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地方外宣片解说词翻译研究
——以《湖北全球推介会宣传片》为例

2022-05-09 13:04彬,贾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模态译文层面

刘 彬,贾 雪

(南华大学 语言文学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需要主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部启动的省区n市全球推介宣传片项目是向国外受众传播中国声音的良好途径,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途径之一。地方形象外宣片将图像、声音、色彩等“视听符号”结合起来,能够更加立体、生动、直观地建构可感知的地方形象。《湖北全球推介宣传片》是外交部在武汉抗疫后将湖北推向全球的一次重要举措。利用该外宣片讲好湖北故事,对重塑疫情以来湖北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为湖北的进一步开放和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窗口。

要实现该外宣片的有效传播,翻译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多模态视角下对该外宣传片翻译展开了描述性研究,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的翻译特点,试图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推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做出一点贡献。

一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解说词翻译

Barthes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图像的修辞,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起学界关注,其标志性成果是1996年出版的Kress和Van Leeuven的合著《阅读图像——视觉设计语法》(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一书[1]。Kress&Van Leeuwen指出多模态指的是参与交际过程中的所有渠道和媒介,除了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基本语言符号外,它还包括了颜色、图像、音乐、色彩饱和度等资源符号系统[2]。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背景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学者多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讨论多模态话语分析。2013年,两者几乎并驾齐驱,同时也出现了利用其他理论来探讨多模态话语的使用情况[3]。2003年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一文引起了国内学界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关注和讨论[4]。张德禄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包括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探讨了多模态话语的形式和关系,以及多模态话语语法的建构[5]。目前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呈现出的多学科性、跨学科性,不仅仅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其他语言学流派,如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以及语料库理论和技术等也都参与到多模态话语分析这一研究领域[4]。国内目前多模态翻译研究现状则是影视翻译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多模态翻译教学紧随其后,而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零散[6]。

笔者以多模态和解说词翻译为关键词,通过CNKI检索发现相关期刊论文仅四篇,首篇为黄书君(2017)的多模态视角下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解说词翻译——以G20峰会杭州宣传片为例[7],核心期刊仅有武建国等(2020)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解说词翻译中的互文性策略研究,该文将多模态互文性策略运用于解说词翻译中[8]。目前国内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对外宣片解说词翻译的研究与外宣片在对外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符的。

外宣短片中的解说出现了文字、听觉、视觉等多种模态话语,宣传人员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宣传。解说词翻译兼具字幕翻译和配音翻译的特点[9]。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主要关注语言文字的翻译,较少考虑视觉、听觉符号对翻译的影响。但在讨论解说词的翻译时,研究人员不能只考虑解说词的语言文字翻译,必须将其纳入一个由文字、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符号构建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传统翻译研究多注重翻译文本的语言,而忽视翻译信息传递的其他方面。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外宣片解说词的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文本信息的传递,而呈现出一个涵纳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逻辑语义关联的体系,基于语言文本的翻译理论框架不能满足现代信息技术承载的多模态翻译研究需求。为解决上述翻译研究问题,笔者从多模态视角下对外宣传片解说词翻译展开了研究,期望能够提升外宣片解说词翻译及研究认识,拓宽其理论体系和多模态语用理论的研究疆域;为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提供一定的借鉴;对培养外译人才、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等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湖北全球推介会宣传片》解说词翻译多模态多层次话语分析

2021年4月12日,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Heroic Hubei: Reborn for New Glories)为主题,这是外交部在疫情后举行的首场省区市推介活动,也是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为湖北“量身订制”的活动。这次推介会是迄今为止在外交部蓝厅出席的外国使节及代表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湖北和武汉抗疫成就的认可,也充分展现了各方对疫后中国发展前景的期待[10]。借此契机,外交部推出了《湖北全球推介会宣传片》,从宏观、全景的角度向世界展示了湖北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环境、历史遗迹、社会人文、疫情期间的突出贡献、疫情以来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等,在国内外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为塑造湖北的国际形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片能够跨越文化差异顺利地与国外受众达成同一,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湖北全球推介会》宣传片以丰富的画面语言,运用光线、景别与构图提升画面质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加强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合理保留同期声,增加真实性与现场感;搭配适当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互动等等。该宣传片充分运用各种模态如文字、视觉、听觉符号的相互配合,向受众展现了一个生动形象、全面立体的英雄湖北。研究人员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层面探讨了《湖北》的解说词的翻译。

