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咏茶文学艺术研究

2022-05-13 06:20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文人茶叶

何 抗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1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以及咏茶文学创作背景

茶文化存在的历史非常的久远,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的说法,而茶本身是一种草本植物,一直流传至今,多被人用来作为一种饮品呈现在世人面前,茶文化的发展便是由此而来。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非宋代时期莫属,宋代时期的茶文化繁荣程度非往昔可比,宋代时期重文轻武,一度让茶文化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个有着王朝支持的文学时代,咏茶文化十分盛行,那时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文人墨客是极佳的。茶文化的兴起,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创作内容,创作风格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宋代对于茶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茶的一种喜爱,研究宋代茶文化及其艺术特色将对宋代的咏茶文化发展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

宋朝在建立的前期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窘境,历史上更是出现了南宋和北宋的两个王朝,一度处于战争的混乱时期。但是从整个宋朝的发展来看,虽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政权,但是在大方向上来说是比较平稳的,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前期,对于那个封建时期来说,文化上可以说是达到了整个宋王朝的鼎盛时期。由于相比平稳的政权,少了征战等诸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宋朝的农业和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大的发展。贸易商业化的发展促进了茶商的激进思想,本着资本家追逐利益的想法,茶商大力种植茶叶,并在全国进行一个销售。茶产业的兴起,宋王朝开始设立相关茶税,茶叶税也因此逐渐成为宋代税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以此对茶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部分茶叶制度的完善进一步的为茶叶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茶叶的盛行,一时间让整个宋王朝的百姓纷纷开始喜欢茶叶,文人墨客更是一度为此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咏茶文化在这个背景下发展更为迅速。

宋代时期自从建国以来,讲究的是重文轻武,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对于文人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在思想上进行了儒家、道家、佛家三道的融合,文人群体也因此急剧扩大,这一影响使得文人群体的整个创作心态逐渐产生变化。一方面来说,宋代之前的文化体系在整个大的方向上是有一定的冲突,想要短期内进行一个文化的融合绝非易事。两宋时期的文化体系就有着些许的变化,儒家思想虽然在大方向上占据主要地位,道家等思想不能与之抗衡这是必然的。但是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是社会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道家思想一直扮演着辅助儒家思想的角色,在某些方面对于哲学体系中是互补的,内容上互补,精神上互补,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这种态势使得宋朝时期的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文化群体的需求。当然了,不同的文人所诠释的思想也是不同的,而恰恰就是在这个多元文化的融合的背景下,文人们开始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根据自己不同的际遇,所处的环境进行创作。创作内容上主要表现在怀才不遇,悲天愤世,向世人传达自己的诉求,一方面表现出自己豁达的人生以及生活的坎坷遭遇,另一方面又处在一种想要积极入世但是又想远离庙堂处于边远之地的愤慨窘境,想要追求自由人生的理想梦一次又一次破灭。因此,宋代时期的文学审美以及文化创作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2 宋代咏茶文学的基本特征

咏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政治环境的宽松,或追求社会风气的享乐等等。在此之间,世俗化与平民化的发展趋势,也在两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进行呈现。宋代咏茶文学发展离不开贯通雅俗的文学主张,它不但得以提出并被文人所认可,也为之后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宋代咏茶文学艺术呈现出了以下几项基本特征:

