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 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2022-05-10 09:18胡雪芳曹爱霞谢建新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新能源

胡雪芳,曹爱霞,谢建新

(青岛黄海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山东 青岛 266427)

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应人力资源的支持。新能源汽车是车辆、机电、电化学、软件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工业制成品,设计与制造离不开具备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新能源汽车人才极度紧缺,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而如何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人才,更值得深思。

1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各大汽车企业争相开发新技术。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在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问题,致使应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以几个方面。

1.1 定位不清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传统内燃机汽车依靠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新能源汽车采用新型无污染能源取代发动机。目前,市场中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电动动力。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有污染小等诸多优点,除了在动力系统方面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有很大的不同,在底盘、车身和电气电子设备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没有充分考虑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差异性,仅仅在传统车辆工程课程体系中增加新能源电动汽车特用的电机、电池和电控等课程,没有根据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及设计,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

1.2 教材资源匮乏

当前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教材相对传统汽车不仅少,且教材内容浅显,不够深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目前,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水平,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1.3 师资力量不足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近几年新兴的专业,相对传统汽车专业,教学难度更大,且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相近专业转岗而来,有擅长机械、传统的汽车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但擅长新能源汽车的教师甚少,其中懂理论,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缺。

1.4 实践培养环节薄弱

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实践培养环节薄弱,对相关实验设备及软件建设投入较少。校内新能源汽车实验和实训基地大部分从传统汽车的实验和实训基地转型而来,在原有传统汽车实验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添置了几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一些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和电控实验台,缺乏对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设备及环境进行整体、合理的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实验、实训项目对实验、实训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实验及实训教师紧缺。

由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多,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匮乏,学生校外实训机会少。综上所述,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还有待加大投入和继续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

2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策略

综合前面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文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人才培养方面的策略。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三纵三横”产业政策,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及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新能源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先修、平行及后续课程,形成一体化的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

2.2 依据人才培养特点,建设立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及基础,好的教材可以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的专业教材种类少、内容单一,专业教材滞后于飞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因此,教师需加快教材的建设步伐及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使教材的建设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的建设要突出适时性及适用性,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应依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发集主教材、习题库、教学案例等融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2.3 积极创造条件,激励专业教师提升综合素质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的专业教师普遍年青化,实践经验匮乏。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教师应加强专业方向的理论学习及实践锻炼,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机制等,并将实践知识用于指导教学,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创造条件。学校及二级学院也应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深造,并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2.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新能源汽车人才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合性,不仅要懂新能源汽车,还要懂车载网络、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等知识。因此,教师要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用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组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深度学习,实现学生高阶学习目标的达成。此外,院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新能源企业,邀请企业专家定期开展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及技术发展前景,提升学生的专业前瞻性和专业视野。

2.5 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课程考核评价是反映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凭证。新能源汽车人才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及实践性,因此,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的类型和特点,灵活设置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公平公正地反映出学生课程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课程考核过程中,应加大过程性考核的内容和比例,动态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提高考课程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把实践活动及实践考核纳入考核的范畴,而且还要加大实践考核的比例及力度,以促进学学生对实践学习的重视,提高实践综合能力。对于采取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可以把学生项目化教学环节的过程表现纳入考核范畴,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2.6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因为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涉及机械、车辆、电控,通信等技术领域,所以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在传统汽车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简单增加一些实验设备,而应该系统、科学地规划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基础建设,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新能源汽车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

2.7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建设与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也离不开校外实训基地的助力与支持。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猛,人才的培养需加强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学习和实践最新的技术流程及方法,弥补校内实践学习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提高专业素养和开拓专业视野。

3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是在原有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电控及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特有的专业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无法体现产教融合的特点。此外,诸多的院校受资金和资源等限制,无法很好地依据制定的课程体系开展教科研活动,导致培养的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产学脱节现象严重。

3.1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之前,必须先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要求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被调研的相关企业应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尤其要重点调研本区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人才需求,力争服务于区域经济。

根据调研结果,院校需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深度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需突出区域特色,使学生掌握区域相关岗位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3.2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设置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专业拓展类课程等。

3.2.1 公共基础类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行为规范、创新意识等综合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教育课程、体育类课程、大学英语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科学素养类课程。科学素养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 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

3.2.2 专业基础类课程

专业基础类课程是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基石,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 CAD、汽车电力电子技术、三维数字化设计、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汽车专业英语等课程。

3.2.3 专业核心类课程

专业核心类课程是培养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的核心课程,这部分课程的设置需体现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料汽车的差异性,凸显新能源汽车的特色。课程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等核心课程。

3.2.4 专业拓展类课程

专业拓展类课程作为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课程的拓展,主要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拓展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汽车总线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辆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等课程。

3.2.5 专业技能实训类课程

专业技能实训类课程的开设目标是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训类课程主要包括零部件测绘、金工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三维数字化设计实训、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实训等课程。

3.3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实施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实施的关键是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并开展“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深度的产教融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专业校企合作教材。在专业教材的开发与编写过程中,以培养新能源汽车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引入丰富的企业案例,以满足人才综合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要求。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充分应用丰富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学中做”、“做中学”的项目教学。在项目化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有存在定位不清、教材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实践培养环节薄弱等问题。为了提高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需采取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构建并实施深度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新能源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