(一)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使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的关键层面,这个层面包括由人的思维模式、处世哲学、生活习惯以及一切社会的潜规则所组成的意识形态,和可以具体实现这种意识形态的交际程序或结构潜势[5]。张德禄教授对字幕中的文化成分非常注重,因为文化元素的翻译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观众的理解与接受[11]。外宣片解说词翻译应首先将读者接受度纳入考量。译者在翻译时需考虑跨文化因素,尽可能走近目的语读者,减少文化陌生感,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同时将译文与视频中语言、文化及内容的匹配度纳入考虑范围。

例1 [00:04]中国中部,长江之滨,九省通衢

译文:By the banks of Yangtze River lies a gateway to China heartland.

在一段气势磅礴背景音乐下,宣传片开头从卫星视角俯瞰中国,进而拉近镜头,湖北出现在观众的眼前,长江横穿湖北,其位于中国腹地的中心位置也显而易见。《清史稿》记载:湖北为长江上游要害,武汉尤九省通衢,自来东南有事必争之地。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的湖北,雄踞“湖北通则中部通,中部通则全国通”的“天元”区位,是东西互动、南北对接必经之地和中国经济板块重心“北上西进”的交汇点,素有“九省通衢”之称[12]。“九省通衢”是具有重要文化内涵的词语,形容“四冲六达”的大路,而 “gateway”有通往更广阔地方的“通道,门户”之意,突出了湖北自古以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宣传片中文字幕采用三个四字短语,短小精悍,其文字长短与中文字幕及背景视频内容的呈现基本一致。译者并未逐字翻译,而是将其重新整合语序,译为“By the banks of……”。译文以 “Yangtze River” 为主语,将中部译为 “heartland”,“九省通衢”译为 “gateway” ,清晰地表达了源语的含义,又简洁有力。译文与中文字幕播放时间对应,文字、声音和视觉多模符号完美匹配,从多个媒介向读者同步传递信息,达到了完美的传播效果。

例2 [8:36]政府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译文:The government sees itself as a service provider, always ready to help but not interfere.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店小二”热情的态度、周到的服务,是店家带给顾客美好体验的重要因素。浙江和上海主要领导人曾提倡和强调,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店小二”。因此,“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2018年12月3日,词语“店小二”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指政府部门对于自身建设的口号,即:政府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增强服务意识,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店小二”这一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职业称呼对于当代国外受众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译文采用“释+译”的翻译策略,译为 “service provider”,良好地传达出了“店小二”的职业本质,让国外受众对中国政府的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由于文化层面意识形态的不同,一些中国文化相关信息在英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称谓或历史来源。在翻译此类文本时,译者应尽可能地走进目的语读者,寻找目的语中与中文寓意对等的语言进行翻译,既保留源语文化内涵又能复刻源语文化体验。同时,译者也需合理地调整译文词语及语序,一方面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使译文与声音、视频等非语言模态符号能够相互匹配,充分发挥多模态话语的优势。

(二)语境层面

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要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5]。话语范围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话语方式指的是交际的媒介或渠道。胡壮麟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13]。情景语境指的是语篇发生时的周围情况、事物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14]。宣传片向国外受众传递信息或表达意义时,字幕和语境共同作用,增强受众的理解和感受[8]。因此,解说词的翻译应该充分考虑语境因素,注意句子本身,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通顺,必要时进行适当地增加或者删减[15]。译者应将解说词的翻译置于一个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构建的多模态语境当中,充分考虑不同模态符号间的相互作用。

例3 [01:08]我们把这个魔鬼关在自己的家里,因为门外也是我们的兄弟

译文:We lock the demon in our homes so that it won’t get to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outside.

