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标志标识优化设置研究

2022-05-07 02:38
工程与建设 2022年2期
关键词:反光膜驾驶人员交通标志

熊 雄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 言

可以将位于公路上的标志牌与标识符号作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说明书”,不同形状的交通标志、不同颜色的标识,传递给驾驶员的信息是不同的,但其根本目的都是给驾驶人员与行进车辆提供一个安全且畅通的驾驶环境[1]。因此,可以认为优化道路上的交通标志与标识,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与规范性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2]。但综合目前道路标志设置现状可知,部分路段尤其是等级道路是存在标志标识缺失、模糊等问题的,因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此种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标志标识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

1 公路交通标志信息的优化设置

进行公路交通标志标识的信息设置时,必须保证所设置的标志标识能对驾驶人员产生吸引,并且其内容能够被驾驶人员清晰地理解。同时,针对不同性质的交通信息,在标志显示框当中需要单独设置[3]。图1为几种常见的公路交通标识示意图。

图1 常见公路交通标识示意图

图1中,a表示十字交叉路口;b表示环形交叉路口;c表示注意行人;d表示注意危险;e表示禁止驶入;f表示禁止向左转往;g表示禁止掉头;h表示禁止车辆临时或长时停车;i表示停车让行。在对上述交通标志及相关信息进行设置时,需要将信息放置在不同的展示框当中[4]。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交通标志标识信息内容上的优化设置,还需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结合公路交通系统的自然属性构成信息源,即信息的起点。图2为公路交通信息一般观念模型。

图2 公路交通信息一般观念模型

从图2可以看出,在公路交通系统当中,交通标志标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信息源。但在实际应用中,信息能够通过信息发布员的能动输出功能,途经一定信道,借助物质或能源扩散到信息接收系统,即驾驶人员[5]。因此,在明确上述信息的传播实质路径后,在对公路交通标志信息进行优化设置时,从系统化的层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将表达公路交通系统状态和行为的信息作为主要展示内容,而不向驾驶人员传递作为交通信息发布源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行为状态,以此通过对公路交通标志信息的设置,反应公路交通系统行为和状态,并减少行为主体对公路交通造成的不确定性,从而为驾驶人员的决策和交通行为提供更有利的参考和指导意见。

2 辨识度更高的标识图案文字与符号的设计

在完成对公路交通标志中信息内容的优化设置后,为了让驾驶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周围环境,并对标志当中展示的内容进行快速辨认,还需要从提高辨识度的角度对标识图案文字与符号进行优化设计[6]。

首先,针对标牌的图案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时应将实践作为重要来源,并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对公路路段所处的区域位置周围环境特点进行分析,确保驾驶人员在经过这一路段时能够对这一路段中设置的各个公路交通标志标识及相关内容更加及时地掌握。当标牌中存在两种文字时,应按照国际通用的规则进行设定。针对汉字对应的英文翻译,应当采取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的方式在标识图案当中展现[7]。同时,针对地名的英文翻译,不得在其中设置空格。在对公路最高限速进行设置时,应当按照公路在设计阶段的车速结合安全性评价速度论证进行设置。针对路线技术指标偏低及桥隧比较高路况复杂的公路路段,应当将警告标志以组合形式排布,同时不宜设置较高的限速数值,并结合多用“减速”代替,以此确保驾驶人员能够根据驾驶的不同车型,以及不同的路面状况行驶,从而为驾驶人员提供更大的可操作空间。针对指路标志当中的图案文字和符号进行设置时,需要增加该道路的相应编号,并规定高速以绿底白字的形式书写,国道以红底白字的形式书写,省道以黄底黑字的形式书写[8]。除此之外,由于图案、符号信息相比较文字信息,无论是在驾驶人员辨认速度还是在辨认距离上均更优,并且利用图案、符号表征的信息内容不会受到语种和文字的限制,因此在对公路交通标志内容进行选择时,尽可能选择利用图案和符号代替文字的设计方案。只要公路交通标志图案和符号设置得形象且直观,驾驶人员均能够很好地理解。

3 基于色彩搭配的标识颜色的优化调整

为了实现对道路标志标识的全面优化,可在完成上述研究后,基于色彩搭配理念,进行标识颜色的优化调整,提高标识在道路上的辨识度,以更好地发挥标识图案在道路上起到的警示与提醒作用。在进行此方面的优化设置时,应明确标识图案板面的颜色要具有鲜明度较高的特征,通过对颜色的调试让主体意图得以更为强烈地表达。尤其是在光线较为昏暗的地段行车时,标识板面应具有显著地辨识特点。为了满足此方面的设计需求,采用检索文献与整理相关工作经验的方式,对相同距离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辨识度与清晰度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表1。

表1中,P为辨识度参数,P的取值在[0~1.0]。其中,辨识度极高是指驾驶人员可清晰看见标识图案文字与符号;辨识度较高是指驾驶人员可以正常认知与识别标识图案文字;辨识度一般是指驾驶人员可以识别到标识,但却无法进行板面上文字的识别;辨识度较差是指驾驶人员对标识的识别程度较低;辨识度极差是指路面上的标志与标识无法起到提醒作用。根据表1中内容,可优选荧光黄绿色作为辨识度更高的标识图案文字与符号的底色,在设置时,注意对板面上色彩与亮暗的搭配。以此种方式,实现在公路交通道路上设置辨识度较高的标识图案文字与符号,提升标识色彩的鲜明度与对比度。

