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普场馆展览教育活动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2022-05-09 14:26赵国栋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摘要:科普场馆是当下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实物载体,推动科普场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科普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中,科普场馆的展览教育活动以其普及面广的优势更是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为立足当下,深度落实习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中对科学普及提出的要求,科普场馆展览教育活动,更充分发挥其优势,面向社会,以大众作为标准,公众需求作为导向。本文主要结合当下社会环境,把握市场文化风向,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剖析当前科普场馆问题根源,提出要求及相应做法进行改进,以此印证公众需求对科普场馆展览教育的导向性。

关键词:科普场馆;展览教育;公众需求;导向发展

随着当下国际社会整体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对综合国力的发展越来越看重。其中,尤其是对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给予了极大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如果说科技创新是顶层设计,为高精尖及核心技术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那科学普及就是一场漫长且庞大的社会教育。而作为科学普及重要载体的科技场馆,凭借其科普展览和科普教育在这场教育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的科普展览教育依托现代科技的支持营造出一个个别开生面展览课堂,对科普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展览教育最大的优势也就在于灵活多变,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以公众需求作为导向,更能将展览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破解当前发展难题,事半功倍的达到目的

一、当前社会环境下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现状

当下国家对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公众文化精神也需求也处于上升态势。目前公众对于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公众需求自然也就成为当前影响科普场馆展览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1网红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现状

以当下最为受欢迎的网红科普场馆上海天文馆为例,自开放进入公众视野以来持续受到追捧,甚至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在开馆前的测试中,三千张票被十八万人疯抢;在开馆两周之后购票人数仍旧居高不下。

1.2“超龄”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现状

反之,我国目前仍旧存在大量的“超龄”的科普场馆。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运行时间超过十年的科普场馆占总数的39.1%,该类场馆由于各类问题甚至出现被改造以及另作他用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缺乏对该类场馆的重视程度以及无法及时提供资金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转,展览活动根本无法在此类已经丧失科普教育功能的场馆举办。

以上情况是国内目前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的真实写照,呈现出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两类科普场馆之所以最终结果不同,其中原因自然来源于其展览活动对公众需求的满足程度。因而想要破解当下的科普场馆展览教育发展难题,以公众需求作为其抓手与导向再为合适不过。

二.科普场馆展览教育活动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要求

科普展览教育活动是科普场馆的重要任务,能与国家当前科普教育要求相契合且能满足当前社会公众需求的科普展览活动是当前最为需要的。优质科普展览教育能够起到开发思维,增强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开拓受教育者的科学视野,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并解决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新时代下的科普场馆应当以以下几点作为目标:

(一)科普场馆应当与时俱进,把握当前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将科普教育与当前科技发展相结合,拿出最具有新时代科技发展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一批成果进行展示,将科普场馆展覽活动与当前科技发展接轨,培养参与活动公众群体的科学意识,激发其兴趣,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二)科普教育在于面向公众,不应刻意走精英路线。科普场馆应当开展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展览活动,把握当前社会科普文化风向,重在通过展览活动向广大公众输出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让参与者能够获取受用日常的科学知识,使展览活动能够更加“接地气”,满足公众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三)科普场馆展览活动重视公众需求,但并非重视与满足一切的公众需求。在满足公众需求以其作为导向的同时更要起到开拓公众视野的作用。展览活动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对公众需求产生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弘扬科学精神并使其深入人心,这才能让科普场馆展览活动更好的满足公众需求。

三.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破解科普场馆展览教育活动问题的优势

依托当前科普场馆展览活动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上文对于科普场馆展览教育坚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出的相应要求来看,利用公众需求为导向破解展览活动问题具有以下优势:

(一)借助公众需求来不断提升部分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的人气,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流量来反向刺激科普场馆展览活动提升其内涵、水平,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科普教育服务以及更为新颖的展览内容。

(二)公众需求被满足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为科教场馆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获取经济收益的科教场馆合理运用收益便能不断努力最终摆脱资金流对其带来的束缚,从而拿出更好的科普展览活动来回馈大众。

(三)科普场馆展览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响应当前国家关于科普教育方面的号召,有助于提升科普场馆在当地的地位,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以及更多的政策性倾斜,为科普场馆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打破地方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科普场馆不重视的现状,实现科普场馆展览活动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构建良性循环。

(四)结合网络大数据,收集公众群体关于科普场馆展览活动需求的反馈情况,以公众需求作为风向标,制定相应计划,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活动,同时也可以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方案,来应对特殊人群对展览活动的需求,继而真正将科普面向公众落实下去,缓解科普展览两极分化的现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众需求对于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以公众需求作为目前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的发展导向具有重要性甚至必要性。科普场馆展览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开拓公众视野,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意识,自然应当将公众需求作为基础与导向。也只有抓住公众需求这一主要矛盾,科普场馆展览活动才能真正的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其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裴岩松.浅谈科技馆观众的需求分析[J].才智,2017:233.

[2]谢公超.从公众需求的角度看科技馆展览规划[J].青春岁月,2013:477.

作者简介:赵国栋,男,1982年1月,黑龙江省宾县,本科,馆员,安全科普教育和安全管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1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