统计分析12 个月泌乳天数情况(图1),结果表明,该牧场2021年牛群泌乳天数均高于正常范围150~170 天。6月泌乳天数最低,其余11 个月均高于200 天,尤以11月最高,达到了225天,意味着产犊间隔较长,是在用本胎次泌乳后期的产奶量换取下一胎次泌乳早期的产奶量,直接导致了较高产奶量的损失。而该牧场全年参测头数稳定,经核实上报产犊记录及时,说明该牧场繁殖工作存在问题,须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提高发情检出率和繁殖效率。

图1 2021 年1-12 月牛群的泌乳天数

2.2 平均胎次

由表1 可知,三胎及以上牛只所占比例为33.2%,远低于理想比例50%。一般情况下,牛只生产达到2.5 胎以上才能为牧场带来经济效益[5],该牧场三胎及以上牛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该牧场应制定合理的繁育计划,逐步调整牛群结构往合理化方向发展。

表1 胎次分布

2.3 乳成分情况

产奶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该牧场2021年乳脂率和蛋白率处于正常范围,2月乳脂率最高,达到4.0 %以上,2—8月乳脂率有明显下降,6月乳脂率全年最低,6—8月乳成分较低,考虑是热应激影响,应及时采取遮阳、通风等降温措施。其中,1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2月脂蛋比偏低,6月出现脂蛋比倒挂情况(图2)。因为该牧场使用流量计采集奶样,排除采样不规范问题,考虑可能是该牧场日粮饲养管理存在问题。

图2 2021 年1-12 月牛群的乳成分

2.3 产奶情况

由图3可知,2月和5月高峰奶有所下降,之后趋于上升,并于8月保持平稳。高峰奶的变化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高峰奶每增加1 kg,产奶量上升200~300 kg,反之亦然。要避免高峰奶出现下降的情况,就要及时做好育成牛饲养管理、产后护理和泌乳期乳房炎防治,降低应激,并做好干奶期管理。日产奶变化幅度较大,2月、5月产奶量急剧下降,6月开始日产奶量保持在30 kg以上。2月平均日产奶量仅为16.72 kg,产奶量下降5 kg的牛只达到113 头,占总参测牛只的30%。5 月产奶量为19.6 kg,产奶量下降5 kg的牛只达到205 头,占总参测牛只的55%。针对此项问题,经与该牧场管理人员沟通,逐一排查原因,发现这两个月牧场TMR配方进行了调整,同时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导致产奶量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重新调整TMR配方,并进行乳房炎筛查和治疗后,产奶量逐渐上升。

图3 2021 年1-12 月牛群的产奶情况

2.4 高峰日

荷斯坦牛高峰日一般出现在产后60~90 天,高峰日太早或太晚奶牛都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峰奶,会有潜在的奶损失。该牧场奶牛泌乳高峰日均有所延后,其中2月接近正常水平,1月、4月、5月、7月、8月、9月高峰日达到100 天以上,远超出正常范围(图4)。牧场根据前期高峰日延后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调整日粮结构,12月高峰日保持在正常范围。

图4 2021 年1-12 月牛群的高峰日

2.5 体细胞数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体细胞数正常范围保持在2.0×104~2.0×105个/mL,该牧场1—12 月平均体细胞数1.86×105个/mL,保持在正常范围。体细胞数达到5×105个/mL以上的牛只数量变化情况见图5,整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其中,1—3 月体细胞数大于5×105个/mL的牛头数从13 头上升到36 头,4月下降到28 头,5月上升到43 头,7 月下降到最低,仅有3 头,9月再次上升达到年度最高46 头,占比达到11.7 %,12 月再次下降到12 头(图5)。说明9 月该牧场参测牛群乳房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考虑挤奶过程中的乳房炎的传播,需优化挤奶程序,定期维护挤奶设备,加强乳头前后药浴工作等。

图5 2021 年1-12 月牛群的体细胞数

3 结论

该牧场2021年全年参测数量保持稳定,牛群结构不合理,2.5 胎次以上牛只所占比例偏低;脂蛋比偏低,表明奶牛日粮结构存在问题,应降低精饲料饲喂量,避免在泌乳早期过早饲喂太多的精饲料,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检查所饲喂青贮是否变质;在及时上报产犊记录的情况下,平均泌乳天数显著高于170 天,表明产犊间隔较长,在牧场及时开展繁育计划的情况下,应尽早淘汰这些产犊间隔长,无法为牧场带来经济效益的牛只。该牧场根据DHI数据分析结果,还需调整日粮结构和饲养管理及繁育方案。

4 讨论

4.1 牧场采样不规范造成的测定数据误差

牧场采集参测牛只奶样应严格按照《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NY/T 1450-2007)具体规定执行[6],采样前做好乳房外部清洗消毒。严格把控采样环节,参测泌乳牛每月需采集一次乳样,按早中晚三次(比例4:3:3)或早晚两次(比例6:4)混合乳样40 mL,以减少乳样的测定数据误差,提高数据可靠性[7,8]。

4.2 各牧场对DHI 报告应用不充分,中心报告解读能力有待加强

DHI测定工作在新疆规模化牧场已全面推行,月测定头次达到3.2 万头,各牧场对此项工作积极配合,能按时完成采样送样和档案上报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发现,部分牧场DHI报告未充分利用起来,关注点仅在体细胞数方面,关注度高达78.5%[7,9],对于其他指标尿素氮、脂蛋比、乳脂率等关注度不够,导致日粮结构不合理情况未及时进行调整,造成一定的奶量损失。低产牛未及时进行筛选淘汰,进而影响牧场盈利。要提高牧场对DHI报告的利用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DHI测定中心还需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升DHI报告解读能力,加强牧场技术人员培训。

猜你喜欢
乳脂产奶量体细胞
乳脂品质及其通过饲粮措施进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中甸犏牛的产犊季节、泌乳期分布及产奶量变化规律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DHI报告部分名词释义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几方面措施
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