首先,由于宋代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文化因此得以推进历史的舞台。文人对于茶的青睐,导致了宋代对于咏茶、赏茶等关于茶的文学作品数量快速膨胀。茶本身就因自己独特的魅力存在于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多种文化体现形式与艺术特色相结合,更是凸显了茶文化的文化魅力。其实早在宋朝之前就有咏茶的出现,只是相比于宋朝而言发展没有其繁荣,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李白等的诗句中就有对于茶的赞赏,较多的诗句中如“红叶”,“绿蒲”等代词其实就是在暗喻茶,给茶一种神秘感。以此,咏茶文化的作品一直是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其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两宋时期,封建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的地位,不断地削弱兵权,开始所谓的重文轻武政策,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兴文教”制度,这一制度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咏茶文化的发展。不管是在市井大街,还是在宫廷之中,整个社会风气开始形成了一种“厚自娱乐”的环境,大量的文人开始将自身的经历以及他人的经历投放在享受当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总是能来上那么几句。这使得咏茶文学的作品数量开始急剧上升,一时间风靡全国,咏茶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学家曾一度将咏茶诗词推上文学的顶峰,在当时那个时代逐渐开始出现了散文学的影子,可以说后来的明清散文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大量文学家的作品中几乎都会融入自身的爱国思想,带着一种忧国的情怀进行创作,间接地为茶走上政治舞台做好了铺垫。

其次,文人之间总是喜欢酬谢唱和,宋朝也是如此,由于茶文学的盛行,文人们便以咏茶文学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有咏茶表达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有咏茶表达对于自身坎坷的凄惨之情等。一般咏茶的主要形式是出于君子之交,而文人又常常将茶的独有品质比如清香、淡雅等特征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并以此来赞赏友人,茶依赖于文学作品从而衍生出茶文化特色。

在这个背景下,两宋时期的“兴文”政策实行,一度提升了文人的社会地位,慢慢的文人群体在不断地扩大,文人集会形式大规模地发展。在这期间出现的文化作品普遍带有酬谢唱和之风,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咏茶文化在当时的文人日常生活中成了会友的主要形式之一。

3 宋代咏茶文学艺术特色

宋代的咏茶文学拥有多样化的主题,在这之中,散文和诗词的数量较多。因为两宋时期咏茶文学所创造的政治情况、社会文化状况和文人心理状况都存在了显著的改变,所以,不论是咏茶散文还是咏茶诗词,也表现出来了显著的时代特色,从而让宋代咏茶文学表现出来鲜明的艺术特征。

3.1 宋代散文文学艺术特色

就宋代散文所具备的艺术特色而言,宋代古文运动给宋代散文艺术铺垫了文艺基础,宋代散文在创作过程中对各种因素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比如:文章结构、文章布局、语言应用,在创作宋代散文时需要完善文章布局,充分发挥语言技巧的价值。基于这些要求,各种类型的咏茶散文在文体方面的特征也存在一些差异。从体裁角度来分析的话,宋代咏茶散文被分为两部分,第一类是传统体裁,第二类是在传统题材基础上的变体,传统体裁主要包括记体和序体,变体体裁主要包括文赋和宋四六则。

记体在叙述事物和描写景物方面有着较强的应用优势,宋代记体在创作过程中将与茶相关的知识内容融入散文中,丰富了记体的种类和论述方式,充分发挥了记体的价值。

序体在宋代散文体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作者通过采用序体的方式来论述自身的创作理念,宋代序体充分发挥了茶文化的美学价值,将茶文化与散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序体和记体之间还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它们都具有议论化的特点,即作者将说理元素融入到散文内容中。序体将论述人作为论述的重点,除此之外,序体咏茶散文中所表达的抒情情节,在推动咏茶散文的文学性和文学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龙茶录»中针对仁宗赐茶之后的情节进行具体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茶叶的珍贵和君臣之间的感情。

随着古文运动的发展,散体出现散文化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成为文赋。咏茶文赋继承了早期的赋,例如,铺张的大量使用。另外,在散体中也能够发现散文的艺术特征,比如结构短、虚字多等特征。但是,两宋时期所出现的咏茶赋并不都是散体,例如,在吴淑的著作«茶赋»中,使用最多的是骈语和典故,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只是«茶赋»并没有呈现出宋文赋的显著特点。在梅尧臣的著作«南方有佳茗赋»中,散文创作手法是最常见的,借鉴了骚体的写作技巧,进一步展示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不满。