这是在武汉封城后,一位带着口罩的市民面对镜头说下的识大体、顾大局的话。宣传片中这位市民的话既哀伤又十分伟大,接下来的镜头转向一座带着口罩的铜像,与市民的形象和当时的新冠疫情呼应。说话时,该市民带着口罩略带哭腔、表情凝重、握紧拳头、身体前倾的画面与英文字幕We lock the demon in our homes相对应,如图1。接下来镜头转向具有武汉特色的“热干面”铜像,与英文字幕so that it won’t get to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outside相对应,该铜像也带着口罩面带微笑、目光坚定,而周围步行街空无一人、一片死寂,如图2。宣传片此处创设了一个悲壮的情景语境。同时,从视频来看,市民与铜像均配戴了口罩,表明中国人民疾病防控意识已深入人心,体现出为他人着想的集体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图1

图2

“我们把这个魔鬼关在自己的家里”即指当时政府宣布关闭所有出鄂通道。“魔鬼”一词来源于犹太《圣经》中的《旧约》,指迷惑人、害人的鬼怪,任何看来异乎寻常的事情,例如不明原因的疾病、突发的死亡、不佳的收成等,都是由魔鬼引起的。此处市民用“魔鬼”比喻新冠病毒,译文直译为 “demon”,国外受众根据西方宗教传统和宣传片上下文语境可知该处的 “demon”是喻指新冠病毒,因此直译为 “demon”就能有效传达说话者含义。原文后半句作为原因解释前半句,而译文采用 “so 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进行译文间的衔接,此处转换了原文的因果关系,使用译文的逻辑更有利于目的语受众的接受与理解。另外,原文仅用“兄弟”一词表达其他的中华同胞,而对于目的语受众来说仅译 “brothers”会涉及对女性的歧视,因此译文增译了 “sisters”以完整传达原文含义。译文将原文的隐藏含义以及武汉人民团结一心、舍小我、成大我的形象展现出来。

例4 [03:40]你们把我从死人堆里救出来,所以现在我才这么健康。

译文:You pulled me back from the verge of death.You’re the reason I’m alive and well today

这是一位新冠肺炎老年患者治愈后对医生们说的话,宣传片中这位89岁高龄的老人话语哽咽,饱含深情与感激地望着医生。如图3。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该画面构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老年康复患者,左右为治病救人的医生,然而画面镜头聚焦点却是在医生身上,而对位于中心位置的康复患者进行了模糊处理,医生虽戴着口罩,但欣慰的笑容仍清晰可见。“死人堆”是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口语表达,原文后半句以“所以”作为结果连接前半句,而译文则将其拆分译为的两句,前半句翻译为“you pulled me back from the verge of death”表明医生们拼尽全力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救回了患者,侧面反映出当时武汉疫情严重情况,突出医护人员的奉献与牺牲。尤其是后半句“所以现在我才这么健康”译为“You’re the reason I’m alive and well today”。“you’re the reason”为主句放置句首,译文随着视频符号同步移动,当镜头聚焦在医生身上,译文“you’re the reason”同时凸显,突出强调了医生给予患者二次生命的重要性,塑造了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最美逆行者、人民健康的守护者的医者形象。

宣传片中语言的语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言层面上的上下文关系,其中影片中的镜头和视频、音频等信号均为语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说词的翻译不能仅仅考虑语言方面,更要考虑说话者所处的语境,尤其是影片镜头与解说词的同步,译者应观察和揣摩每个镜头的含义与聚焦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对译文语句进行调整,使译文匹配语境,以便有效地传达语言的深层内涵以及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三)内容层面

张德禄将内容层面分为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意义层面,包括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话语意义及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在形式层面上,不同模态的形式特征相互关联,共同体现话语意义,如视觉语法、听觉语法、触觉语法等[5]。对于宣传片来说,声音、字幕和视频等共同构建了一个多模态话语体系。外交部的此次宣传片无论目的是招商引资还是寻求合作,都是向世界传递湖北的声音,传播湖北的魅力,以达到推广和宣传的目的。宣传片的形式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听觉模态的声音,配乐、语言和音效, 视觉模态的文本和字幕、图像、影像等交融效果,受众的建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8]。

例5 [6:59]战疫、战洪、战贫三战并举,湖北交出了英雄答卷

译文:A heroic victory was achieved in all three battles against COVID-19, floods and poverty.

