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踏歌》的艺术性

2022-05-09 02:16于艺铭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关键词:动作

于艺铭

摘要:踏歌是中国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而观1998年在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上由北京舞蹈学院表演的女子群舞《踏歌》,其融入现代审美,动律优美,气韵空蒙,曲调婉转,令人惊艳难忘。本文从动作、内容形式、舞蹈语言等方面浅析《踏歌》,以期为《踏歌》注入新的灵魂。

关键词:踏歌  动作  内容形式  舞蹈语言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073-03

近日观唐诗宋词,唐代诗人储光羲《蔷薇篇》中的诗句令笔者印象深刻,诗中言:“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去逐人归”。字里行间体现出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美好场景,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舞蹈《踏歌》。踏歌者,意为连手而歌,蹋地为节,是中国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有“达欢”的意思,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而观1998年在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上首演的《踏歌》,与此诗在意境上高度相似,并且融入现代审美,动律优美,气韵空蒙,曲调婉转,一出场就惊艳四座, 获得了高度评价,流传至今。

一、于“拧倾圆曲”的动作中浅析《踏歌》整体的美

舞蹈是通过运动着的人体动作来表现的一门艺术。所谓艺术,“即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等表现手段,塑造出具有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对现实世界审美的集中体现。”动作作为构成舞蹈作品的基本要素,其特性也可以贯通延展至艺术定义进行理解与剖析。

(一)直观感受美

艺术的归宿是塑造出具有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舞蹈《踏歌》是古典群舞的典型代表,它通过每位舞者连续的、有节奏、有韵律的动作构成,通过视觉进行审美感知。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舞者情态、体态、动态的变化所塑造的俪人形象直接表达出来,从整体焦点的推进,给观者以这是《踏歌》动作从直观感受性方面的体现。

(二)空间体现美

《踏歌》虽借用的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但舞台上没有“过去时”与“未来时”,一切聚焦于当下。编舞者借用独特的灯光、特定的服饰烘托、展现其别具一格的造型性特点,似还原前朝,又似借古讽今,特殊的时空背景下仿佛每一位俪人都流动着的雕塑与动态艺术品,在编者设计叠置下的同一个空间里,达到舞蹈动作的即兴表达,从而加深舞蹈的时间深度与空间广度,在有限的时空里将审美观感延伸至最大。

(三)身韵动作展示美

从形式上,《踏歌》的舞蹈动作是相同动作的叠加、丰富、发展和变化,是不同动作的交替呈现和衔接配合。值得一提的是舞蹈中每位舞者运用个人身韵完成的提、沉、冲、靠、含、腆、移都融合与模仿了汉代女子的娇羞婀娜之态,其动作特点也融合在了“含额、敛肩、摆背、掩臂、松膝、拧腰、倾跨”等《踏歌》所要求的基本体态之中。每位舞者的每次拧腰都与左右摆跨有机结合,并融入了个人呼吸与韵律,每次的“三道弯”都尽显少女之柔美。膝盖的“沉”与“松”使舞者脚下更稳,重心下移,也使每一次队形的变化不至突兀,给人以绵延不绝之感。舞者身体极富韧性,通过“拧、抻”等典型韵律融合上身肩部的微含、背部的摆动带动手臂水袖的律动,加之微微下含的下颚无不凸显出中国古典舞的张力与韵味,将陇上俪人的形态再现的淋漓尽致,或灵动、或娇羞、或妖娆,动态十足,使一位位“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少女形象跃然眼前。在《踏歌》中舞者的模仿與表现并存,借鉴与创新相得益彰,从魏晋风骨中提取的气节韵律与现代舞台下的空间展示在作品中巧妙融合,从细微处体现了动作模仿与表现的特性。

(四)音乐节奏突出美

《踏歌》创造性的采用吴侬软语作为音乐,开场音乐一出便将汉代陇上俪人携手踏春之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舞中穿插汉代小调,歌词中“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浴风”几句吴侬软语将一位位陇上俪人的相思之态尽收眼底,在整部舞蹈中音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柔和的小调虽不具有强烈的听觉冲击性,但又以其特有的节奏型与感化力推进舞蹈进行,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妙龄少女含蓄腼腆却又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复杂情绪,使情感直接沁入人心,经久不散。同时舞者三步一停,五步一立的步伐,富有节奏性,使情感色彩更具张力,动作步伐更加契合队形变化,张弛有度,令人回味甘甜。