表1 相同距离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辨识度

4 标识反光膜基本材料的优选

在完成对上述相关内容的研究后,再从道路标识中的反光膜基本设置入手,通过优选标识反光膜基本材料,提高道路中反光标识的综合性能。在此过程中应明确,相比道路上其他标志性提醒参照物,反光膜是最为醒目的材料,尤其在夜间行车或驾驶员在道路环境较为昏暗的地段行车时,反光膜可直接起到提醒、警示等方面的作用,合理地选择道路反光膜材料,可以提高道路中驾驶员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为了满足此方面的优化设计需求,下面将根据不同路段对反光膜材料的需求,进行反光膜基本材料结构的选择,见表2。

表2 基于路段需求的反光膜材料选择

根据表2内容进行反光膜材料与结构的优化选择,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特点,可选择不同等级特点的材料作为道路反光膜的主要构成。在此过程中,应确保道路粘贴反光膜时膜外层平滑、光整,张贴时应注意外层不可出现划痕、破损、条纹、气泡或颜色不均以及拼接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当外表面由于缺陷或损伤造成的逆反射性能不完全时,应当直接淘汰并更换。

综合上述分析,应从下述四个方面,进行反光膜材料在使用中的优化。

(1)在道路上张贴反光膜时,应注意其色调性能与逆反射性能,只有此方面性能得到了保障,才能确保材料在道路中使用时可提供给驾驶人员较高的视觉辨识度。

(2)考虑到公路上的反光膜大多为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而无论何种材质的反光膜,在经过外界环境的长期腐蚀后均会出现破损,因此在选择反光膜材料时,应做好对材料自身耐腐蚀性能的测试,确保应用在道路中的反光膜材料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耐盐雾性能。

(3)道路上的反光膜还会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冲击、荷载、温度与光照变化等,因此选择材料时应优选具有耐弯曲性能、耐热性能、耐收缩性能的材料,以降低外界因素对反光膜使用时间的负面影响。

(4)为了确保反光膜在道路上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应当考虑使用过程中反光膜材料的粘贴的牢固性与耐候性,因此可根据张贴面的附着性能进行不同类型材料的选择使用。

总之,在开展此方面工作时,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反光膜材料的综合性能,并根据道路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材料的比选。比选时,应设定不同性能参数指标的权重,选择性价比最高、性能最优的材料作为反光膜材料。

5 公路交通标志标识制作与安装过程的优化

在完成上述优化内容后,在具体制作公路交通标志标识时,还需要对其制作工艺和安装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在制作过程中,采用质量达标厂家生产的产品,同时制作出的交通标志标识形状、图案和颜色上都需要在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标准规定的基础上,按照本文上述优化内容进行设置。在对交通标志标识进行安装时,其位置、结构、版面等都需要与设计图纸中的内容一致。图3为公路交通标志标识安装流程示意图。

图3 公路交通标志标识安装流程示意图

按照图3中流程完成对公路交通标志标识的安装,同时只有在保证基础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达到设计阶段给出的要求标准时,才能够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为了避免安装的交通标志标识对驾驶人员造成眩光,在安装交通标志标识的同时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分别以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为轴将其旋转5°~8°。针对交通标志标识板内缘距离的安装设置,在悬臂结构或门架结构上设置的交通标志标识,其下缘与路面之间的净空高度应当不小于4.5 m。在安装前,交通标志标识板在运输和吊装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发生损伤,并确保其平面翘曲的误差在±1.5 mm/m范围内。针对立柱安装形式的交通标志标识,应当保证完成安装后,其与地面保持垂直,并保证其弯曲度不超过±1.2 mm/m。

6 结束语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道路交通标志标识展开优化设计研究。为了证明优化后的道路标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提升道路安全、优化公路标志结构等目的,将优化后的标志牌设置在试点路段,尝试对其投入使用,综合社会反馈结构与优化后的路况可知,在此路段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证明此次设计方案在投入使用后可以达到既定的效果。

但在未来要正式将设置的道路标志标识在市内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进行推广使用时,还需要继续深化设计此方面内容。例如,可设置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特点的路面标志,重要信息的标志采用主动发光标志、可变标志等,在易发生事故等特殊路段的大型标志采用易消能解体结构以降低标志被撞击损毁后对人和车的可能伤害。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在限高、限速等标志上设置一个驾驶员行进过程的测量标度,通过此种较为理性的设置方式,实现将道路标志、标识与路面、车辆行驶环境、驾驶人员融为一体,以提高道路中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针对此方面的优化设计研究及应用,截至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将深入到此方面的具体实践中,由技术人员辅助路政工作人员进行此方面工作的进一步优化。

猜你喜欢
反光膜驾驶人员交通标志
铺设反光膜提升甜樱桃果实品质
基于双向特征融合的交通标志识别
极端天气中的车辆安全驾驶技巧分析
如何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员的服务意识
南方寡日照条件下铺设反光膜对避雨栽培早熟油桃品质的影响
采前铺设反光膜对骏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标志反光膜逆反射性能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与驾驶技能的培养探讨
安全驾驶 远离“路怒”情绪
交通标志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