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开展兴趣化体育课堂

2022-05-09 17:58张梓钰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沙包跨学科

张梓钰

一、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小学体育教育应深入贯彻《中华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构建“五育并举”的体育学习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体育要以全面育人作为使命担当,树立大教育观、大体育观, 尤其要克服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割裂的弊端,通过跨学科协同,提高体育课程全面育人的效益,为学生走向社会、享受健康充实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依据

1.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 6 ~ 12 岁,其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各项身体素质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和顺序有先后不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如果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给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聚焦 “教会、勤练、常赛”,不断完善“健康知识 + 基本运动技能 + 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推进一校一品、 一校多品建设,让每位学生掌握 1 至 2 项体育技能。

3.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学龄孩子的肥胖率和近视率有上升趋势,为了让学生在校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的同时又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开设组织“晨练打卡”活动课程,让孩子们每天清晨一来到学校,就可以放下书包,在操场上尽情撒欢,享受运动的快乐。

三、课时教学设计

本课时名称《利用生活资源,制作体育器材》,教材内容是《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一二年级小沙包掷远,一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在投掷技能方面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投掷轻物 的动作方法,但在重复练习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练习时的枯燥乏味 导致懈怠、懒散的情况。基于此,特设计《点滴环保从我做起》,是以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科技、劳技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学习内容。

1.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加上室外体育课干扰因素太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鼓励和表扬学生,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3.好奇性强,学生对体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小学低段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学生学生在低年龄段的学习行为、情感态度与意志品质等各方面仍 处于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机制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学习目标

在《点滴环保从我做起》的主题引领下,学生通过信息科技网络多渠道了解环保知识与行动;通过制作小报宣传环保理念(美育);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制作体育器材(例如改装矿泉水瓶、废纸团、制作小沙包等)加强动手能力;在体育创设情境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学习并掌握小沙包掷远的动作要领,从而在个性特长、 实践能力、学科技能上全面发展。

五、学习重难点

重点:1.学习小沙包掷远屈肘投掷动作,初步学会快速挥臂的动作要领,进一步巩固小沙包掷远的方向

2.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制作体育器材(例如改装矿泉水瓶、废纸团、制作小沙包、小哑铃等)加强动手能力。

难点:根据自己的力量、手型大小,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小沙包、小哑铃

六、学习活动设计

(一)设定学习目标

在《点滴环保从我做起》的主题引领下,学生通过信息科技网络多渠道了解环保知识与行动;通过制作小报宣传环保理念;学会利用生活资源制作体育器材(例如改装矿泉水瓶、废纸团、制作小沙包、小哑铃等)加强动手能力;在体育创设情境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学习并掌握小沙包掷远的动作要领,从而在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学科技能上全面发展。

(二)设计学习过程

一年级小沙包掷远单元分为4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学习小沙包掷远屈肘投掷动作,采用掷飞机、纸团进行比赛练习。第2课时:在不同的环保情境中练习小沙包投掷动作,初步学会快速挥臂的动作要领。第3课时:采用小沙包比赛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小沙包掷远的方向。第4课时:巩固小沙包掷远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考核。

(三)小沙包掷远跨学科设计

根据不同课时的重难点及教学内容需求,穿插跨学科学习及实践内容,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前聚焦环保话题,依靠《环保知识任务单》,在父母的指导及自主思考下通过信息技术查询环保概念,制作丰富多彩的宣传小报,运用劳技动手能力制作代替小沙包的体育器材,为教学做铺垫。通过劳技課拓宽体育课堂,废物利用设计体育器材及游戏。通过信息技术查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制作带有飘带的矿泉水瓶作为环保体育器材,解决“快速挥臂”的重点。利用个性化沙包的制作,克服因沙包大小导致的动作变形,做到投掷方向前上方。

七、作业设计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给学生——请你制作一个专属于你的小沙包(150g)。在这个要求里,没有详细规定小沙包的形状、大小、重量、颜色、填充物等硬性要求,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了拓展,学生“脑洞大开”,根据自己的力量、手形大小“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小沙包。 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想法被点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室内课时进行小沙包选美,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小沙包组成以及动手过程。

八、教学反思和改进

反思:

1.聚焦小学体育兴趣化,创生活情境展开跨学科学习,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

2.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有了改变与优化。在教师单元主题的设计下,突破时间地点的局限性,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思维的活跃度被激发,更有效为终身体育、自主锻炼打下基础。

3.教学评价更多样。除了技能标准评价外,设计学生任务评价单,增设自主评价、父母评价,补充在学校中的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

改进:

1.在设计跨学科教学时,尽量设定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式情境,带给学生更易懂、易学习的沉浸体验。

2.体育教师应加强针对跨学科教学的学习,使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够得以拓宽与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沙包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丢沙包
扔沙包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缤纷沙包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