二、从“内容形式”的独创性再析《踏歌》构思的巧

《踏歌》作为学院派舞蹈的典型代表,是在魏晋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沉淀、总结并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美学风格特点的舞蹈,具有严谨的程式和规范的动作。《踏歌》的题材源于古代民间生活,动作源于民间,盛于宫廷,后又踱回民间,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动作性、情感性、思理性与享乐性。

(一)人物的塑造简洁明朗

《踏歌》所呈现出的史学思辨性与动作的美学价值远超乎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因此历久弥新、流传深远。在人物塑造方面,踏歌采用化繁为简的手法,用群舞独特的队形变化优势淡化每一位舞者的动作幅度,以群体的形式描绘出汉代陇上俪人携手踏春之景,一位位陇上俪人的娇羞之态在相互映衬下尽显无疑。

(二)灯光服饰的设计精巧

在编排细节上,环境灯光与服饰对情节的构造和舞蹈的整体展现作用极大。培根曾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字一样。”如果说巧妙的编排、优雅的动作是该舞扬名的条件,那么水袖的加入则是锦上添花的存在。灯光与服饰的设计上均选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绿色,很常见也更容易让观者接受,这也就等于在台上的表演者与台下观舞人中建立了一条无形的纽带,使观众与舞蹈之间更加接近。绿色作为服装的主色调展现出生命的宁静、生活的希望以及青春的生机,揭示出“丰年人乐业,踏歌陇上行”的“同乐”母题。

(三)环境氛围的“虚实结合”

所为“虚”是指作品营造的氛围为虚,通过灯光的焦点转移、音乐的抑扬顿挫乃至每位舞者动作和姿态的变化营造模仿出时空的迁移;所谓“实”是指作品环境为实,题材取自魏晋,融合汉代水袖的服饰,布景柔和,华丽却不失朴实与纯真。《踏歌》中的水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编导将汉代的“翘袖”、唐代的“抛袖”、宋代的“打袖”和清代的“搭袖”兼容并用,这种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使得作品具有古典美学与现代创新的双重独特性,在保留古典美的同时更易于现代人接受其审美理念与创作思想。

三、从空间构成与布局中三析《踏歌》“舞蹈语言”的准

初观《踏歌》其动作韵律使笔者不自觉联想到古典独舞《爱莲说》。细细分析后,笔者认为其与经典古典独舞《爱莲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群舞的整体调度与丰富的队形变化。与由一人表演直接抒发人物思想情感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舞相比,群舞一般为表现某种概括情绪或塑造群体的形象,它可以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及造型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与持久的生命力。这一部分笔者从舞蹈语言方面深入分析《踏歌》所构造的舞蹈空间与布局,进而深入理解舞蹈语言的特点。

(一)通过队形变换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首先,在《踏歌》中,所谓舞蹈语言是当舞者的舞蹈动作按照编舞者所构想的乐业安居观念与妙龄俪人踏歌而行的情感意向进行的排列与组合,并被安置于轻松、和乐的感情环境中,由简单的舞蹈动作转化成特定的舞蹈语言。

舞蹈开端两排舞者从舞台两侧入场,以横线给人以人群的视觉冲击感与声势感,由此作为舞蹈情节发展的起点。随着舞者圆场步的推进,队形随即变为雁行式,在主位与次位舞者的交替提沉律动中消除淡化了其中的阶序。左侧舞者以排为单位从队伍中抽离出来,使队伍变为两部分,面面相对,相视而舞。随着两者的靠近,舞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顺拐蹉步的特定步伐使队伍自然变更为三个部分。此时,舞蹈语言具有一定的表达功能,舞者固定动作的相互呼应,使俪人踏春情景交融,如诗如画。

(二)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再现舞蹈的象征意义

舞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舞者排成一字回眸一笑的动作了,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该舞的动态美是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呈现的。静止的造型常常是一组动态过程的起点或终端,是动的凝聚,同时又是情的延伸。每一个汉代美人的造型都成为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又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也使得此舞的舞蹈语言具有了独特抽象精神的象征意义。俪人的存在象征着美,也象征着那个时代来之不易的和乐生活,同时,从这个方面理解舞蹈语言也被赋予了比喻与寓意的功能。

