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患者CT全脑灌注成像及CTA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

2022-05-10 06:15樊延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全脑侧枝病患者

樊延龙

·临床研究·

烟雾病患者CT全脑灌注成像及CTA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

樊延龙*

(许昌市立医院放射科,河南 许昌 461000)

分析烟雾病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全脑灌注成像及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烟雾病患者,其中CT检查显示卒中49例(脑梗死者29例、脑出血者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者33例。另选取本院进行CT全脑灌注及CTA检查结果正常无颈部血管病变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图像,对比不同人群中CT灌注值及烟雾病患者侧枝循环动脉增粗情况。卒中组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无症状组,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MT)、达峰时间(Transit time to the peak,TTP)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无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CBV、CB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TT、TTP值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组前交通支、后交通动脉支、枕动脉支、眼动脉支、颞浅动脉支增粗血管百分比明显低于无症状组(P<0.05);82例烟雾病患者CT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双侧大脑前以及中动脉起始处闭塞。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CT脑灌注及CTA可反应烟雾病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管狭窄情况、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参考依据。

烟雾病;CT全脑灌注成像;CTA;影像学特征;临床应用

烟雾病也可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和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出现进行性狭窄、闭塞,脑底出现异常小血管为特点的脑血管疾病[1]。在临床中多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对此病进行评估。临床中通过磁共振检查可了解患者血流成像及灌注情况,但其检查费用高、禁忌症多、检查时间长使其临床使用价值受限[2]。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可有助于临床了解烟雾病的相关病理学改变,同时利用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可了解患者的脑血管形态、侧枝循环情况、血容量改变等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3]。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烟雾病患者CT全脑灌注成像及CTA检查影像学特征,并探究CT检查在此病中的临床使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烟雾病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CT检查。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对检查试剂过敏者;入院前已进行相关治疗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82例患者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28~58岁,平均39.56±5.14岁,其中CT检查显示卒中49例,包括脑梗死者29例,脑出血者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者33例。另选取61例在本院进行CT全脑灌注及CTA检查结果正常、无颈部血管病变者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27~59岁,平均40.15±5.22岁。

烟雾病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T全脑灌注成像及CTA检查

仪器:GE 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管电压110 KV,管电流200 mA,扫描层厚、间距均为5 mm。扫描部位为头颈部,首先进行头颅CT平扫,随后进行灌注成像检查,对比剂为碘佛醇40 mL,后续注入生理盐水40 mL,流速为4.0 mL·s-1,完成灌注成像扫描后进行CTA检查。CTA检查注入70~80 mL碘佛醇,使用对比剂示踪法感兴趣区域选择颈总动脉分叉处,在CT值达到100 HU时,延迟3 s进行扫描其余条件同平扫。

1.2.2 图像分析

将CT检查所获图像传入后理工作站由专业医生进行分析。取灌注图像中基底节层面进行测量,尽量避开钙化和陈旧梗死组织,以相同面积手工勾画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为感兴趣区域,计算脑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MT)、达峰时间(Transit time to the peak,TTP)。同时通过CTA检查了解患者血管增粗的支数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CT灌注值

对比不同人群的CT值灌注值,包括CBV、CBF、MTT、TTP。

1.3.2 颅内侧枝循环动脉增粗占比

比较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枝循环动脉增粗占比情况,包括前交通支、后交通动脉支、枕动脉支、眼动脉支、颞浅动脉支增粗血管。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中CT灌注值比较

卒中组CBV、CB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无症状组,而MTT、TTP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无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CBV、CB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TT、TTP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枝循环动脉增粗占比情况比较

卒中组前交通支、后交通动脉支、枕动脉支、眼动脉支、颞浅动脉支增粗血管占正常支数百分比明显低于无症状组(P<0.05)。见表2。

表1 不同人群中CT灌注值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无症状组比较,bP<0.05。

表2 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枝循环动脉增粗占比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前交通支后交通动脉支枕动脉支眼动脉支颞浅动脉支 无症状组3313(39.34)58(87.88)52(78.79)56(84.85)46(69.67) 卒中组499(18.37)a40(40.81)a42(42.86)a48(48.96)a43(43.86)a

注:与无症状组比较,aP<0.05。

2.3 烟雾病CT表现

烟雾病患者CTA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双侧大脑前以及中动脉起始处闭塞;无症状患者分支延长、增多且侧枝血管较丰富;卒中组代偿血管较少。全脑灌注可知,无症状组颅内血供较好,无明显异常灌注区域;卒中组CBF、CBV均明显降低,MTT、TTP则明显延长,部分患者出现无血供现象。见图1。

