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民办园发展策略研究

2022-05-15 01:14李玉王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新形势

李玉 王静

【摘要】在国家“双减”“幼小科学衔接”等政策接踵而至,幼儿园普惠公益、反复升级的疫情等新形势下,民办园原本教师工资及社会地位低,内忧外患,民办园遭遇生存危机。如何突破经营重围,谋划发展策略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形势  民办园  发展策略

【基金项目】2020年度衡水学院校级课题“后疫情时代民办幼儿园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SK15。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133-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导向,让教育回归公益本质,是当前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一大创新性举措,为民心所向。在普惠政策指引与“双减”背景下,占据全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总数半壁江山的民办幼儿园,是普惠资源的中坚力量,且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迄今疫情形势反复且严峻,多重背景下,民办园在公办园容纳量本身就不足,面临破产,教师失业,大学生难就业,大量幼儿可能面临无园可上等窘境,2020年民办园人数比例已比上年有所下降。如何突破经营压力,确保园所良性运营,是民营幼教的顽固难题。

一、新时期民办园发展现状

民办园作为我国幼儿园主力军,无论数量,还是在园人数,都占有非常大的市场率。民办园教师工资与社会地位较低,缺乏保障,普惠政策导向及疫情肆虐过后,后遗症更为突出。

(一)资金困境首当其冲

普惠公益背景下的中低端民办园,在高端园和普惠园的夹缝中,“去无”商业化摇摆不定,幼儿园所发展的重心偏离,生存举步维艰。愈发复杂严峻升级的疫情形势,民办园停课停学,作为其收入方式较为单一的保教费却不能从幼儿方收取,但教师工资、房租房贷、暖气、社保费、疫情防控防护等费用需要如期正常支付。固雪上加霜,资金压力巨大,资金链突然断裂。

(二)师资困境紧随其后

民办园教师队伍工资收入有限,浮动较大,各种保障不稳定。在赢利与普惠矛盾下,投资者“追利”需求受阻,教师队伍利益遭到剥削。疫情下巨大的资金压力,教师需维持日常开支,理想需在现实前低头。然而,祸不单行,公立园不断招聘教师,导致个别教师流失。部分教师顺应国家全面二胎生育政策,辞职备孕,甚至园长岗位亦不稳定。多重背景迫使投资人及教师另谋生计,暂时转行。然副业兼职背离教师本职角色,作为外行,入不敷出,苦不堪言,加速师资流失。

(三)招生困境形势严峻

“最大化”的金钱利益为民办园的隐形指挥棒。根据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民辦幼儿园回归以幼儿为本、回归教育公益本质,从中谋取暴利的时代将结束,[1]民办园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家长作为受众对象,更倾向于平价且较为优质的公办园或普惠园。持续反复且升级的疫情,导致复课风险更高更大,选择不送入园、缓期入园、幼儿休学、复园后返园率低等生源流失情况,又遭遇民办园招生季,使得民办园招生困境更为雪上加霜。

(四)管理计划乱象丛生

因“虐童”“暴利”等污名化下的民办园,相对公办园及普惠园,逐渐沦落为“边缘人”。社会声望降低,社会专业化程度不高,疫情反复升级,民办园夹缝中求生存,比较凸显的是管理计划漏洞百出。如果任之不管,会折损园所寿命。

首先,岗位责任制欠明确和管理机制欠精细。行政管理松散,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岗位职责不清晰,教师工作随意性强,自我定位不明确,缺乏明确方向和工作信心。同时,监管疏漏,部分监管机制不健全,内外监管形式化。园内自上而下,忙于各个部门被动检查监督,态度敷衍,临时补充材料,检查过后整改未落到实处,疏忽于展望本园发展前景的主动性。

其次,教学管理遭遇挑战。游戏和师幼互动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形式。然新形势下,线上视频终端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面对面课堂教学同时并存。线上教学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互联网使用能力,如PPT制作、屏幕共享教学、网课软件学习、网络卡顿、互动延迟等问题,对于心理不适应的教师,着实是不小的考验。此外,幼儿视力问题,经济条件受限,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等均需知难而进。