3.2 宋代诗词文学艺术特色

根据宋代诗词的艺术特征,两宋咏茶诗不但能够更好地继承传统咏物诗的创作手法,还能够更加鲜明地描绘诗作内容。从根本上来看,在创作传统咏物诗的时候,不但着重对物进行描述,并且会将作者的感情意向表达出来。宋代咏茶诗中体现了这种特色。同时宋代咏茶诗使用排比和对称等创作手法的频率较高,使得宋代咏茶诗的韵律规整、词文华丽,像范仲淹的《和章岷斗茶》中添加了很多经典事例和词文,将制茶和饮茶的喧闹情景表现了出来,侧面表现了茶叶的珍贵。在韵律和构思等方面安排合理,展现出了诗赋结合的特性。

与此同时,议论也是被宋代咏茶诗所重视的,很多饮茶诗作者都借助自身所创作的咏茶诗书法自身体验,并对某一观点表达自己的体会。像李光写的《饮茶歌》将夹叙夹议的特性表现了出来,抒发了作者包茶点酒的看法。和宋代饮茶诗比较,宋代文学因词著名,其多元化的写法和多元化的艺术特性得益于此的创作。

详细的说,描摹茶之神韵为宋代饮茶诗的主调,创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感情和志向寄托在这些词中。比如黄庭坚写的《西江月·茶》,详细地描写了茶、水和烹茶的过程,淋漓尽致得展现了作者的创作技艺和艺术特性。宋代词人都会通过描写茶叶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品格,这些情感有可能是感叹世事无常,也有可能是担忧国家和人民的前途。总而言之,在歌颂茶叶的作品中,这些内心的情感都得到了展示。例如著名的词人辛弃疾,他的作品中就曾有过通过赞美泉水来抒发自己的高洁品质,以及对自身悲惨身世的感叹。

4 宋代咏茶词的艺术化表现

4.1 思乡之情,离别之苦

中国人对故乡总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都对故乡进行了歌颂和赞美。多少诗词歌赋用于抒发才子内心的思乡之情。传统的思乡情怀让家乡成为了历代文人作品不可避免的主题。借助其他的线索以及意象进行感情的抒发。借酒浇愁、见月思乡都是历代文人作品里面不可少的部分。上述的都是相对普遍的意象,而在宋朝的“饮茶”诗中则寄托浓浓的故乡情。以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为例子,黄庭坚在诗句之中以家乡名茶为意象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壮志难酬、思乡情切的落寞、表达了自己在两次贬谪之后的伤感和无奈。

4.2 拒绝同流合污,追求超凡绝俗之精神意境

茶叶与生俱来的特性与清逸淡雅的宋代风格十分契合,茶叶是宋代人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调节物。茶叶的高尚优雅可以和宋代人向往山水田园,潇洒恬静的生活相作用。宋代词人更多的利用茶叶茶香等元素作为宋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宋代的茶叶相当发达其重要原因在于茶叶与宋代茶人的心境十分契合。在文人墨客笔下,茶叶的元素和宋代人追求的清高本性,超凡脱俗相一致。词人借助茶叶这一意象作为自己精神境界的寄托,表达自身在这天地方圆之间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宋代人对于超凡脱俗意境的追求和拒绝同流合污的态度都可以在茶叶以及茶文化之中得以展现。

5 结语

根据我们的研究,宋代关于茶叶的文学作品有着承接过去,引导未来的特点,南宋和北宋时代的社会文学经济繁荣,为歌颂茶叶的文学作品发展做了铺垫。同时,宋代咏物文学的发展,是吟诵茶叶的宋词的发展背景。也展现了这些作品继承前人优点并且融入自身感情的特点,这些诗词风格多样,艺术造诣很高,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素养,拥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文字是宋朝文人墨客对于茶这种意向所具有的感情,以及通过茶叶表达自身品格的载体,这些诗词也表明宋代的文学风格和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学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茶文化文人茶叶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便携式茶叶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改善生态 平衡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