这句话是对湖北一年来在疫情、自然灾害和脱贫攻坚问题方面进行的高度评价。单从文字来看,原文和译文均只是简单地进行了事实的陈述,并不能引起受众很大的共鸣。这时候视频等多模态媒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多种模态共同作用传递意义。宣传片中这句话是在对疫情、抗洪、脱贫三方面介绍完后的一句概括性总结,一幕幕画面的出现加深了湖北一年来取得的伟大胜利。战疫画面体现在“人气”“烟火气”的回归、航拍开建1179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战洪画面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降水量引发的汛情面前,士兵们不畏艰险、抗洪救灾;战贫方面一帧帧丰收的画面配以5.8万剩余脱贫人口数字和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在配乐上,宣传片采用了90秒的航拍中国配乐,与画面共同作用,从多方面对纯文字提供了辅助信息,震撼人心,让受众体验了一场多模态的感官盛宴,不得不感叹武汉和湖北在各方困难面前顽强拼搏、无畏必胜的决心。

译文重新调整语序并转换主语,将“英雄答卷”意译为“A heroic victory”作为译文主语,“战疫”“战洪”“战贫”是高度精炼的中国特色词汇,需对其进行“释+译”并举,译为“three battles against……”,以“all”进行强调,这样译文更符合译入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宣传片以英文进行解说,下方加中文字幕,画面语言为成熟的农作物,与背景音乐协调、联合、互补共同传达信息。表明在多灾多难的一年里,湖北人民经受住了各方考验,最终迎来胜利、硕果累累。如图4。

图4

对外宣传片听觉、视觉的内容层面和纯语言文本的解说词翻译应呈现出一种互相交融,同步传递的多模态输出机制,使得宣传片内涵的传达更加丰富和饱满。文字、图像、视听内容的多层交融及共同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传达意义,加深受众真实体验感和现场感。

(四)表达层面

表达层面也称媒体层面,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大类。语言的包括纯语言的和伴语言的两类。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角度讲,实现意义传播的媒体形式主要有两种:声波传导的声音符号和由笔等生成的书写符号[5]。解说词配音属于声音,中英文字幕则属于字符。伴随语言的媒体形式对语言意义的传递起到辅助、补充和强化的作用,包括音响、声音的大小、音调、声音的频率、口音、语气以及字体形状、大小、空间的布局等[5]。该宣传片也采用了不同的伴语言形式对纯语言进行补充强化。

在配音上,该宣传片采用了大气浑厚的男声,发音纯正,节奏松弛有度,带动受众情绪;在配乐上,在讲解湖北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配乐以传达不同的交际信息:抗疫时配以悲壮感人之音、抗疫胜利时配以悠扬舒缓之声、战贫时配以荡气回肠之乐,讲述了湖北一年来的发展从一片死寂、充满未知到重见光明、生机勃勃;在字幕排版上,该宣传片以英文进行解说,中文字幕排版在视频下方,配合画面与解说,受人物话语长度和宣传片画面的限制,字幕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超过6秒[16],以保证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到字幕上的信息。

另外,表达意义的非语言媒体包括交际者的身体动作和交际者在意义表达中所使用的非语言手段,如工具、环境等[8]。

例6 [4:53]大地春回,生机重现

译文:As spring comes, vitality returns to the city.