二、新形势下民办园自救发展策略

打铁还需自身硬,扩大自身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是硬道理。故困难当头,积极展开自救与创新升级才是硬出路。

第一,投资者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心态。

民办学前教育符合广大家长多元化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国两会,“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多重背景下民办园如何破解严峻生存考验,由“有”化“优”,已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在党和政府引导下,完全有理由相信,民办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大好形势,坚定信念,鼓足勇气,渡过难关,增强市场抗挫能力。

此外,“民转普”已是大势所趋。然民办园提供相应学前教育服务的利益等同或稍高于成本的现状,导致民办园所转普动力受阻,为社会提供多元化选择空间的民办园会继续存在。故投资者坚定信念,因势利导,提升内在质量建设,为家长提供更高层次多元选择的需求与服务。

第二,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

实地访谈可知,有些民办园管理松懈,监管部门责任主体不明确,不同领导者专业性水平存在差距。领导者不仅要负责投资监管和参与园所内部管理,还要在多重背景下以敏锐眼光寻求自救之路。在与教师关系上,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与教师不定期谈心,关心其工作状态与困难所在,与其共情,让其感受到温暖。此外,民办教师社会地位较低,保障措施不完善,故教师合法权益对于幼儿园发展前景更为举足轻重,落实好其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等,稳固教师生存感,促进其集体荣誉感。

疫情加速民办教育机构行业洗牌。新《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和实施,在2020年下半年,要实现幼儿园结构80%非盈利性,只保留20%盈利性幼儿园。即现有民办幼儿园大多数需转型,接受社会市场化,与现有公司同台竞技,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和职业园长,使自己更专业、更专注,最终赢得资本谈判的筹码。

第三,突出内涵建设。

首先,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材。摒弃传统浅表化特色吸引家长眼球的生源秉持方式,如引进一些国外课程模式与课程资源、大刀阔斧布置高大上的园所室外环境等,将以量取胜转为以质图强的发展模式,加强实质性的内涵建设。如教师将疫情以生动的卡通视频、有趣的故事、绘本阅读等进行特色教育。其次,将防疫教育进行“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设计。将防疫理念、知识、经验和教训等编入防疫课程体系。幼、小学重在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中学重在知识和技能培养;大学则重在课程开发。再次,充分利用家长园外资源,将防疫与园所特色理念相结合,开设园本特色课程,家园同心撑起家长对园所信任的心桥。如某蒙氏园近些年一直学习国际先进皮克勒托育理念,新背景下针对家长进行理念普及,开发亲子课程,深受家长认可,用实力吸引后备生源。最后,将教学与科研挂钩,申请相关课题,开发园本特色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而言之,以生活为教材,巧设计课程及内容,突出内涵质量,实力创新自救。

第四,管理方面。

新时期,国家“双减”“幼小科学衔接”等政策接踵而至,调整园所工作管理计划已成必然。

1.经营指标调整

结合幼儿园实情,分解、微调、量化阶段性经营指标,将指标调整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既保护员工经营积极性,又能最大程度保障园所良性经营。

2.管理制度调整

在遭遇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背景下,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机制,落实好支持、现场决策、指挥、调度、向上级反映汇报、掌握舆论动态、师生心理疏导等防控各项工作,完善并落实本园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此外,针对疫情,将其防控工作常规常态化,而非临时抱佛脚。常设保健员,完善疫情间物资筹备、卫生消杀等工作,将其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给家长,表明态度,让家长及时了解,提升园所口碑及社会知名度。

在全面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程中,提高园所教师内在科研创新能力才是立脚之地。重心由迎合利润贡献者——家长各种需求的传统生源方式转化为专业化程度教高的教师队伍才是王道。花大气力对园所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管,如师德师风、专业能力等。

