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5-11 08:00代文杰马佳云许欣怡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附表贫困生资助

■代文杰,马佳云,许欣怡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简而言之,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原先的物质贫瘠转变为如今的精神贫瘠,这也是我国格外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感恩素养的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不可或缺。感恩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个体认可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知、情感和行为[1]。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从五个不同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分别是:知足幸福、简单快乐、珍惜、消极体验、回报行为。本研究以缓解大学生感恩心理及行为缺乏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诸多感恩心理研究中将大学生感恩心理及感恩行为剥离出来,基于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理论分析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培养机制,结合学情等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一、研究方法

调查前期通过查阅文献归纳、界定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概念内涵;检验问卷的效信度,确定调查题项,发布问卷;在获得一定样本的调查问卷结果后采用SPSS 21.0、Excel 2010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运用扎根理论、统计分析法进行大学生感恩现状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探索影响高校贫困生感恩心理缺失的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感恩干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常州大学为例,随机抽取了在校大学生670名,回收有效问卷670份。通过统计分析,本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对象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变量分布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变量分布样本统计表

本研究采用谢振旺[2]编制的大学生感恩特质结构量表,为全面深入了解个体的感恩状况,补充完善了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相关题项,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特质。量表包含了三部分: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及感恩行为,分为知足幸福、简单快乐、珍惜、消极体验、回报行为五个维度[3]。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户口、年级、是否党员、是否通过学校贫困生认定、是否获得过资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F检验,分别以人口学变量为分组变量,检验大学生感恩差异性。

(一)大学生感恩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感恩总体及其各因子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男生或女生、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在感恩水平上大致相同。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固化思维已逐渐退出主流,普遍家庭重视子女的均衡教育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样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学生认识水平相似,侧面反映出接受高水平教育能更多地影响到学生的感恩水平。

(二)大学生感恩在户口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感恩总体及简单快乐、珍惜、消极体验、回报行为四个因子在户口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但知足幸福因子在户口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城镇户口的大学生得分高于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得分(见表2)。

表2 大学生感恩在户口上的差异检验

据调查可知,农村大学生在知足幸福方面相比较于城镇户口的大学生表现较差。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为: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许多农村夫妻选择背井离乡,无法保障子女的日常起居以及上学问题,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产生,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父母的无奈甚至会因自己的处境而埋怨和感到忿忿不平。此外,留守儿童多数为隔代教育,溺爱、教育观念老旧等使得学生从小缺失情感教育。农村考入城市的大学生,面临城市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与他们从小接受的勤俭简朴教导大相径庭,初入城市,他们会困惑不安。这样大的冲击让他们无所适从,更有甚者会变得敏感自卑,这也是他们心理状态急剧变化的原因,部分学生会由羡慕转变为埋怨自己的出身,变得消极堕落,物质欲望的沟壑越变越深,从而更加难以满足,导致了知足幸福方面的较差表现。

(三)大学生感恩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知足幸福、消极体验、回报行为三个因子在年级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5),如附表1所示。以年级为变量进一步对感恩及其各因子做LSD多重比较,得出:在知足幸福因子上,研究生与一、二、四年级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消极体验和回报行为因子上,研究生与一、二、三年级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如附表2所示。

附表1 大学生感恩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附表2 大学生感恩在年级上的LSD多重分析

首先,在回报行为因子上,研究生得分明显高于大一至大四学生的得分,其中,大四学生回报行为因子得分最低。当学生升学至研究生阶段时,刚刚面临大学毕业,初入陌生环境,回忆起大学四年来受到了学校、老师、同学等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其感恩表现中的回报行为方面有所提升。大四学生面临的考研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等现实问题使他们难以承担,也无法顾及自己的感恩情绪中的回报行为。

在知足幸福因子上,研究生得分最高,大一至大四学生得分无显著差异。研究生经历过高层次考试选拔及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对生活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适应,丰富的经历使研究生能够更加体会到目前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以及生活平淡的难得可贵,让研究生产生了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因此,研究生的知足幸福因子得分较高,消极体验因子得分最低。

(四)大学生感恩在是否为党员上的差异分析

党员大学生的感恩总体及简单快乐、珍惜、回报行为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党员大学生的相应(P<0.05),但知足幸福及消极体验两个因子在是否为党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附表 3。

附表3 大学生感恩在是否为党员上的差异检验

大学生在努力成为党员的过程中,深受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人民常怀感恩之心”的理念指导,提高了自身的感恩意识。加之,党组织定期开展支部委员会和组织生活会,对于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及思想觉悟具有极大的效果。党员始终将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引领下,大学生党员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都要高于普通大学生。因此,不难理解党员的感恩心理比非党员的感恩心理强。

(五)大学生感恩在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上的差异分析

在感恩总体因子上,获得贫困生认定且获得资助的大学生和获得资助未获得贫困生认定的大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未获得资助未获得贫困生认定的大学生的得分(P<0.05);在珍惜和回报行为因子上,获得贫困生认定且获得资助的大学生得分均高于未获得资助未获得贫困生认定的大学生的得分(P≤0.05),如附表4所示。

附表4 大学生感恩在贫困生认定及资助上的差异检验

通过贫困生认定的大学生家庭生活上比较艰苦朴素,因此在获得感上容易得到满足,容易产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的感恩心理;通过贫困认定且获得资助的大学生往往在受到他人和学校的帮助时,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善意,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和企业对学生的关怀,更容易产生日后回报社会的信念。之于未通过贫困生认定且获得资助的同学,当其生活和学习上出现的暂时性困难因获助而得到解决时,感恩心理强烈,会对学校和社会产生适当的回报行为。然而,对于未获得资助且未通过贫困生认定的大学生,他们也懂得要常怀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人之常情,但因其未受到他人乃至社会的帮助,相较上述两类人群来说,他们的感恩心理较弱,对于回报社会的意识也不强烈。

四、总结与建议

我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诸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投桃报李”等,孕育了我国优秀先进的精神文化成果。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道德素养,我国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亦是如此,而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正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应通过开设相关专题讲座、选修课等,因材施教,采取“分级”教育,相比大一和大二学生,大四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其进行感恩教育甚为重要,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更要将感恩教育活动投入真正的实践中去,定期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积极动员大四学生参加,让学生体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充足感,增强回馈社会、奉献社会的自我觉悟。此外,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频发,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对大学生召开心理咨询座谈会,对大学生进行适度的心理干预,给予其人文关怀。通过心理讲座、心理活动等形式来保持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避免大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让他们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让学生认识到感恩不只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研究显示,农村户口学生的感恩特质与城市户口学生的感恩特质相比较差,社会、国家要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积极改善农村学生的生活条件,同时,在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的工程上,社会应给予贫困生家庭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成立专门的奖助与回馈组织机构、积极举办“感恩教育月”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在帮助贫困生受到资助、提高家庭经济能力的同时,关注受助学生的感恩反馈,以贫困学生的精神成长为落脚点,积极引导其消除“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激励高校贫困生努力学习,锤炼品质,增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普通学生,感恩教育依旧不可少。身教胜于言教,仅仅靠学校的督促和激励,大学生的感恩心理是无法长久维持的,应找到一个使大学生保持感恩情感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应由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培养。

家校要保持教育一致性,形成合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是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也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高校大学生,要积极地悦纳自我,认清自我,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努力缩短与他人的差距。同时,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接受团组织、党组织的教育,提高自身觉悟与道德修养,常怀感恩之心,勤学善思,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感恩心理方面的知识,勇于面对心理层面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帮助,使自身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和未来。

猜你喜欢
附表贫困生资助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