(三)用变化着的构图凸显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本舞的高潮当属舞者排成贯穿全场的斜线单纯统一,波浪形的律动对称均衡,对比变化明显,新颖独特,在多样中达到平衡与统一。本舞的尾声也做到见好就收,戛然而止。舞者排成前后两排,伴随音乐分别从侧幕下场,令人回味无穷。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在构图上要服从和顺应舞蹈作品的内容要求,并从人物的情感思想出发,以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所规定的环境,以达到符合艺术形式美、动态美的规律和法则。而舞蹈《踏歌》其自身舞蹈调度虽多,但不易被观者察觉,也在于编舞者以舞蹈动作和姿态造型结合点、线变化所形成舞蹈构图,给观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四、用赞赏的眼光四析《踏歌》的文化传承意义

舞蹈《踏歌》是由孙颖作词,王健谱曲,由刘潇、陈珊珊等北京舞蹈学院学生表演的一部取自魏晋南朝文化风韵和古汉江秦淮地域特色的女子群舞,于1998年中国首届舞蹈“荷花奖”首演,因动律之优美,气韵之空蒙,曲调之婉转,惊艳四座,荣获金奖之席。

《踏歌》从构想到编创,再到登上舞台获奖无数,赞赏不断,以上述中笔者所介绍的水袖创新为例,笔者认为《踏歌》以兼容并用,不拘一格,他为己用的创作理念,使得作品具有古典与创新的双重性,这是其流传深远且最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这也是现代编剧最应学习与模仿的关键所在。舞蹈的创新不论是学习借鉴传统文化,亦或是进一步进行改编创造都应该首先继承我国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再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舞蹈文化,最后以本体生活为源,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与发展。

五、用审视与批判的眼光表达《踏歌》的笔者之拙见

在学习与赞扬的同时,作为舞蹈评论者也有个人之拙见,在此予以审视与批判。首先,踏歌的音乐与动作的高潮表现并不够明显,给人以平平淡淡、不急不徐的完结感。与高潮明显的舞蹈相比,缺少了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感,容易给观者情节缺失的空缺感。其次,表演者动作的主次感不明,缺少以一带众的独特性。就笔者个人而言,在群舞的观看与编排中,更偏向于插入个别片段的独舞,由此不仅可以带动情节的推进,也可以突出群舞的观感,达到以一带众、以众显一的效果,展现群舞独特的优势。

吴晓邦老师曾在1952年出版的《新舞蹈艺术概论》中言:“舞蹈是人体造型上‘动物的艺术’,它是藉着人体‘动的形象’通过自然或社会生活的‘动的规律’,去分析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动的现象’,而表现出各种‘形态化’了的运动。这种运动不论是表現个人还是多数人的思想和感情,都统称为舞蹈。”《踏歌》作为古典舞群舞代表作品,其具有跨文化、跨时代、跨地域的审美特征,以人类通感为基础构建舞蹈符号动作。全舞的编排如诗如画,使观者沉入其中,宛若梦境。该舞编剧通过对汉代现实生活的勾勒,以对久违的美景佳人描绘,体恤现代纷纷扰扰的众生,给人以安慰,以求得观者内心的平静与美好,也表现出现代人与古代人共通的永恒主旨:对美好生活的内心向往与不懈追求。舞蹈是一种艺术的外化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一种输出方式,在编导特定的意境中形成象征与隐喻,其产生的多级指示通过舞者达到充分表达。相似的,舞者也通过自己对社会与当代生活的理解与加工,使作品主题阳光向上,与当今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友善”中的主旨高度统一,表意深远,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美国舞蹈家邓肯曾说:“舞蹈家的使命就是要表现最道德、最健康、最美好的事物。”同样的,《踏歌》所表现出人民的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生活状态不仅在时代的进程中闪闪发光,更因《踏歌》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进步而传播至更远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1-2.

猜你喜欢
动作
动作不可少(下)
动作不能少(上)
巧借动作写友爱
下一个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一般过去时
Aetion(动作)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
请你跟我这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