3.因地制宜,进行节流

“民转普”淡化民办园商业化运作的隐形指挥棒,逐渐改善民办园商业化的离经叛道,加之民办园疫情下捉襟见肘的窘境,有效开源节流很有必要。投资人及领导者以身作则带好头,提前做出消费规划,详化资金明细,珍惜各种资源,不浪费,物尽其用,对园所供水、供电、供气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给出最节能方案,节省一切不必要开支,降低变数,提升危机应变能力。

第五,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

内外夹击背景下,民办园发展核心在于打造一支优秀稳定、无坚不摧的教师团队。园所长久存在依托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科研能力的积淀。一方面,园方优化业绩考核举措,鼓励线上培训,挖掘优质网络资源,提前征求教师意见,组织多形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勵其及时充电,促进个人成长。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线上研讨,设计自身特色课程,保障教师专业成长与升华,减少民办园教师角色频繁的职业流动,提升存在感与幸福感。

第六,家—园—社合力攻坚。

家长、幼儿园、社区之间教育目标一致,其共同性决定三者需要协调、紧密结合,携手共进。通过线上汇报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家长高效沟通。此外,充分利用好园内园外教育资源,力求提高园所服务质量,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统筹联动,系统推进,营造多方协同合作、关系融洽的大环境。

三、新时期民办幼儿园他救发展策略

新形势下,积极自救后,仍需尽最大气力争取他救,增大自己园所存活几率。

第一,呼吁公共财政扶持及多部门助力。

1.呼吁国家相关立法出台

“民转非”使得部分民办园举办者对政策一知半解,熟知政府对其规范管理,但对“民转非”后核心利益条款等较模糊。民办园亟需国家法律政策的引导,使其有法可依。如日本私立园占 59%,生源和教师数量超过其他性质幼儿园。日本私立园发展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有政府经费支持和减免税政策、立法保障和私立园自主办学,自身高品质的人性化服务质量。[3]日本有专门促进私立园发展的 PTA 联合会,是由家长和教师组成的教师自治团体,也是政府和学校之间沟通、调节的中介机构,并通过义卖活动来筹集办园资金,也是私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主要方式。[4]

2.地方部门扶持与倾斜

多数民办园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独立法人单位,不能正常享受地方政府各种相关补贴。虽然民办教育是非国家财政投入,但同样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建议政府完善并加大民办园保障性政策,一方面,因园所实际情况,在补助发放、园所租金、社保交付时间、园所性质转为普惠园等方面灵活对症下药。此外,可稍倾斜民办园,享受国家和政府部分补贴,加大税费优惠力度。另一方面,中央将给予民办园的奖补政策和财政拨款资金迅速下拨到地方政府。各地政府相关财政部门应加大金融统筹力度,筹集各类资金,积极扶持民办园发展。如设立专门“抗疫基金”,协调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普惠利率贷款。地方财管部门,加强监管,以防借“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此外,建议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统一策划采购平价的相关防疫物资,减轻民办园各方面压力。在民转普政策上,完善转普后举办者的补偿政策、营利清算标准等,减轻民办园只尽义务、忽视权利的思想负担。

第二,抱团取暖。

面对艰难险阻,与其吐槽抱怨,不如向政府、行业主管与社会集体发声求助;呼吁政府网上直播,邀请领域专家介绍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处理办法,进行专业化培训;此外,民办园主动与优质公办园合作共享,积极寻求与其优秀师资结对帮扶,共度艰难时刻。

当前“民转非”、疫情、“双减”、“幼小科学衔接”等新形势下,教育领域民办园首当其冲,只有主客观共同出击,自救与外求同步,才能做社会熔炉中真正的“不倒翁”。

参考文献:

[1]阙明坤,段淑芬.新形势下民办教育的转型发展[N].人民政协报,2021-7-28.

[2]叶雨婷,孙庆玲.疫情笼罩下的民办幼儿园如何纾困[N].中国青年报,2020-6-1(1).

[3]张雅薇.私立幼儿园在日本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及启示[J].文教资料,2010(27):112-115.

[4]刘小青.日本学前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121-122.

作者简介:

李玉(1986年2月-),女,汉族,河北省冀州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语言、发展动态。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新形势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