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体会

2022-05-09 10:37蔡竞海尼克斯买买提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摘除术玻璃体眼部

蔡竞 海尼克斯·买买提

巴州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库尔勒市 841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控制不佳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导致视网膜受损的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3%,患病率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控、可避免的疾病,严格控制血糖,定期复查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但对出现视力受损的患者通常选择玻璃体摘除术,患者玻璃体摘除后视力会得到一定的恢复。玻璃体摘除术后应配合术后护理管理,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失明或发生术后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2]。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目的为了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24例,年龄范围(55-77)岁,平均年龄(65.12±2.13)岁,平均BMI(24.17±2.01)KG/cm2,平均病程时间(10.29±0.46)年,平均糖化水平(10.25±1.32)% ;对照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龄范围(54-80)岁,平均年龄(64.75±2.24)岁,平均BMI(24.09±2.13)KG/cm2,平均病程时间(10.51±0.30)年 ,平均糖化水平(10.,42±1.1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行术后护理+常规护理管理。

加强患者抗感染治疗,定时为患者更换药物,预防感染,淋浴及洗头时避免水流入眼内,减少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遵医嘱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减少眼球运动。对患者头部进行适当固定,限制运动,头部和眼部不能突然运动,防止影响眼部组织,造成误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示意医务人员。指导患者非手术眼盯紧固定灯,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术后提供合理科学的膳食营养,保障机体的营养供给。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注射气体后,短时间内不能乘坐飞机或进行高空作业,具体时间根据注射气体的性质决定,短则3天,长则1月;定期复查,如有头痛、视力模糊等情况立即到医院就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其余管理均同对照组。

1.2.2 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管理。

避免劳累、熬夜,避免用眼过度;饮食以清单为原则,减少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尤其维生素A,保证每天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以鸡肉、牛肉、鸡蛋、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少数患者需要配合抗炎药物。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眼压指标、疼痛指标、视力;(2)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3)并发症:视网膜脱落、头晕、白内障、眼睛干涩。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所得试验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实施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反之P>0.05,表示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视力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6.34±1.28 8.59±1.04 25.69±5.14 16.74±2.10 8.34±1.20 4.19±1.58 0.54±0.13 1.30±0.24对照组 40 6.25±1.34 6.58±1.35 23.69±7.24 20.98±3.04 8.36±1.12 7.41±1.32 0.60±0.14 0.84±0.20 t 3.285 9.658 3.247 10.247 3.005 9.854 3.201 9.525 P 0.055 0.037 0.054 0.034 0.052 0.036 0.053 0.038组别例数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眼压指标(mmHg)护理前 护理后疼痛指标护理前 护理后

2.2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满意率为75.00%,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n,%)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会明显受限,症状轻者可导致视力模糊、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严重者可直接导致失明,因此对于视力严重受限的患者通常建议行玻璃体摘除术,通过摘除玻璃体而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玻璃体摘除术已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术式,玻璃体摘除术是玻璃体及视网膜手术的总称,属于较大型手术,将病变组织摘除,达到改善屈光的效果,恢复视力,与其他手术相比玻璃体摘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术后几乎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眼部的神经是较高精准的神经分布,与其他部位神经相比眼部神经更加的敏感,因此在进行玻璃体摘除术后通常配合术后护理管理,术后护理管理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更细致、更具体、更侧重于对眼部护理的优点,可以有效恢复视力[4-5]。

术后护理管理是综合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特意规划了并加强了对眼部的护理,包括眼部的卫生问题、眼球的运动、患者心理的变化等领域,更适合于眼部术后的恢复。通过玻璃体摘除术后护理管理可以使眼部更健康,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增强免疫力;术后护理管理不仅关注于眼部的护理同时还关注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可以有效的引导患者负面消极情绪的宣泄,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玻璃体摘除术后护理管理可以教会患者自行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等视力损伤,避免了术后因卫生问题而导致的感染等问题,降低了风险性;术后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各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对患者再次的伤害;术后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进一步方案的推进,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进展[6]。

综上而言,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明显受损,严重者可直接导致失明,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视力受损严重者可行玻璃体摘除术,术后患者视力可提高,日常生活基本不受限。对玻璃体摘除术后行术后护理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有利于视力的恢复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建议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术后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护理管理对玻璃体摘除术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摘除术玻璃体眼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