画面展现了冉冉升起的朝阳、大雁南归、樱花绽放,晨间漫步于公园、观赏和拍摄樱花的人们,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该画面丰富了纯文字内涵,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武汉浴火重生、欣欣向荣的景象。英语属于形合语言, 而汉语则是意合语言。前者追求形式结构上的完整性、逻辑关系上的严谨性, 而后者则追求形式上的简洁, 其深层意思需要听话人在相应的语境层面上进行揣摩。原文体现汉语无主语、短小精悍的特点。原文仅两个四字短语,译文将“大地春回”译为以“As……”引导的伴随状语,以 “vitality” 作为主语,增译 “the city”,使得译文在结构和逻辑上更加完整和严谨,符合目的语受众的语言风格。

例7 [5:58]推动复工复产、复学复市

译文:Hubei steadily resumed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reopened schools and markets

画面纷纷展示了工厂工人、服装业饮食业服务员、学校安保人员打开关闭已久的大门。学生们回到久违的校园,餐饮店门庭若市。画面与解说词共同作用,表现出武汉与湖北在疫后经济与人文重启回归正常生活轨道。同样,原文体现出中文无主语、高度简洁精炼的特点,译文则增添 “Hubei” 为主语;“steadily” 为“steady”的副词,即“稳定地、持续地、稳固地”;而“resumed”为动词“resume”的过去式,即“(中断后)重新开始、重新回到、恢复”,原文的“推动”意译为 “steadily resumed”将后文的“复……复……”合译在谓语部分;对“复工复产”中“工”与“产”进行省译为 “business activities”,使得译文更加精简不冗杂。

例8 [9:52]开放的湖北,期待与你共创奇迹

译文:An open Hubei hopes to work with you to create new miracles.

结尾处画面展示了一道道光束划过眼前,涅槃重生,左下角凤凰飞舞,与推介会主题呼应,象征着光明美好的未来。从图5可看出,色彩的搭配上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中英字幕加印白色。红、黄、橙色以及邻近的颜色色温较高,被称作暖色,暖色系的色彩有平衡心理温度的作用[17]。青色、蓝色、灰色一类的相近色被称为冷色调,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在色彩构图上,画面左部为红色,右中部为蓝色,左下角为一只金黄色的重生凤凰,重生的凤凰挥舞着翅膀,闪烁着火花如霓虹灯般布满屏幕比喻辉煌重现,使“暖中有冷、冷中有暖”,采用颜色的互异性,色彩的冲撞,在对比中产生一种相互强调的美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同时色彩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颜料的颜色,暗喻重生的湖北拥有无限可能,将再创辉煌。在字体方面,推介会主题词字号最大,“湖北”二字采用不同的字体与其他文字区分开突出强调了本次被推介对象。原文为呼唤型语料,盛情邀请国外受众来鄂投资兴业。译文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做到了形神兼备。通过直译也有助于西方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清晰明了地传达出原文含义与情感。

图5

在表达层面,该宣传片充分利用了非语言媒体如环境、色彩补充加强语言层面的不足;使用大量的伴语言如配音、同期声、意象、语音语调、字体字号不同进行强调或弱化。在翻译方面,译者也注意到了译语的音、形、义,努力采取多种方式,再现原语的音美、形美、意美,这对有效传播原语思想与风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结 语

2021年《湖北外交部全球推介会宣传片》解说词的翻译在语言文字符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非语言符号如视觉、听觉等符号的影响,在文化层面,尽可能走近目的语读者,减少其陌生感,提升其对宣传的接受度;在语境层面,译文匹配镜头,强化语言对受众冲击,提高译文的表达效果;在内容层面,文字、图像、视频等内容的多层交融,共同合力,加深了目的语读者对宣传内容的感观;在表达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的相互配合,充分再现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提升了外宣片的宣传效果。多模态的共同作用优化了宣传片解说词翻译效果,强化了受众对信息的吸收,提升了宣传片的外宣效果。

猜你喜欢
模态译文层面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基于老年驾驶人的多模态集成式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弟子规
弟子规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