图1 烟雾病患者脑部CT图片

A-D:CTP检查可见左侧大脑半球对比右侧灌注参数MTT及TTP延长,rCBF明显下降,提示梗死前低灌注状态Ⅱ1期,考虑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脑局部微循环障碍。E-H:CTA检查可见早期前循环差,左侧循环更差。

3 讨论

在以往研究中发现,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相同,儿童发病类似于缺血性疾病,成人则以出血性发病多见,也有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5,6]。有研究表明,在烟雾病患者中高达58%的患者可合并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的现象,有的患者脑干、小脑部位也可出现梗死,但较为少见[7]。也有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烟雾病患者均会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症状,在患者侧枝循环良好的情况下,患者临床表现可趋向于正常[8]。在本研究中脑梗死者29例,脑出血者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无症状者33例。对比卒中组与无症状组侧枝循环情况可知,卒中组前颅内侧枝循环动脉增粗占比明显低于无症状组,说明无症状组侧枝循环代偿较好,卒中组代偿情况不良。无症状组在CT扫描时可显示正常或现小梗死,侧枝循环差者其临床症状更明显,侧面说明烟雾病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其侧枝循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9,10]。

烟雾病患者血管形成情况不同、侧枝代偿以及血管狭窄程度均为对其脑部的血流动力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此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也较为复杂[11]。在以往有研究认为脑部的微循环变化是起烟雾病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全脑的灌注成像可有效的反应出患者脑部血流情况,有助于临床了解脑缺血的疾病情况,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时,脑血流的灌注会明显降低,在早期机体小动脉以及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收缩来维持脑部血流稳定,脑局部的CBV增加,稳定了TTP、MTT、CBF,TTP、MTT、CBF可表现为正常或出现轻度延长,此时患者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12];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血流灌注也持续降低,CBV无法继续增加,患者脑部血流量会明显下降,最终出现脑循环储备失常的情况,表现为TTP、MTT延长[13]。

在本研究中无症状组患者侧枝循环代谢良好,因此其CT脑灌注参数并无明显变化;而脑卒中组其CBV、CBF值降低、TTP、MTT延长,提示其处于低灌注状态,也表明侧枝循环的代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代谢异常者临床症状也更明显。

综上所述,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CT脑灌注及CTA可反应烟雾病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管狭窄情况,侧面反映患者脑缺血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全面参考依据。

1 王卫国, 张颖, 宋晓伟. 成年型烟雾病患者血清陷窝蛋白-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1, 36(3):101-102.

2 符惠宏, 张雪红, 李旻,等. 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的意义[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 42(12):1103-1107.

3 黄杨, 朱艳艳, 周福庆. 脑灰白质CT灌注成像参数对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的评估价值[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61(1):34-38.

4 高山. 烟雾病诊断标准[J]. 中国卒中杂志, 2008, 1(7): 500-501.

5 张铭思, 黎红华, 陈信坚,等.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梗死病灶类型与CT灌注成像分析[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9, 32(4):268-272.

6 刘德国, 袁雪霞, 陈月芹,等. CT灌注成像评价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分析[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 19(5):493-498.

7 赵宇, 董立军, 杨晨,等. 全脑CT灌注成像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 37(4):354-359.

8 王毅, 邵明冉, 周飞,等. 超高速螺旋CT血管造影在出血型烟雾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19(9):648-653.

9 吴红宇,郑波. 脑动静脉畸形CTA,DSA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的对照性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 19(1):36-37,52.

10 王珺燕, 王亮, 梁奕. 全脑CT灌注成像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29(10):1637-1639,1647.

11 刘鹏, 尤为, 杨日淼,等. 儿童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 36(12):1195-1199.

12 高心逸, 姚振威. 烟雾病影像诊断技术与颅内侧支循环评价技术及其新进展[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 25(2):212-216.

13 吴晓玲, 温孟皇, 杨粤龙,等. 源于全模型迭代CTP的多期相CTA在烟雾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 39(1):211-216.

(2022-1-20)

樊延龙,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胸腹部影像诊断工作,Email: yingxiangxs@163.com。

猜你喜欢
全脑侧枝病患者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浙江楠幼树生长节律研究
银杏树冠结构对主干直径和干形的影响
全脑开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