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肺结核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缺失率的效果观察

2022-05-09 10:37黄玉金
今日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抗结核品管圈服药

黄玉金

天等县人民医院 广西 崇左 532800

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患者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率发病率较高,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病情持续进展会对机体造成损伤,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导致预后较差[1]。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大多患者治疗时间长,对药物治疗的积极性较差,导致临床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促进患者康复[2]。品管圈也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者相同科室的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的组织到一起,相互学习,讨论质量管理问题,主要是指进行团队合作,发掘工作中存在问题[3]。而通过品管圈模式可提高患者口服药物缺失率,本文将品管圈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14日-2021年1月16日602例作为管理前采取常规管理,于2021年4月15日-2021年6月7日570例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纳入标准:①均诊断为肺结核患者;②未服用抗结核药;③知晓本文研究,均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排除标准:①存在器官功能障碍;②无法积极配合;③存在药物过敏。管理前:男301例,女301例,年龄为35-68岁,平均为(46.04±6.14)岁。管理后:男265例,女305例,年龄为35-69岁,平均为(46.21±6.23)岁。上述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可研究。

1.2 方法

管理前实施常规措施:告知患者用药方案,以及用药禁忌,确保患者每日定时服药,对患者讲解简单的疾病知识,增加患者对用药的了解,定期检测用药期间相关情况。

管理后实施品管圈:1.成立品管圈:科室护士组织成立QCC小组,设立圈长1名,还包括1名指导员,负责协调分配和督导本圈员工作,及时跟踪,提供活动指导意见,对资源合理安排,主要过程包括从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2.主题选定:降低肺结核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缺陷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降低传播风险。3.对策:了解患者自行停药情况,主要分为不及时随访,不知晓规律抗结核药物重要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擅自调整药物剂量,主要是由于护士专业知识薄弱,宣教不到位,方式单一,未及时随访。未及时随访主要是由于取法肺结核疾病知识,治疗时间长。需要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服药期间自我观察;规范宣教内容,采取多种宣教方式;加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图;建立健全患者管理工作制定及流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管理前后引痰成功率,肺结核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缺陷率=调查缺陷例数/调查总例数×100%。

查阅相关文献,选择问卷调查,给出肺结核的基本防治知识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每个项目得分越高,代表知识掌握情况越为良好,该量表信效度良好[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服药缺失率

管理后服药缺失率20.35%低于管理前8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服药缺失率(%)

2.2 改善前后无形成果

管理后所有护士各项自我能力均出现提高,见表2。

表2 改善前后无形成果(n=8,分)

3 讨论

肺结核主要以呼吸道传播为主要途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耐多药肺结核流行严重国家[5]。患者表现为低热、乏力、消瘦,呼吸道伴有咳嗽、咯血或呼吸困难,临床可通过患者具体病因表现、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目的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患者死亡率。目前我国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流动人口结核病患病率不断增加,确诊患者服药情况也成为临床关注重点,需要大力开展相关措施,确保患者积极服药[6]。

品管圈通过全体合作,按照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相关问题。本文通过将品管圈纳入研究,结果:管理后服药缺失率20.35%低于管理前80.73%,P<0.05。结果证实品管圈管理下,整体对疾病知晓情况良好,且患者能够积极服药,降低了服药缺失率[7]。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品管圈干预更有规范性,可完善常规护理缺陷,通过科学化方式,解决日常工作的问题,目标达标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 标 值 )×100%=( 80.7%-20.35%)/(80.7%-34.9%)×100%=131.77%。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80.7%-20.35%)/80.7%×100%=74.78%。在此次品管圈活动中,主题选定紧贴临床,从目前存在的问题中抓住重点;计划拟定详细、明确、可实施性强;目标明确解析过程明确,能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去拟定对策;能掌握对策要点,能以数据来说明获得实际改善结果,是一次有组织活动,圈员参与度高、沟通过程愉快。针对患者自行停药情况进行分析后,原因主要在于未及时随访追踪、不知晓规律抗结核药重要性、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建立对策包括建立健全患者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建立微信群进行追踪随访,电话方式进行追踪随访;加强护士对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的重要性,嘱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服药,指导患者服药期间自我观察。同时需要讲解各种抗结核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饭后服药。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服药流程,制定宣教流程,降低患者服药缺失率[8]。在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中,通过开展知识宣传、科普讲座、开设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大部分患者,关于肺结核免费政策及治疗关键措施了解较少,整体知晓率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宣传肺结核传统途径、症状的学习,更需要加强国家关于肺结核知晓率的宣传[9]。加强临床相关疾病宣教,确保公众拥有良好的疾病意识,提高对疾病的传染情况,在春季等高发时间,避免出现在人群拥挤的地区,尽量外出做好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自觉做好勤洗手、换衣,加强个人锻炼;加强营养,增加高蛋白食物以及绿叶菠菜水果、杂粮等符合维生素与无机盐的食物[10]。同时对于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短期疾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提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短期培训能让护理人员更好的投入社会实践工作。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患者服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用药护理缺陷的发生,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下一期品管圈活动更好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品管圈活动在管理过程中,赋予全体护士真实的参与感,使我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为我们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11]。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肺结核患者服药期间,能够很好的降低患者服药缺失率,提高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疾病知晓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抗结核品管圈服药
服药禁忌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服药先分阴阳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